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了你现在的健康状况?(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源于沈老

在门诊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讲起自己的病来头头是道,甚至连怎么治疗都能说得清清楚楚。遇到这样的患者我经常会跟他们说,你把看病的任务交给擅长的医生就行了,与其把心思放在治病上,还不如学习一下怎么不得病。

在古代我们有个治未病的概念,古人对于治未病是非常重视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大意就是讲圣贤之人都是在还未得病或者病轻的时候就开始预防,如果等到生病了再吃药,那就好比渴了才去打井、开始打仗了才去铸造兵器,这不是已经晚了吗!

古人的治未病其实就是在教我们怎样不得病。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 未病先防 ,在没生病之前提早预防;第二是 已病防变 ,在刚生病的时候怎样防止病情发展。

未病先防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养生”。 养生的大体原则:一是安定情绪、精神愉悦;二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三是房劳适度、动静结合。

具体说来,第一条就是告诉大家,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大起大落,都一定要保持心情愉悦,尽量避免情绪过度波动,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起伏。第二条告诉我们吃饭一定要按时按量,不可以饥饱无常,睡觉也要遵循自然的起居时间,不可以日夜颠倒。第三条讲夫妻房事要适度,不可以频繁耗损肾精;生活中要静思与运动相结合,其实古人发明的太极拳就是个很好的动静结合的运动。

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道理,就算是养生的再好,也会得个小病小灾。而已病防变就是教我们生病了要怎么做。已病防变是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配合来完成的。

刚生病的时候,比较容易治愈,如果患者能够注意修养身体,及早就医,并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是可以很快康复的。如果硬是把病扛到晚期再治,那就很难治愈了,甚至有可能再也不能治愈。所以病无论大小,刚开始就应当重视,否则由小变大,微而成巨,最终无药可救。

就拿小小的感冒来讲,如果平日里注重养生,是很少会感冒的,即使感冒了也是很快就会痊愈的。但是如果平时身体就不好,感冒了还不赶紧治疗,最终拖延成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那就难治了。如果此时还不及时治疗,再加上虚弱的身体无力抵抗疾病,那么感冒发展成不治之症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医生和患者各有各的职责,医生的职责就是攻克疾病、守护健康,而患者的职责就是休养生息、及早就医。因此只要各司其职,我们就可以获得健康的身体。生病了请交给医生来管理,出院了要辛苦自己来保养身体。

我去做节目,很多观众问我说:“沈老,我们想平时也保养一下身体,应该怎么补?吃什么?”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我在前面说了,身体的健康是维护出来的,你只有在意自己的健康,才能让自己远离疾病。

不过,正如我在这一章开头所讲,养生保健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本着想养生的目的,最后养出一堆病来。无论是和老百姓交流,还是在医院出诊,都有很多人都觉得养生就是要“补”,吃一些中药保健品,这种想法有对的一方面,也有错误的认识在里面。有些人需要的不是补,而更重要的在于泻。

关于中药保健,我们沈氏女科提倡5个原则,希望大家能记牢:

原则1:补不盲目

身体见虚才能进补,您本来身体强健,一点儿虚证都没有就不需要补了,否则补大了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反而有害无利。

原则2:补勿过偏

中药补虚需要辨证,分清气血阴阳之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施补,而且最好是达到恰到好处的效果,否则补得过偏,对身体也会造成伤害。

原则3:盛者宜泻

和过去相比,现在人吃得好、运动少,不少青年人、中年人脂醇充盈,痰湿皆重,体型肥胖,不虚反实,对于这类人群不能重补,相反更应该注重泻实之法。

原则4:泻不伤正

攻泻之法要注意的是恰当地使用,你用过了肯定会伤你的正气,不可急于求成,想着一泻了之,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是肯定会伤到身体的。

原则5:用药缓图

如果不是治病,只为养生保健、强身健体,使用一些针对自己身体情况的保健类中药品并非不可以,不过要注意日积月累,缓图收功,只是一朝一夕地使用是不会有太大效果的。

这五个原则,希望您能牢牢记住,遵循这些原则,掌握好养生的尺度和方法,会让您离健康更近一些,离疾病更远一些。

我有不少患者朋友,特别是岁数大一些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就是听了商家的忽悠,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保健品,这个散、那个贴,不光花了不少钱,而且对健康还有损害。在这里我首先要奉劝各位,千万不要被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广告所迷惑,很多所谓的专家,不过是穿着白大褂的演员。真正有效的药,一般的中药房都能买得到。

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常用的、有效的保健中药,如果您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并遵循我们上面讲过的5个中药保健原则的话,对症吃上一段时间,相信身体状况会有所改观。

1.补气类的中药

人参补气首选,有明显的抗衰老保健作用。如有气虚而又有火热的表现,可改服西洋参,更为合适。用法:可切薄片,每天咀嚼,或单味煎汤饮服。但要注意的是,每天总量不得超过3g。

黄芪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功能,还能固表补气,调节血压。用法:可每周一次,每次100g炖鸡汤喝。

茯苓富含多糖,有明显的增强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又能养神安宁,利湿退肿。用法:清代宫廷制成茯苓饼,并列作滋补佳品,也可以研成细粉,每天15g,煮粥常服。

山药含有淀粉酶和氨基酸,能健脾补肺,固精降糖,尤其适合糖尿病和肾病患者。用法:每天60g,煮粥常服。

2.养血类的中药

熟地黄强心利尿,乌发降糖,为养血生精的佳品。用法:每天500g煎汁去渣,兑白蜜适量熬炼成膏,每次服2汤匙,每天2次。

何首乌养精血,强筋骨,乌发,强心降脂,软化血管,是保健的珍品。用法:磨成细粉,每天30g,用蜂蜜兑服。

龙眼肉养血安神,益智健脑。用法:每天15g,加红枣10g、大米60g煮粥食用。

阿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钙质,有生血止血的作用,是补血的佳品。用法:每天食用6g。

3.滋阴类的中药

枸杞子滋肾补肺,平肝明目,防治脂肪肝,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肾亏的人最为适用。用法:每天15g,煮粥食用,或泡饮。

玉竹降糖强心,除烦止渴,阴虚内热最适合。用法:每天15g,煎水代饮。

黄精降压消脂,既可健脾补气,又能滋阴润肺。用法:每天30g,煎水代饮。

桑葚滋阴降压,乌发明目,阴虚眼花者最适合。用法:500g煎水去渣,兑蜂蜜适量熬膏,每次2汤匙,每天分2次服用。

4.壮阳类的中药

鹿茸壮阳的首选,能壮阳生精,强筋壮骨,有类似性激素的作用,为优质的全身性滋补品。 用法:研细末装胶囊,每天服用1g。

菟丝子既能壮阳又能滋阴,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用法:取250g泡酒,每天饮半两至一两。

肉苁蓉素有“沙漠人参”之称,壮阳温补,强心降压,又能通便,阳虚便燥者最适合。 用法:每天100g加适量羊肉煮食。

生杜仲补肾降压,强筋壮骨。 用法:每天15g,煎水代饮。

5.攻泻类的中药

熟大黄清热通便,解毒减肥。用法:每天15g,合菊花泡饮。

决明子清肝明目,通便减肥。用法:每天30g,泡饮。

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用法:每天15g,加米煮粥食用。

金银花宣散风热,清解血毒。 用法:每天10g,合菊花泡饮。

以上列举了一些好用的养生保健类中药,您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来适当地使用。然而药都有药性,“是药三分毒”,大家在使用时除了辨证以外,还要遵循我的5个原则,做到合适即可,不要过犹不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