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抗战后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7
上面的回答都过于理论化,且很多逻辑性问题没有讲清,这种回答应付下考试可以,但无助于你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首先,是不得不。抗战一胜利,国民党当时拥有正规军约二百万人,加上其他军事力量共四百三十万人。人民解放军只有六十一万人,加上地方部队和后方军事机关人员共一百二十七万人。双方兵力的对比是三点四比一。至于武器装备,双方更是悬殊。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得到美国大量军事援助,武器装备有了大幅度改善,约有四分之一成为美械或半美械部队,又在受降中接收了侵华日军一百多万人的武器,拥有人民解放军所没有的坦克、重炮、作战飞机和海军舰艇等。他还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控制着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美国又动用空军和海军,将远在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四十万至五十万人,迅速抢运到原来被日本占领的华北和华东去。说句老实话,这么大的优势,别说是蒋介石了,换你你会不会想一鼓作气,再抗住数把月,换来永久的“太平”?

其次,国共双方博弈的重心不一样,简单说就是毛要人,蒋要地。即毛主张以优势兵力消灭敌方有生力量,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乃至于可以放弃山东临沂,陕西延安等根据地。而蒋则认为现代战争不同于古代战争,火车,电报等现代化工具的出现使得占领大城市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以大城市为点,通过大城市周边密集的铁道线与公路网形成包围圈,即以点控线,以线围面。

可以举一个例子: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不久,苏中地区同南京和上海隔江相望,是双方战斗十分激烈的地区。国民党军在这个地区的军事指挥者、接替汤恩伯担任第一绥靖区司令官的李默庵回忆道:“在苏中的七次作战,粟裕称‘七战七捷’,消灭蒋军六个半旅。当时,我部上报损失,在五个旅左右,约有四万人。有不少官兵被俘后,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我们还损失了不少武器装备。但是,由于双方作战目的不一样,各自评价也不一样。我当时奉命作战目的主要在于收复地盘,以占领城市,驱走解放军,维护占领区的安全。所以,尽管损失了一些部队,但最终收复了盐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保障了浦口至南京的铁路以及长江下游的交通,解除了解放军对南京政府的威胁。从这点上看,我部队达到了作战目的。由于我指挥的部队较多,损失一些,也算正常,南京政府从来没有怪罪我什么。”对同一个结局,双方的估计竟有这么大的差别。

那么哪种战略更胜一筹呢?历史证明了毛战略更具前瞻性,而蒋的战略有一处漏洞,即蒋认为共军是流寇,流寇的两大特点一是负隅(坚守),二是流窜,负隅抵挡不住飞机大炮等现代武器,流窜则跑不过火车飞机,因此只要形成包围圈,共军必败无疑。那么这一想法哪儿错了呢?错在蒋的前提假设————共军是流寇。但其实从1929年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会起一直坚持反对“流寇思想”。它并不以重要城市为根据地,并不把它看作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而是以广阔的农村为根据地,在这里扎下很深的根。

其结果是什么?它的指挥员和战士大多是来自经过土地改革后翻身农民的子弟兵,内部团结,士气高涨,能够不怕疲劳地连续作战,能够隐蔽地发动突然袭击,或者迅速地秘密转移,跳出国民党军队精心策划的包围圈。它和当地农民关系密切,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能够严密封锁消息,能够及时通报国民党军队的动向,能够就地取得必要的人力和食品支援。
这不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实际含义吗?再拿胡宗南占领延安根据地来说,毛的一个比喻特别贴切,即胡宗南以一个拳头打过来,然后五指张开摁住延安,这个时候就只需要将他的手指一个一个切下来,逐个击破。也正因为国民党不得人心,每攻打下来一座城池就需要部署大量的兵力守备,胡宗南的部队作为国民党最精锐的预备战略军就被这样耗死在了延安,究其原因还得回归到蒋的“要地不要人”战略。

以上观点均来源于金冲及老先生的《决战》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