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

如题所述

句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

用法如下:

句号是一个“出勤率”很高的标点符号,在许许多多的情况下都要用到它,最基本的是下列情况: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我们这里说的“一句话”,就是语法书上讲的一个句子。

一个语言格式不论长短,只要是能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是一个句子。说话的时候,每个句子都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某种语气,句和句之间有较大的停顿;写成了文章,句子的后面要用句号做结尾。

例子如下:

1、“是阿米,还是翠芹。”不,都不像。

2、那个人对我喊:“闪开。”轰隆一声,架子倒塌了。

历史沿革:

汉朝的时候,有人采用“离经”的方法,把文字之间断开。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立经辨志”。郑玄注曰:“离经,断句绝也”。

当时人们读书,常在句旁划“し”,作为一种助读标记符号。这便是标点符号的萌芽。东汉时,句读的符号有“↓”和“、”两种。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钩识也,居月切”,“、”则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主庾切”。就是说,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大略相当于现代文的句号和逗号。

到了宋朝,钩号变成了圆圈,标形如“○”,有大中小之分,人们采用圈点来标读文字。有史可查的第一个标准化使用"。"作为句号的人是宋代学者朱熹。在著《四书章句集注》时,朱熹就是每章之前必用大的“○”,每句之后必用“。”。汉语文字中的句号“。”就此诞生。

在宋代,这种标点被称为句读(音jù dòu,古文语句中的短暂停顿。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即在一句末完需停出打上个“、”,其作用类似现代文中的逗号,在全句意思已完之处画一个“。”,同现代文的句号。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更多的标点符号,如段落号,用“∨”或“∧”表示,画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密圈、密点加在字的右旁,(古书皆为竖排)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这一用法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还在沿用。

到了明朝,随着刊本小说的出现,出于大量的阅读和写作需要,句号的使用更加频繁和普遍。每句之后用“。”已普遍被人们广为接受。现存的明代刊本小说影印本,如《金瓶梅词话》大安影印明万历本等书籍,均可看见虽原本刊物并无句号,但均有明时读者自行标注的“。”作为断句之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