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县实验小学的办学规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1946年4月,在学校校址设立南关完全小学校,6个班,270学生名。1947年3月,学校有12个班,370学生名,教师15人。1952年,改为县实验小学,有18个班,学生900名,教师25人。1958年,学校下放为长岭镇第一小学校。1959年12月恢复县实验小学校名。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学校秩序被打乱,师生停课“闹革命”。1968年,再度下放给长岭镇,为镇第一小学校。1978年又恢复县实验小学校,被定为省、地、县的重点小学。苑井臣担任学校校长。全校有28个班,教职工53人,学生1305名。1978年末,学校被县评为校舍建设先进单位,教育战线先进单位,获教育战线社会主义竞赛流动红旗。1979年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升学率名列镇内小学之首。
1978-1980年,县地先后两次拨款81000元,将学校土平房教室改建成砖平房,桌凳全部更新。采用幻灯教学,组织教师自制教具18000件,学校被评为省、地、县制做教具先进单位。姚国翠被省评为制作教具先进个人。1981年3月,学校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电教、教具制做、小足球活动、卫生工作、勤工俭学、文艺活动等都成绩优异,多次获奖。体育达标获全地区小学第一名。1982年在第二个“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学校被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挂金字牌匾一块。同年6月,学校被评为省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文艺、体育、卫生工作也都受到奖励。地区和省科委在学校召开了少年科技活动现场会。1983年,学校实现校园绿化,教学质量“三率”标准有提高。姚国翠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王淑芹被省评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潘守一被评为省农村优秀教师。
1984年6月,潘守一担任校长。全校共有教职工89人(其中中师学历41人,高中学历23人,初中以下学历25人)。有32个教学班,学生1685名,教室90间,建筑面积2040平方米,办公室18间,建筑面积403平方米。操场占地17100平方米。设有足球场、篮球场等。体育器材有联合运动器,木马、单杠、双杠等。采用“启发式”等方法进行教学,“五率”指标全部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入学率99.3%,巩固率、普及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均为100%)。第二课堂儿童书画、教研、支甘(支援甘肃建设)等工作分别获奖。王淑芹被评为省小学电教先进工作者。学校因教学研究工作和电教工作成绩显著,也被评为先进单位。有两篇关于幻灯教学的文章被刊登在《吉林电教》上。1985年,县拨款17万元,新建一座砖瓦结构办公室,建筑面积813.3平方米。室内设有实验室,固定开设自然、科技等学科实验课,进行“引导发现法”实验,学校少先大队获“创造杯”先进集体称号,落实两个“暂行规定”、“体育达标”均获省级奖励。1978-1985年,学校利用勤工俭学收入,先后建成了托儿所、宿舍、食堂、锅炉房等。并置载重汽车1辆。
1986年8月,胡庆林任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全校共有教职工105人,教学班36个,学生1800多名,采用幻灯教学,进行“拼音识字,提前读写”“尝试法作文”“启发式教学法”三种教学实验。被县教育局评为教研先进集体。冯振海被评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胡秀芹被评为国家优秀教师。胡庆林被评为地区模范校长。电教、文艺、体育、党工等项工作成绩优异,曾有2人获省中小学电化教育先进个人,1人获省体育优秀工作者,1人获省档案先进工作者。
1994年8月,郑德华担任实验小学校长,全校共有教职工90多人,教学班36个,学生1800多名,实施电化教学,进行“拼音识字,提前读写”和“珠脑速算”教学实验,组织教师练习基本功,参加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开展城乡联谊活动,创办家长学校,开展了发挥学生特长的第二课堂,开设了26个二课活动小组,教学、文艺、体育、卫生等工作成绩显著。1994年,学校被评为松原市一类一级小学,吉林省体育传统项目校,吉林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示范校,1994年12月被评为松原市电教先进校,1995年10月被吉林省委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同年12月,被评为吉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到1998年底,学校骨干教师队伍扩大到县级以上19人,占专业教师的23%,教师各级各类获奖论文达330余篇,学生获国家省市县表彰1100多人次。罗云峰被评为全省优秀教师,杨胜梅被评为全省优秀班主任,荣获陈秀梅女士专项奖金。
1998年,学校对电教室进行了内装,增添了学生桌椅,修建了一栋标准化厕所,进一步绿化了校园环境。实施了《百分考核细则》,出台了《教职工考勤制度》、《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要求》、《请假制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强化了教师管理。扩大了骨干教师队伍,开展三级教研活动,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进行了省级德育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扩大城乡联谊范围,组织全体师生为联谊校“十家户中心校”贫困生解决书费、捐赠衣物、学习用品。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教师岗位达标,校园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县级以上的多项荣誉。1998年3月,被松原市文化局评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同年8月被松原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卫生标兵单位”;同年6月被团市委、市少年工委评为“手拉手互助活动先进集体”。张洪荣被评为“省优秀教师”。
2000年9月,由市县拨款修建的实验小学教学大楼胜利竣工了。大楼建筑面积为5317.28平方米,内设教室36个,实验室1个,图书室1个,语音室1个,微机室2个,卫生室1个,多媒体大会议室一个。外建锅炉房一座,门卫室1个。使学校的校舍位于全县小学之首,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优良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学校努力加强内部管理,综合办学实力大提升。
自2000年以来,学校承担的科研课题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与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法声像结合”、“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语文办学品位,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研究”。进行了小学数学目标教学、英语教学、竖笛进课堂、珠脑速算等实验项目。其中省级重点科研课题4项,市级2项均已圆满结题。
2000年以来,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市“两优一推”先进单位、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学校、标准化学校、依法治教先进校、落实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先进校,省“雏鹰争章”活动示范校、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王淑敏被评为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科研型名教师,王俭怡、张洪荣被评为吉林省科研型名教师。近年来有500余篇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或获市级以上奖励,学生在书法、绘画、征文、文娱、体育等比赛中也频频获奖。
现在,全校共有36个教学班,学生总数2300多人,教职工96人,其中小教高级以上职称50人。已成为一所设施先进,师资一流,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二、老树根深更著花。
三年多来,实验小学在校长郑德华同志的率领下,又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她同班子一班人站在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校训,明确了把学校办成“全面发展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多姿多彩的花园”的办学宗旨和“学校管理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办学条件一流、教育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实施了“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质量立校”的办学方略,形成了“科学民主探索创新”的教风、“乐学好问善思创新”的学风和“勤奋求实和谐向上”的校风。
(一)、一枝独秀的德育工作。
学校启动了“一一五七工程”,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一五七工程”的主要内容为:
明确一个目标。即确定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体目标是“培养政治方向明确、思想品德高尚、行为规范优秀、身体心理健康的新型人才。”
突出一个重点。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强化五项建设。即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科研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
实施七条途径。即:管理育人的示范性教育、思品课的系统性教育、学科教学的渗透性教育、学校班级的常规性教育、少先队活动的自主性教育、校园环境的感染性教育、“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落实了“严、活、树、实”德育工作四字方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诸如:雏鹰争章活动、“五个一百”系列教育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系列教育活动、红领巾“绿色银行”环保活动等。力求做到尊重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主题鲜明与形式活泼相结合,教育引导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创新载体与注重实效相结合,不断增加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施了“德育月份行动计划”,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专题教育活动。“德育月份行动计划”主要内容为:一、二月为“文明礼仪教育月”、三月为“学雷锋活动月”、四月为“安全主题活动月”、五月为“敬老爱老活动月”、六月为“艺术展示活动月”、七、八月为“实践体验月”、九月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十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月”、十一月份为“爱校、爱家乡活动月”、十二月份为“理想信念教育月”。
三年多来,学校无“三生”。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达99%,都能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共有1100多人次同学在书法、绘画、征文、文娱、体育、数学竞赛等比赛中获县、市、省、国家级奖励。
六、三中队接过了常年照顾袁克兰老人的接力棒,他们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节省下来,为老人买蔬菜、水果、生日蛋糕……他们关心老人真称得上无微不至。2004年春节,省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了该项教育活动。
二(3)中队于朋蛟、四(6)中队李忱光等同学拾金不昧,拣到手机、存款等贵重物品,主动交给学校,还归失主。
学校多次承担市、县两级德育现场会、家长学校现场会、快乐教育现场会。其中,校长郑德华同志在市德育现场会上做了“实施1157工程强化学生养成教育”的经验汇报。
(二)、如火如荼的教学工作。
依照新课程标准,学校确定了实验小学课堂教学理念。即:教学思想的人文性、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出台了《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指导意见》、《实验小学各科教学评价标准》。明确了课堂教学教师要做到“四多”、“五心”、“六要”。
“四多”:多一些微笑。教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课堂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将课外的烦脑和忧伤带进课堂。要以饱满的热情、亲切的笑容走进课堂,用微笑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
多一些尊重。教师要放下架子,不要再居高临下,要视学生为朋友、伙伴,视自己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关心和爱护。为此学校制定了教师忌言“十不准”,进一步规范了教师语言。
多一些鼓励。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允许学生课堂上出现错误。尤其是学困生,教师要时刻注意照顾他们的心理,只要他们有参与的表现就要及时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学校要求教师评价学生坚持正面评价,以鼓励为主。
多一些宽容。课堂上难免出现学生违纪现象,要本着能课后处理的不课上处理,能暗示的决不公开,能个别交流的决不占用其他同学的时间。不要小题大作,大发雷霆,以免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气氛。
“五心”即:潜心备课、用心上课、耐心辅导、细心批改、精心检测。
“六要”即:目标要明、内容要精、方法要活、过程要优、手段要新、效果要实。
实施了教师课堂教学“五不”、“五讲”、“八让”教学策略。
“五不”:学生能看懂的教师不讲,学生能独立学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清楚的教师不说。
“五讲”:在学生需要引导时教师启发地讲,在教学的重点处教师着重讲,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明确讲,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提示讲,在学生概括总结时教师补充讲。
“八让”:让学生多“尝试”,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让学生多“思考”,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多“讨论”,让学生多“质疑问难”,让学生多“观察”,让学生多“求异”。
构建了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五环节”教学模式;数学学科“引导-自主”式的教学模式;其它学科“指导-实践-探索”教学模式。其中语文阅读教学“五环节”模式先后在《松原教育》、《吉林教育》上发表,并在全县小学推广。其主要内容为:
“自读存疑”。即学生自读课文,将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自己又解决不了的做上标记或记在本子上,待同学、教师帮助解决。这一环节可根据不同年段、教材和学生实际安排在课内或课前进行。如低年级,学生自学习惯还没有养成,教材篇幅较短时,应安排在课内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了预习习惯,教材篇幅较长时可安排在课前通过预习的方式进行。
“合作释疑”。即在课堂上通过生与生、师与生、组与组的合作,解决学生自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教师提出的重点问题。操作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合作方式。较浅显的问题可直接让生与生之间互相帮助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可安排小组讨论解决;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就要安排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或师与生的交流形式解决。
“导读感悟”。即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指名读、评读、分组读、齐读、配乐朗读等不同形式的导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环节可以分别在词、句、段的教学中进行。也可以结合全文进行。在读的训练时不要求学生用一种模式,而是根据学生个体对课文的理解,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表现出真情实感。
“想象拓展”。即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听录音,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事物,然后说一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也可根据故事情节创设情境,将学生置身于课文的情节之中,设计假如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之类的问题。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情节,或者让学生说说除了课文中写的,你还知道些什么(与课文相关)内容等。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充分发表见解,在想象中创造、拓展。
“积累运用”。即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好的全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模仿、背诵,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这一环节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积累的内容和运用的方式在课内进行,也可延伸到课外进行。
三年多来,学生们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方法灵活,毕业班学生质量连年居全县之首。学校曾几次承担全县素质教育现场会、课堂教学研讨会。
(三)、德高业精的教师群体。
学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推进“名师工程”。通过专业辅导、业务培训、多元评价、业绩展示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促使其快速成长为名师。
落实了教师校本培训与教研计划,立足“三个层面”,即骨干教师、课改教师、非课改教师;采取“三个结合”,即理论学习与技术研究相结合,课程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专家指导与自主研究相结合;推行“三项制度”,即“三个一”学习制度,“六个一”管理制度,“新课改教研日”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新课程理念、教学基本功、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建构了学习型校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实施了“青蓝工程”,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积极为广大青年教师发展和成长提供机会和平台,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三年多来,共涌现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国家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2人,县、市、省骨干教师4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科研型名教师3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4人,教师各级各类发表文章或交流文章100多篇,教师各级各类科研成果或获奖450多人次。
(四)、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
三年多来,学校领导和部分教师曾到大连、抚顺、德惠等地考察校园环境建设,取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学校加大了资金投入,用以校园环境建设。其中平垫操场动用了土方5000多立方米,硬化校园面积15000多平方米,新修了四个篮球场地,种草坪2300平方米,植风景树200余棵,加强了墙壁文化、楼道文化、室内文化建设。完善更新了2个微机室、一个语音室、一个多媒体教师的内装,装修了一个舞蹈室,教师办公室全部上了宽带网,新购进了23台34英寸彩电和23台DVD,进一步满足了教育教学工作需要。2005年4月,一座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长岭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大楼在该校落成并全面投入使用。如今,校园内绿草如茵,花海如潮,盆花、盆景争妍斗艳,小鹿(雕塑)在草坪中徜徉,仙鹤(雕塑)在草坪中嬉戏,绿篱花树与教学大楼、青少年活动中心大楼相依相映,而镶嵌着金黄色“求知”和“向往”字样的白钢雕塑更使校园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时代特征。
三年多来,学校连年被评为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学校集体曾荣获市科技艺术大赛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少先大队、“两优一推”先进集体、德育工作特色学校、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先进集体,吉林省绿色学校、电化教育示范校、标准化家长学校、少先队体验教育示范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交通安全学校,全国少儿书画大赛先进集体、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学校(连续三年)等殊荣。
九万里风鹏正举,一路上阳光信步。我们衷心的祝愿长岭县实验小学站在新的起点上,定会创造松原教育史上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