应急响应等级一二三四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4
区别主要有三方面的不同,分别是响应程序不同、协调组织不同、终止程序不同。具体如下:
1、响应程序不同。
减灾委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国务院提出启动一级响应的建议,由国务院决定进入Ⅰ级响应。
减灾委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提出启动Ⅱ级响应的建议,由减灾委副主任决定进入Ⅱ级响应。
减灾委办公室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减灾委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提出启动Ⅲ级响应的建议,由减灾委秘书长决定进入Ⅲ级响应。
减灾委办公室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决定进入Ⅳ级响应。
2、协调组织不同。
Ⅰ级响应由减灾委主任统一领导、组织抗灾救灾工作。
Ⅱ级响应由减灾委副主任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
Ⅲ级响应由减灾委员会秘书长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
Ⅳ级响应由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
3、终止程序不同。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减灾委主任决定终止一级响应。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减灾委副主任决定终止Ⅱ级响应。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减灾委秘书长决定终止Ⅲ级响应,报告减灾委副主任。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决定终止Ⅳ级响应,报告减灾委秘书长。
法律依据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事发地的县级、市(地)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同时,要根据不同类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注重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对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件,应及时提升反应级别;对范围局限、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件,应相应降低反应级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