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描写男孩的词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6

1.描写少年的诗词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一生须惜少年时,哪能白首下书帷。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贾生少年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鸢肩公子二十余,齿编贝,唇激朱。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金鱼公子夹衫长,密装腰٢割玉方。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公子欢筵犹未足,斜阳不用相催促。

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

2.描写小孩的古诗

01、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02、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03、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04、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05…………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形容一个很阳光的男孩的古诗都有哪些

1.《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代: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 *** ,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5.《京都元夕》

金朝: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4.关于"生男孩"的古诗句有哪些

1、天赐石麟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古人以男婴为麒麟儿。——语本《南史.卷六二.徐陵传》:「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2、玉笋呈祥 用于祝福人得子的贺辞。——《新唐书.卷一七四.李宗闵传》:「俄复为中书舍人,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唐冲、薛庠、袁都等,世谓之『玉笋』。」故后世以「玉笋」形容杰出人士并出。

3、玉燕投怀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相传唐代张说之母,梦玉燕入怀后成孕,产下张说,后张说为一代名相。——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梦玉鷰投怀》。

4、瓜瓞绵绵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语本《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比喻子孙繁盛、传世久远。

5、石麟呈彩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石麟,即石麒麟,相传南投陈徐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后用以称赞他人的儿子颖慧出众。——见《南史.卷六二.徐陵传》。

6、石麟降世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石麟,即石麒麟,相传南投陈徐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后用以称赞他人的儿子颖慧出众。见《南史.卷六二.徐陵传》。

7、弄璋志喜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璋,玉器。弄璋,语本《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8、芝兰新茁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芝兰」,语出《晋书.卷七九.谢安列传》。

9、荀龙薛凤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荀龙」,用的是东汉时荀淑有子八人,皆享才名,人称「八龙」,详《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

10、喜得宁馨 用于祝贺人得子的贺辞。——「宁馨」,宁馨儿的简称,为六朝俗语。后以「宁馨」称赞他人孩子俊秀美好。

5.描写孩子活泼可爱的诗句

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儿童的诗句:“童子佩觿”(《卫风·芄兰》).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可说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之一.此诗极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大女“蕙芳”与小女“纨素”逗人喜爱的娇态,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无论是涉及儿童的诗句,还是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富有诗意,颇具童趣.涉及儿童的诗句,出色的有:

宋·叶绍翁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以儿童挑灯篱边捉蟋蟀的无忧无虑反衬诗人客居在外的愁思;

宋·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用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渲染村居生活的意趣和山村迷人的暮景;

清·高鼎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拿放纸鸢上蓝天的活泼儿童来衬托春光的明媚.这些涉及儿童的诗句,在全诗中主要起衬托作用,诗中的儿童尚不能算是主角.

南宋·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描写儿童的行动更为具体,反映儿童的心理也更为传神,儿童在诗中已成为主角.这里,诗人借儿童扑蝶、蝶戏儿童的描写,使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可谓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唐·施肩吾的《 *** 词》:“ *** 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寥寥数语,便使一个弄巧成拙、天真烂漫的 *** 形象活现于读者的面前.明·毛铉的《 *** 词》:“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写 *** 学小姑成婚时拜堂,既知“着新衣”,又知“羞见人”,并懂得以“双手结裙带”来掩饰自己的羞态,就使一个情窦初开而稚气未脱的 *** 形象栩栩如生.这两首诗都是以儿童的稚态见其童心.唐·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前两句,着重写牧童的神态,突出一个“傲”字;后两句,突出一个“智”字,也即其“傲”的资本:既能驱牛耕田,又会吹笛.显然,此诗是以儿童的傲态见其智心.

唐·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农村男孩学钓鱼,突出“专心”二字,他怕“鱼惊”,专注于钓,其“侧坐”、以草隐身的形态显得天真、机灵,而“路人借问”、他“遥招手”而不应答的细节则使此儿童应急的情态更为逼真如画,个性也更为鲜明.这首诗可谓以儿童的智态见其专心.

6.男孩在古诗中用什么词语代替

1 0-1岁 孩提、襁褓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

2 2-3岁 孩提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3 7岁(女) 髫(tiaoˊ)年 幼童时期。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4 8岁 童龀[chèn]、总角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5 9岁 九龄 教数之年指儿童9岁。

语出《礼记》。 6 10岁 黄口 10岁以下的少儿通称,即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代称也。

幼学之年、外傅之年,十岁称幼年可以出外就学。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 12岁(女) 金钗之年 女孩子到了12岁就可以头带金钗 8 13岁(女) 豆蔻年华 多年生草本植物,产岭南,其花很美,尚未大开的花形如怀孕之身,南方人称为含胎花。诗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来人们常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也用于比喻处女。

9 13-15岁(男) 舞勺之年 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称。

10 14岁(女) “二七”之年 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11 15岁(女) 及笄或笄年 “笄”[jī],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

古时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龄,故称。 12 15(男) 束发、成童、志学 男子15岁左右称“束发”或“成童”,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古代男孩将头发由两髻(总角)束成一髻叫做“束发”,束发表示已到少年期,故又叫“成童”。

13 15-20(男) 舞象之年 “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

《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

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 14 16岁(女)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女子16岁称为“破瓜”、“及瓜”。

“瓜”字可以分剖成两个“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开,二八一十六,故称。女子十六岁还可称“碧玉年”。

如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15 18岁(女) “二九” 女子18岁可称“二九”。

《初刻拍案惊奇》:“韩子文……年过二九,尚未有亲。”本来男女皆可用,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6 20岁(男) 弱冠、七尺、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 男子20岁称“弱冠”。典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孔颖达进一步注解说:“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岁算作成人,要举行加冠礼,故称。

17 20岁(女) 桃李年华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18 24岁(女) 花信年华 花信,开花时期。

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出处: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19 至婚嫁年龄(女) 摽梅之年 比喻女子适婚年龄。

而多误写为“标梅之年”。[摽梅]谓梅子成熟后落下来。

后因用“摽梅”比喻女子已到结婚的年龄。摽梅中的“摽”读作“biào”,摽梅”指“落梅”摽梅之年古意中是指适合出嫁之年。

20 30岁(男) 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 30岁称“而立”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21 30(女) 半老徐娘 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22 40岁(男)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

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

孔颖达疏:“强有二义:一则四十不惑,是智虑强;二则气力强也。” 23 50岁 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及艾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 半百即50,人人皆知,但多指岁数,如年已半百,年近半百等。

50岁又称“知非”之年。《淮南子原道》:“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50岁又称“知命”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知命指认识天命,按现在的说法,应为认识自然的法则。 24 51岁 “开六” 古人称老年人年龄进入一个新阶段谓之“年开”。

十年为一秩,开六即第六秩的开始。况周颐所著《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近人称寿五十一岁曰开六,六十一岁曰开七。”

25 6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古时用干支纪年为六甲子。因为它以天干与地支依次循环搭配,六十周而复始,所以也称“花甲子”、或“花甲”。

后来也用“花甲”或“花甲子”代称60岁。 耳顺: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