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痤疮的中药方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0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面板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那么要如何根治呢?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医处方***一***

  【辨证】脾胃溼热,肺经外感风邪,外邪入里化热,溼热上蒸面部所致。

  【治法】祛风,清热,利溼。

  【方名】痤愈汤。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皁刺10克,生首乌20克,苦参20克,土茯苓2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

  中医处方***二***

  【辨证】内火闭结,气逆于上,风邪外搏,溼邪恣害所致。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利溼。

  【方名】美容煎。

  【组成】生枇杷叶***去毛***12克,霜桑叶12克,麦门冬12克,天门冬12克,黄芩12克,杭菊花12克,细生地12克,白茅根12克,白藓皮12克,地肤子9克,大力子9克,白芷9克,桔梗9克,茵陈9克,丹皮9克,苍耳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5剂为1疗程。

  【出处】刘结安方。

  中医处方***三***

  【辨证】脾胃积热,熏蒸于肺,痰瘀聚。

  【治法】凉血清热,消痰软坚。

  【方名】加味化瘀消坚汤。

  【组成】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术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中医处方***四***

  【辨证】肺热郁滞。

  【治法】清肺热,行郁滞。

  【方名】黄芩清肺饮。

  【组成】黄芩9克,当归6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9克,生地9克,葛根9克,花粉9克,薄荷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中医处方***五***

  【辨证】风寒外束,阳气内郁。

  【治法】滋阴清热化瘀,痤疮偏方。

  【方名】滋阴清热化瘀汤。

  【组成】元参15克,天冬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虎杖20克,生石膏20克,生山楂20克,桑白皮10克,白芷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元文方。

  中医处方***六***

  【辨证】肺胃溼热,外感毒邪。

  【治法】清理溼热,解毒散结。

  【方名】白草枇杷饮。

  【组成】白花蛇舌草50克,生枇杷叶9克,当归9克,生栀仁9克,白芷6克,桑白皮12克,黄柏9克,黄连3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元文方。

  痤疮病因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痤疮临床表现

  皮损好发于面部及上胸背部。痤疮的非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闭合性粉刺***又称白头***的典型皮损是约1毫米大小的肤色丘疹,无明显毛囊开口。开放性粉刺***又称黑头***表现为圆顶状丘疹伴显著扩张的毛囊开口。粉刺进一步发展会演变成各种炎症性皮损,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炎性丘疹呈红色,直径1~5毫米不等;脓疱大小一致,其中充满了白色脓液;结节直径大于5毫米,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囊肿的位置更深,充满了脓液和血液的混合物。这些皮损还可融合形成大的炎性斑块和窦道等。炎症性皮损消退后常常遗留色素沉着、永续性红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临床上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痤疮分为3度、4级:1级***轻度***:仅有粉刺;2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一些炎性丘疹;3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较多的炎性丘疹或脓疱;4级***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