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获奖无数的同性题材的电影既甜腻又忧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绝对是2017年最好的一部同性题材的影片,这部影片最早亮相于2017年1月份的圣丹斯电影节,引得全体观众长时间起立鼓掌,2017年11月,荣获第27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影片。2017年11月29日,被英国《帝国》杂志评选为2017年度十佳电影。2017年12月,获得美国电影学会2017十佳影片。2018年03月05日,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目前已经斩获各大知名电影节的各项重要提名和奖项。

它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2,也有影评人和媒体人认为她甚至有《断背山》那样可以被封为经典的潜力。

这部电影由卢卡·瓜达格尼诺执导,改编自安德烈·艾席蒙的同名小说,由提莫西·查拉梅、艾米·汉莫、迈克尔·斯图巴主演,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里维埃拉,突如其来的爱彷佛林中奔出的野兽,攫住了17岁少年Elio艾利欧的身与心。他爱上了大他6岁、来意大利游历的美国博士生Oliver奥利弗。两人对彼此着迷、犹疑、试探,让情欲在涌动中迸发,成就了一段仅仅为时六周的初恋。这段美好的夏日之恋,在两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部电影的人物和情节并没有百年孤独式的错综复杂和深沉厚重,也没有《霍乱时期的爱情》那样跨越半个世纪的浩瀚绵长,它仅仅是发生在六周里的日常琐碎的细节,但每一个细节都令人着迷:舞蹈,游泳,雕塑,湖水;乡村,怀旧,惬意,夏日;肉体,亲密,禁忌,荷尔蒙……这部以1983年的意大利乡村为背景的同性故事,无疑汇集了八十年代最美好的元素,令人炫目,就像影片中的主题曲Sufjan Stevens创作并演唱的《mystery of love》一样,性感又神秘,优美又忧伤。

我一个晚上看了两遍。第一遍看到结尾的时候我才明白,这个故事貌似平铺直叙的讲述方式,却隐含了情感上的逐渐铺陈和递增,到最后才让人流泪,疼痛。看的时候我一直好奇,故事该怎么结尾,我没想到最后一个长镜头聚焦在也许已经18岁的Elio脸上,他在接到Oliver电话得知他已经订婚的消息后泪眼朦胧,整整四分钟,映着壁炉火光的青春的脸上写满复杂的情绪,背后远处的窗户以及窗外的雪花,让一切都飘了起来。当家里人喊他吃饭叫他名字的时候,他转过身去,影片戛然而止,我不知道Elio有没有擦干眼泪,也不知道他会如何走向餐桌,走回所谓正常的生活,但那一刻,我很疼痛,疼痛他的疼痛,不止为失去,貌似青春就停留在1983年的那个夏天了。

我又好奇他们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

第一遍的时候你绝对不会留意那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就像艾利欧和奥利弗相爱后一天夜里追溯他们的感情一样,“天哪,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你为什么不给我一点暗示呢?”相爱恨晚的质询里,奥利弗不禁感慨道,他早就给过艾利欧暗示,在打排球的时候。那一幕绝对时候最甜腻的试探,因为喝水,奥利弗趁机把手搭在艾利欧的右肩胛骨上,并且给他放松。不过是,那时候的艾利欧还在讨厌那个说话随意,带着轻松和傲慢的语调说“later”(再见)的奥利弗。

他们绝不是一见钟情。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也和任何人的见面一样,打招呼,寒暄,艾利欧礼貌的让自己的房间给奥利弗,但奥利弗表现出的却是自由、散漫、随意。第一天到来就没和主人家一起吃饭而是倒头便睡睡到第二天中午,饭桌上也是仰头便喝下一大杯杏汁,如果不是艾利欧的父亲介绍自己的学生,你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一个14岁年轻的哲学家,他和那些衣冠楚楚、喜欢谈论政治的其他人不一样,他深谙人性的优美和阴暗,并将真实暴露在众人眼前,不虚伪,不做作,不逢迎,不卑微。加上他帅气的脸庞,健康的身体,无疑给这个乡村带来一些清新的气息,打排球的时候女孩子们说“他和那些来的人都不一样”,是的,都不一样,他拥有一颗不羁的灵魂,他的性感不在于身体。

可惜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奥利弗,我想,连同那个刻意与他接近的女孩子,她所看到的奥利弗也只是某个方面的他,在公共场合中,他令人注目,但他所注目的却在别处——艾利欧。

17岁的艾利欧面容英俊,白皙的脸,健美的身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悠然的乡村夏日的阴凉里,读书,弹琴,作曲,当然,还有隐秘地面对青春期特有的性的冲动(比如桃子事件)。他不是没有和女孩子交往过,马西亚,他的邻居,青春可爱的女孩,两个人也曾偷尝禁果,但你感受不到那种爱情应有的激情和热烈。艾利欧似乎是在按照人应该有的样子来恋爱,送书、约会、亲吻……但从来不会走进彼此的内心深处,没有入心的爱情永远不可能有激情。

而奥利弗仿佛是艾利欧的宿命,尽管他最初讨厌奥利弗,可是当一步步靠近对方,却不可救药的陷入进去,突如其来又猛烈的爱,彷佛林中奔出的兽,攫住艾利欧与奥利弗的身与心。关系的暧昧、情欲的流动、对彼此的着迷、犹疑、试探,在焦躁不安的夏日里形成一股令人恐惧却又执着不放的暗流。爱一个人有理由吗?我只觉得这样的一种爱神秘而又必然,是从两人灵魂深处萌发出来的。情到深处,奥利弗对艾利欧说,Call me by your name(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奥利弗,艾利欧;奥利弗,艾利欧;奥利弗,艾利欧……

像中国的那首小诗说的“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原来爱到最后,就是这样的融合。

因为有爱,每个细节都甜腻。

比如第一次的表白与试探,两人围着栅栏的对话,艾利欧在这边,奥利弗在对面,不经意的对话里谈到“最重要的事”,只有两人心知肚明,不过心领神会的奥利弗选择了克制和拒绝。

然后是不可遏制草丛处的幽会,仿佛是感情必然的过程,欲拒还迎,和1987年的《莫里斯》一样使人陶醉。(《莫里斯》的导演詹姆斯·伊沃里,也是本片的编剧。)他们并肩躺在草丛里,仿佛时间都静止了,美的像个乌托邦。

还有奥利弗临走之前,和艾利欧难的的独处,优美的小镇上,碧绿的草地,飞泻而下的瀑布,像极了两人内心的情感,终于能自由的无所顾忌的在一起。

爱一个人到底需要理由吗?

汤显祖说“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只是有时恰巧它发生在1983年夏天意大利乡村那两个17岁和24岁的同性年轻人身上。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部纯粹的同性电影,我更愿意把它看做影史上配得上留名的酷儿电影。为什么说酷儿电影,因为这个新概念,一是为了统称更全面的LGBT电影,二是当今的LGBT电影最后的影片价值输送,越来越倾向于,无界(boundless)

无边,无限,无判定。——因为爱是没有边界的。              

但这样的爱会被多少人接受呢?

故事发生在1983年,1983年是个禁忌的年代,但是影片中艾利欧父母形象设立异常开明(大学教授),而环境也是充满意大利式的浪漫、田园和随性:骑着车去镇上拿稿中途找意大利妇人借水喝,无数次停在湖边放下心里手里的一切,只肖跳入湖中即可浑身轻盈……在这样慵懒惬意的环境下,我们似乎暂时忘掉了社会环境的压力,然而影片却用一些细节隐忍的表达,比如Oliver打电话过来的心酸一句,You are so lucky,我的父母是完全死板纠错的父母,如果换做他们,可能要把我送去管教所了。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奥利弗最后订婚了。这样虚实的处理,无疑把美好的爱放在了一种乌托邦的视角上,正是以为不可实现,这六周的恋情才倍感珍贵。

这个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时代,谁还会毫无保留的彻底付出自己呢?像结尾的时候,艾利欧的父亲说的,“为了快速愈合那些伤口,我们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以至于到了三十岁的年纪,我们都麻木了,等再重新开始一段感情的时候,我们付出的越来越少,但是如果只是因为怕受到伤害,就拒绝体验这一切,真是太浪费了。”

十七岁这年夏天,艾利欧毫无保留的付出并且体验到了这样的爱的激情、热烈、与疼痛,送走奥利弗的时候,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内心的失落,父亲这样告诉他:

“你自己决定怎么生活,但是记住,无论是我们的心还是身体都只被给予一次,还有,等你终于知道这件事了,你的心却已千疮百孔了,至于你的身体,是这样的,当没人去关注它的时候,它便自然痊愈了。现在,你会感到悲伤,痛苦,不要抹杀这种感觉,因为快乐也交织在其中。”

真正的成长,从爱上一个人开始。

第二遍看影片的结尾,艾利欧饱含泪水的眼睛映照着壁炉的火光,背后是小小的窗户和飘雪,1983年的夏天,奥利弗在他的世界里下过一场最美的雪,只是我还不能想象,很多年之后,艾利欧的该以怎样的方式储存那年夏天的回忆呢?那个曾经只有他自己的秘密花园,让奥利弗进入,他们一起水中嬉闹的情景欢快的闪现在眼前,简单,快乐,美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