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延边州历史教研活动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附教研员郑春红老师手写笔记)

   

2020年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生活的节奏,但是在延边州历史教研员郑春红老师和州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胡永波老师等一些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着“停教不停研”的理念,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了本次教研活动。对于有着十二年教龄的我来说,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延边二中季老师详细介绍了一轮二轮的时间安排和具体做法,特别介绍了多出的一个月备考时间的处理。延边二中的孙老师介了选修课程的处理,特别是选四历史人物评价用口决总结出来:定阶段,看阶级,定标准,忌极端,重民众,据活动。字决朗朗上口, 耳目一新。汪清四中张老师从宏观入手,解读国家指导性文件,二轮瘦身知识点,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延边一中金老师介绍了高考命题人,并建议年轻老师多读书,随手拿出许多名家的著作。我和金老师的年纪相仿,看到他阅读海量书籍,我真是汗颜。想想再过五年,十年,当我的学生都读过四书五经,古典史籍,我的课还有吸引力了吗?这使我有了紧迫感,必须静下心来多读书,汲取更多的知识。

      最后是州教研员郑老师介绍42题: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方法策略。她先从答题卡入手,介绍每行写20个字批卷人很舒服,大约写12~13行,也就是240字左右。然后介绍答案布局:三段论。第一段:观点,看法(一行)。第二段:史实,一点史实大约三行,不超过三点。(大约九行)。第三段:结论,升华(一行)。学习的不单是42题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模板,还有逆向思考的思维模式。郑老师特别强调一线老师要重“实战”,老师不断做题,写规范精炼的答案。的确,正因为这个题型的答案不唯一,很多习题的参考答案是“略”,而老师只讲答题思路,如何让学生写出规范的答案呢?最后郑老师从“亲其师,信其道”的角度,举例说明历史老师要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格魅力。

      本次研讨活动我学到了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模板,学到了逆向的思维模式,学到了爱学生是每一位老师一生的责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