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仁者的依据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3
人之初,性本善。
第2个回答  2020-11-23
“里仁篇”第6章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见到喜爱仁的人厌恶不仁的人。喜爱仁的人,在他的心中和行为,没有再比仁高于其上的。厌恶不仁的人,他在行仁的时候,不让不仁者的行为施于他的身上。有没有从早到晚把气力花在仁上面的人呢?我没有见到力量不足的人。如果有的话,我也没有见过。”
好与恶,是人的一种态度。从上几章,有“好人”“恶人”,有“无恶也”等,对“仁者”和“不仁者”有了概念的分别。本章历来争议很大,读起来也很难理解。要清楚本章所讲的内容,首先弄清楚对于“仁”来说,孔子先将其分为“仁者”和“不仁者”。仁者,又分为“好仁者”和“恶不仁者”。无论是“仁者”,还是“恶不仁者”他们的对待“不仁者”的态度和做法是不同的。紧接着,又说“仁”与“力”的关系。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前人理解本句,多断句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意思是,我没有见过好仁者和恶不仁者。按这个思路去理解,果真是这样吗?好仁者,就是爱好仁的人。孔子怎么会没有见过呢?《公冶长》:“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颜回就是好仁者呀,三个月处在仁的境界。恶不仁者,就是厌恶不仁的人。在现实中,厌恶不仁的人是大有人在的,孔子又怎么会没有见过呢?前人这样断句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接下来的话语中,对“好仁者”和“恶不仁者”进行了分别的讲说。这句话的主语是“我”,孔子。谓语是“未见”,不曾见到,没有见过。“好仁者恶不仁者”是一个词组,“好仁者”、“不仁者”是两种人。意思是,喜爱仁道的人,厌恶不仁之人。孔子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仁者,有没有“好”和“恶”呢?当然有。在第三章有“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者才能喜爱人,才能厌恶人。那么在这里,好仁者恶不仁者,其中的好仁者之“恶”,不是与“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相矛盾吗?前者是在说,只有仁者才能够喜爱人和厌恶人。仁者根本就不会从私心的角度去好人、去恶人。这一章,是为了区别“仁者”之中,有“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的。其实,这句话孔子是从仁者的角度出发来说的。对于心中有仁的人,每个人的认识、行为是不一样的。对于好仁者来说,是“无恶”的,又怎么会厌恶别人呢?好仁者,因为没有分别心,所以不会厌恶别人。这样一来,这句话就好理解了。恶,在这里是“好仁者”与“不仁者”的谓语。我认为南怀瑾的理解是正确的,意思是,我没有看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那个不仁的人,看不起那个不仁的人。正因为孔子提出“好仁者”的概念,接下来便有了“恶不仁者”的概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