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事业编是什么神仙体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3


是微风,是晚霞,是心跳,是无可替代。 ——董卿

“说人话!”

“爹娘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生活啦!”


在这个遍地本科生,人均211的时代,我妈早早替我忧虑起来:家里没有关系,也不能帮忙安排工作,难道以后就打个普通的工,老了连生活保障都没有吗?

相比我妈的担心,我就显得没心没肺了,每天该吃吃该玩玩,丝毫不担心以后,也不考虑未来。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吧)

毕业时我也没有打算,相比其他人的斗志满满,我好像一条咸鱼。

我妈倒是希望我能在家找个工作,好陪着她。因此我就回家随便找了份工作,工资不高,没有五险,月休四天,其他什么都没有。

这期间我妈提过一次:“要不去考个编制吧,稳定,并且有生活保障,你这工作要薪酬没薪酬,要发展没发展,养老金也不交,以后老了怎么办,爸妈不可能养你一辈子啊。”

我听了之后特别不以为然:“这有什么,我有手有脚,能走能跑,怕什么,以后老了也能挣钱。”

事情的转折 出现在我的朋友身上。人,最怕对比,如果你是比下有余,那没什么,但如果你是最下面那个,滋味就不好受了。

那天我和朋友聊天,照例聊聊八卦,聊聊生活,聊聊工资。然后猛然发现,我成了我们几个中最差的!

朋友A, 还没毕业就开始找单位实习,毕业进了一家不错的公司,转正交社保,每月工资到手4k+。

朋友B, 考进了市直单位,入职交五险一金,还有双休以及各种福利补助,工资到手3k+。

要知道,我每周只休一天,没有五险,没有一金,没有升值空间,每月工资3k。 虽然你看着和第二个朋友到手工资没有太大差别,但是那种隐性福利是我通通没有的,更别说社保了。

于是我也开始思考人生:到底要过成什么样,才能不让我妈担心,不让我老无所依,不让我成为最差的那个。

一番掂量后,冲着最安稳,最保险,决定备考事业编进体制内。

结果第一次的备考以惨败收尾。。。

为了成功我在备考前做了 复盘 分析为什么上一次失败 ,经过我的分析得出了4个结论,发出来希望大家 引以为戒

1. 没有详细的备考计划。 我只是在心里大概想了一下要多久复习完。没有明确规定时间,这就造成了我复习时总忍不住跑神,然后晚上心不安睡不着,导致第二天精神不好,总想睡觉,然后恶性循环。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是忍不住先玩会手机,发现时间晚了才开始学习,最后困得不行又强忍着听课,造成学习没有效率。

2. 死记硬背太机械。 我第一次备考的时候买了一本《中公公共基础知识》,因为里面还赠送了视频,所以我就只听了课,没有好好看书,基础知识都不清楚,经常搞混,背的时候也觉得痛苦万分,最后效果自然并不好。因为很多知识点都没有记牢,再加上考场上比较紧张,会的也变成不会,所以结果并不理想。

3. 知识点散乱,没有系统。 知识点在我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没有把知识点梳理清楚,也没有在脑海中形成框架,背起来糊里糊涂。

4. 不会刷题。 题我做了很多,因为总是看别人说刷题有多重要,可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刷题方法,只刷题不分析,所以很多题都是重复错误。刷题没有质量,成绩自然没有提高。

既然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就要改变复习方法!

首先制定详细的计划, 把每个时间段干什么都写出来,比如:早上6:30-7:30背书,那这个时间段就只能背书,不能往后拖,不能玩手机。每天的任务按时按量完成,不能复习5分钟,畅玩2小时。

然后吃透知识点, 这次我把教材 《中公公共基础知识》 从头到尾好好看了一遍,里面有省情分析,也有考点解析内容很详细,分类很清楚。

再来是背诵知识点,我刷的《徐哲公基速学课》, 先跟着老师梳理一遍各个模块知识点建立起知识体系,再配合例题巩固刚学的内容,两步下来当天学的内容记个七八成没啥问题。后续再时不时的回顾下常考内容就可以了,半个月拿下公基妥妥的,剩下的时间专心复习职测就行。

最后是正确刷题, 不仅要刷题还要会分析,这道题错哪了?为什么?原因在哪里?一趟下来,比做十道题都有用,分析之后再进行总结、记录,定期回看。

刷题在这里推荐 《粉笔职教》 《粉笔5000题》 ,线上线下一起用,实现躺着坐着都能学。用app刷题还可以进行模考,由系统计算成绩,不用自己手算,很方便。

经过一系列准备,最终皇天不负苦心人,第二次考试我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面试。

但是面试的准备也不能放松警惕,能进入面试的人都不简单,所以如何准备面试也让我煞费苦心。

因为我基础较弱,所以笔试结束,我只给自己放了三天的假。

像有些人可能距离面试只有十天才开始准备面试,但是我不行,我害怕失败。所以稍作休息就立马投入面试的准备中了。

面试对我而言有个弱项,就是 语言表达, 而且我一紧张就会脸红,浑身烧得不行,特别影响我说话。 所以我在准备的时候,经常拉着我爸妈当陪练,每天给他们念一篇人民日报的时评文章。 等在他们面前面不改色的时候,我又下楼,面对来来往往的人群,大胆地读出声来!

文章是这样的

在这里强烈推荐《人民日报》app ,虽然这个软件都快被推烂了,但我还是要推!文章结构、布局、用词,每一个部分都值得学习!

再来说说上岸后的感受

没有固有印象的枯燥,比如进去啥也不干,就端茶送水。想想单位花那么大力气把人招进去,就为了做这种工作?

每天的工作内容还算充实,但是会重复,也会觉得无聊。

可在哪不是这样呢?人生不是时刻新奇的。

都是一样的上班,一样的平淡,一样的会烦躁,但不同的是待遇!

基本工资就不说了,底薪不高,也没啥可炫耀的。相比较私企比较满意的是社保和公积金这块交的比较高,以后低息买房是有指望了(原谅我的肤浅)

工作忙了会加班,也会被从睡梦中叫醒, 但是我愿意!在钱面前一切都是浮云(没骨气),毕竟在哪都逃不过一个加班,有些是明着要求加班,有些就是隐性加班,给你布置一堆任务,虽说只要完成就可以正常下班,事实呢?还不是逼你自愿加班?

也会忙得脚不沾地, 面对一些突发情况,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比如疫情...... 每次这种加班我都不想面对,因为这代表着生活又不安稳了。

还记得上岸之后有次去参加同学聚会,去了先是天南海北的瞎侃,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然后说说现实,从国家现状谈到家庭生活,最后谈来谈去绕不过一个“钱”字。

没办法,大家都是饮食男女,现在经济状况不好,有些人真的连饭都吃不起了,再加上种种问题,孩子教育、以后养老、未来发展,每一件都压在心头,让人喘不过气,不敢停下脚步。

酒过三巡(男士)就会被问到各自发展,问到我的时候,我说现在是为人民服务,大家纷纷发出赞叹。说:“你可以啊,我们还在为生计奔波,你就吃上国家饭了,国家饭好啊。”我只能笑笑。在压力巨大的现在,有个稳定的工作绝对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说到这里,我的脑海里又蹦出了这个问题:考上事业单位是什么体验?

我想这是一种不用担心后路,不用担心40岁以后的生活,不用担心没有钱的感体验。

是微风,是晚霞,是心跳, 是普通人的无可替代。

体制内的确赚不到大钱,不能买奢侈品,不能买名牌包,不能买豪车别墅,也依旧会为了房子担忧。

但它,绝对是普通人最好的避风港, 我最讨厌看到有人说你们这样不配当公务员,不配当机关人员,只想着安慰,不想着为百姓做事!国家不是让你们吃闲饭的。

事实上, 每一个90后,想要求一份安稳的90后,都不曾懈怠工作, 他们会在其位谋其事,他们努力,他们认真,而进事业单位,考公务员,吃国家这碗饭, 就是想有一份工作能对得起自己这份努力和认真, 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而不是我心沟渠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我没有雄才大略,也没有要挣很多很多钱让爸妈都过上好日子的能力, 我能做的,就是不让他们替我操心、替我发愁,不让我成为他们的负担。

毛不易和阿雅有段对话很打动我。

毛不易说:“ 最遗憾的一点,是我妈在临死之前,都觉得他的儿子是一个不成功的人, 那个时候我学习又不好,又容易挂科,又不会做饭,又不会照顾自己,很多很多事,都让她焦虑,在她临走的那一刻,她的儿子都是一个不成功的人。”

阿雅说: “你千万不要这么想,她不会觉得你是不成功的孩子,她只是担心你没有办法照顾自己。”

愿我们都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生活,让父母放心,也让自己安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