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春天减衣服的原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3
  春天的气候多变,时冷时热,妈妈们需要留意宝宝的穿衣问题。下面我带你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1、孩子春天减衣服之下厚上薄

  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把握“8、15”原则。当8℃就需要捂一捂了,当气温持续保持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人体已能适应后就可以不捂了,以避免上火,血压升高。

  2、孩子春天减衣服之依据气候

  在冷空气到来前24至48小时是春捂最佳时机。因为许多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在冷空气来临的前一两天,家长就要适当给宝宝增添衣物了。

  3、孩子春天减衣服之重点保暖

  背部保持适当温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机会。保持腹部温暖对保护宝宝的脾胃很重要。寒从脚起,足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也是对外界最敏感的地方,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4、孩子春天减衣服之不宜过快

  “寒冷的冬天虽然过去了,但早春的天气还是偏冷。”专家表示,这个时候,人体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感冒、颈椎病、肩周炎、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面对冷暖不定的春天,“春捂”的说法就有一定的实用性。“春捂”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的特点而提出的养生原则,它说的大概意思就是春季不要忙减衣。春捂尤其要重视下半身的保暖。人体下部血液回圈比上部好,裤子、鞋袜不要穿得过于单薄,否则容易遭受风寒的侵袭。

  “人体适应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衣服不宜减得太快,最佳的穿衣程度为人体感到舒适、保暖。”专家提醒,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呼吸道疾病者、糖尿病者、小孩等体质较弱人群要注意“春捂”。
  春天孩子穿衣的误区
  1、手凉就该添衣:很多家长爱摸宝宝手脚来判断宝宝冷热,实际是不准确的。因为婴幼儿末梢回圈较差,即便体温正常,手脚也比成人要凉。如果此刻添衣,容易造成体温过高,捂热宝宝。正确的判断是,抚摩宝宝手心,如果是温热而无汗,证明穿衣是得当的。

  2、头出汗就该减衣:“呀!宝宝满头大汗,我又给宝宝穿多了,赶紧脱衣服。”这一举动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出汗是人体调节温度的生理反应,当您脱掉宝宝衣物时,汗的挥发会带走一大部分热度,此时宝宝很容易生病。正确的做法应是:及时擦干宝宝头部和背部的汗,让宝宝安静下来,等待自然消汗。

  3、打喷嚏就是冷了:如果宝宝只是早上或在温度改变时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则是鼻子对温度调节差的原因,家长无需担心,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如果宝宝不分时刻频繁打喷嚏或流鼻涕,则应是感冒生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春季孩子护理的要点
  1、居室要通风:整个冬季,多数妈妈害怕孩子被冷风吹着而整天紧闭门窗,造成室内新鲜空气不足;冬去春来,室内灰尘及致病物质也随着气候的变暖而滋生。这样,势必会造成使宝宝发育不良,抵抗能力减弱,容易罹患各种疾病。家有宝宝应注意常开窗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您的宝宝呼吸新鲜空气。

  2、锻炼要加强:宝宝经过漫长的冬天,太阳照射不多,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降到最低。春归大地,阳光和煦,正是户外活动的大好时节,可带着您的宝宝投向大自然的怀抱——接受日光浴、空气浴,陶醉在花的世界和绿色的海洋中。多做户外活动可增强宝宝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