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月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详细意思

第1个回答  2013-06-27
字面意思:身非菩提树,身和菩提不可得。心非明镜台,心和明镜不可得。本来没有这些东西,又怎么能有尘埃落在上面呢?不要迷惑于虚无缥缈的东西。 这是佛家六祖慧能顿悟的体现:内涵之意是佛主张佛法以无念为宗旨,无相为主体,无住为根本。所谓无相,应是既看到事物的相状,又不拘泥留恋于它。所谓无念,就是既看到事物的相状,又不以之为心念。所谓无住,乃是人的本性,任何心念都不可能停留静止,一切心念都是循环延续的,都不应该被外境所沾染和影响。神秀的渐悟正是局限于没能参透佛学要旨,不但留恋于事物的相状,还把它具体化了,这就违背了无相无念的最高境界。慧能认为心静一切才能静,心空是一切才能空,心明一切自己明,本来是明亮的心境,何来的尘埃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27
这首诗是相对于“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这是一个和尚对自己参佛所念出的佛偈,以提醒自己要心如止水,忘却一切尘世间的杂念,不要被外物所扰,要潜心修行。当时,他的师父听了他读这几句诗,就对了“菩提本无树,灵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几句诗,意在告知徒弟,菩提和灵境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自己为自己加上了与世俗纷扰相联系的树和台,若人本身不去思索那些杂念和俗务,又何来染尘埃这些事呢,可以用“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来理解师父所说的话。
另外,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讲,徒弟的诗可看作是朴素唯物主义,他承认物质的客观存在,意识是通过物质产生,并受客观存在的影响。而师父的话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他认为意识能够独立于物质存在,不受客观物质的影响,是唯心的。
在生活中,师父的话告诉我们,把事情看得简单些或许会更好解决。很多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只是一个很浅显,很简单的道理就能解释,但我们往往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想得太多反而不好。。
第3个回答  2013-06-27
只要心中无牵绊、无杂念、那么世间的种种罪恶、(就是佛家的红尘俗世)都不会使自己的心灵蒙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