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凤翔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6

戴凤翔,这位在近代中国军事史上留下印记的人物,于19岁之际投身于军事,成为南京两江总督府的一名勤务兵,同时负责督府子弟的陪读工作。1902年,他凭借优异的表现考入江南将弁学堂,开始接触西方军事指挥理论的学习。190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新军第9镇马标,担任排长,这时的晚清政府正鼓励在职军官进一步深造,他借此机会进入江南骑兵学校进修。



在湖南同乡两江总督魏光焘的推荐下,戴凤翔于同年进入骑兵学校,毕业后返回9镇马标任队官,即连长。在此期间,他深受标统带赵声(黄花岗起义总指挥)的影响,加入了同盟会,并在新军中积极传播革命思想,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908年,他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科,这里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重要基地,他与李济深、齐燮元等名将同窗。



戴凤翔的学术之路涉及中国近代三所知名军校,他的军事理论素养深厚,人脉广泛。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他迅速回到湖南老家,联络新军中的同志,共同策划起义。1911年10月22日,他领导长沙起义,成功光复长沙后,他积极参与湖南军政府的军事行动,亲自督战前线。战后,他得到了黄兴的举荐,担任湖南军务部长和湖南陆军小学校长,被授予陆军少将衔。



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戴凤翔受到李济深的邀请,参与黄埔军校的建设,后从军界退隐,赴日本考察军事教育,致力于军事学术研究,积极为抵御日本侵略献计献策。在日军侵华期间,他坚决拒绝担任伪职,并在长沙沦陷后返回陆军大学授课,鼓励学生以死抵抗。抗战胜利后,他担任“辛亥革命湖南同志会”会长,著作丰富,包括《兵要地理》、《骑兵要术》和《九一八以来之中日关系》等,留下了宝贵的军事遗产。



扩展资料

戴凤翔(1881—1962)字钟奇,号光晔,汉族,湖南长沙县东乡(今北山镇)人,国民党早期高级将领、军事教育家。他少怀大志,能文善武,目睹清廷之愚昧腐败,立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