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琼·利特尔菲尔德·库克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4
其实这是一本教材书,差不多是入门课程类,因为对于从来没有了解过心理学的我,读起来没有特别困难。

也因为是教材,作者使用的语言比较严谨,阐述比较客观,观点不偏不倚,几乎不带任何个人 情感 色彩。

也因为这样,这本书读起来还挺沉闷的,豆瓣评分虽然很高,但是标记读过的人却寥寥无几。

然而,当你怀着学习的心态,而且它还能带你入门儿童心理学,就需要自己去酝酿喜欢它的心情了。

我说说读完这本书引起的部分感想。

书里说,天性是指影响儿童发展的生物因素,教养则是指影响孩子发展的生活环境。

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是教养至上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说只要给他一打 健康 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是什么人),他为之定做培养环境,他便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他所预定的那样。

约翰的设想终究没能通过实验去验证,但是现实中我们倒是可以看到很多案例,比如同一对夫妇用同样的方式养育的亲生和收养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截然不同的人。

这是同样的教养。

另一种典型,一对基因极其接近的同卵双胞胎,分别在不同的家庭长大,长大后也变成不同类型的人。

所以,偏执于一个方面是不科学的,天性和教养,是儿童成长的两个重要因素,相互作用去塑造一个人。

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对我们意义何在?

书中说,虽然每个人的身体里有许多基因,但并不是所有基因都会显示作用,它需要激活。

而环境就是激活的最大因素。

也许某个孩子与生俱来“坏人”的基因,但是ta在非常好的教养氛围里,“坏人”的基因一直没有激活。

这是人为的结果,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力量。

《哪吒之魔童降生》讲了类似的故事。

有些孩子也许身体有“好人”的基因,但是因为在极其糟糕的教养环境里,很多好的基因就得不到激活。

而也有一些人,基因极其强大,不管教养环境如何地向相反的方向影响ta,ta还是能发挥基因的强大作用。

比如有些人年幼便经历了家破人亡,无依无靠,却还能坚持自立自强,长大成为一个 健康 幸福的人。

也有一些被收养的孩子,父母呵护备至,却最终没能成为跟父母一样善良和友爱之人。

天性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们有无可奈何的一面,所以当看到孩子终究没能成为学霸,心里也不要懊恼,因为自己也没成为过。

但是我们也不能认命,只要我们努力地科学教养,能从最大程度地扭转许多不好的预测。

全书分了五部分,其中后四部分是关于儿童不同时期的发展,每一个时期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如此,也清晰地让人看到,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一个既定路线的,每个阶段都有类似符号似的特征。

而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条单行线,错过了无法回头。

就说儿童的语言发展,12岁前学习第二语言能在发音方面达到母语水平,12岁之后即便能使用这门外语,但会在发音方面有缺陷。

也说12岁之前,儿童大脑的语言区域还具有可塑性,所以一个人要是在12岁前伤了大脑的语言区域,ta终究还能恢复语言能力,但是在12岁之后受伤,却永远不能恢复。

在中童期,儿童大脑会进行一次“改革”,会把不常用的突触修剪掉,有针对性地处理能力增强。

所以这个阶段是学习知识和学会许多生存技能的大好时机。

除了中童期,儿童在进入青春期时还有一次突触修剪整理,也算是人生第二次机会,如果再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了解了这许多,为人父母就要抓住每一个重要时刻,有针对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那些生而不养或者始乱终弃的父母也该为之羞愧,因为错过了对孩子的培养而误了ta整整一生。

在《何以为家》热播的时候,在关于对原生家庭这个话题上,也一度有人提出了“为人父母,为何不需要考取资格证”的质疑。

书中的个人板块以这个话题展示一篇文章。

为什么许多人会想到“父母资格证”这个东西?

因为教养是那么重要,而儿童发展又不可逆,父母作为塑造他们的人实在太重要了,几乎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因素。

而现实中太多因为原生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失职,或者耽误了儿童的正常发展,或者塑造了具有扭曲人格的人,对其造成无可逆转的伤害,而对 社会 也有可能带来极大的危害。

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提到的许多犯罪案例,有些是因为父母的不关爱和遗弃,有些则是在管教上不尽心或方法有误。

从理论上说,成人需要考证通过才能获取成为父母资格似乎是一种很理想的措施,很大程度地保证了教养的质量。

但是,设想终归是设想,就像安乐死,理论上是通的,但涉及太多复杂的 社会 问题,很难获准推行。

然而书中提到的某些部分却很有参考意义,就是对父母的教育。

不管在即将成为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人,应该都要上相关的课程,如果考核不合格应该反省和改进。

也许当 社会 发展到某个阶段,这个设想的部分内容真的可以付诸实现,拭目以待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