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他汀”,会有哪些副作用?医生总结:3个常见的副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我基本上一下班就呆在家里,周六日我也懒得出去运动,怎么好好的会肌肉酸痛呢?” 华子近来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一周时间去了三次按摩,可是自己的情况却并没有得到什么好转,经常半夜两三点酸痛的感觉就一阵阵袭来,感觉不对的华子这才来到了医院检查。

医院给他做了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肌电图之后,心细的医生发现他的肌酸激酶水平有一些超标,询问过后,终于找出了 导致华子腰酸背痛背后的真凶——他汀类的降脂药。 原来,华子今年52岁,是个有着10年冠心病的患者,需要通过长期服用他汀类的降脂药来维系血脂的水平,但长期服用,部分患者也会出现肌肉酸痛的副作用。


医生对此解释道:“长期服用他汀类的降脂药,导致辅酶Q10合成减少,辅酶Q10如果严重缺乏,可能会导致肌肉细胞能量产生受到抑制,最后导致肌肉细胞能量耗竭,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

那么,很多患者朋友们就有这样的疑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长期服用他汀降脂药到底会有哪些副作用.

1) 肝毒性

他汀作为降脂药的常用药总的来说是具有较好的肝脏安全性。但也存在 一小部分患者在服用他汀过程中,肝脏转氨酶严重升高 ,当然这种发生率非常低,一般在1%-3%左右。

建议患者每4~8周重复检测肝功能,若是过程中出现轻度升高,但没有其他临床表现以及肝脏的损害证据,无需减量或停药。

2) 升高血糖

有多项研究发现, 服用他汀类药物后,患者有表现出轻度的血糖升高。

他汀类药物进入人体后,会通过阻断电压门控L形钙通道开放并抑制钙离子内流,进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及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人体血糖有轻微的上升幅度。

除了影响血糖的同时,他汀的阻断还可诱导肌肉疲劳和降低肌肉能量而使能量消耗减少。


3) 肌肉会产生不良反应

虽然发生率极低,患者服用他汀药物也存在肌肉损害的现象:

1、肌肉疼痛: 患者会感觉肌肉酸胀、疼痛或压痛。

2、肌炎: 患者有肌肉酸痛等症状。

3、横纹肌溶解: 算是最严重的状况。除了有肌肉酸痛压痛等症状,患者还伴有肌酸激酶水平的严重升高。


如果确定肌肉发生的不良反应与服用他汀有关,那么就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用药方案了。可尝试将他汀剂量减半,或每周服用2~3次长效他汀,如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

而如果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想要避免副作用的话,也需要看 这几个指标 有没有达到, 才能考虑减半服用:

低密度脂蛋白降至1.0mmol/L以下时

服用他汀后,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了30%以上 ,且经检测肝转氨酶有升高尚未超过正常值3倍。

对于减半服用他汀的患者,要 注意在6周内检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如升高超过了控制目标要求,还需要恢复原有的剂量。



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节奏的改变,高脂血患者逐年递增,他汀药物的问世,无疑给这类人群带来了福音。他汀类药物除了调节血脂外,还能稳定斑块,减轻斑块炎症,改善内皮功能,减少血小板性血栓沉积等。

但,他汀药物家族成员众多,他们有哪些各自的优势呢?


不同的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疗效不一样。根据我国人群的需求,国人的平均胆固醇水平较低,大多数患者使用中等强度甚至低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即可使LDL-C达标。过强的药物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率,而根据降脂强度,他汀药物的排序如下:

降脂强度: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尽管他汀药物的降脂效果显著,但降脂的过程并不可“急于求成”,过大的剂量或强度,反而对身体有害无益。



好药的存在,自然有人眼红它的市场“份额”,而对其进行谣言攻击。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进刚医师 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对这些谣言,进行了一一抨击。

谣言一:高胆固醇食物不致死,吃他汀只不过是药厂推销药物的一个噱头

饮食并不是造成胆固醇升高的唯一因素,在我们人体循环的胆固醇,有85%是由肝脏合成的。当然,高胆固醇食物吃多了,也会增加血脂异常的风险。因此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