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慧眼识珠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1. 关于慧眼识人的诗句
关于慧眼识人的诗句 1.劝人用慧眼看人的诗句
思君若汶水 ——李杜在汶河流域的交情 郭宗忠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这是唐天宝四年(公元745),李白、杜甫同游齐鲁,在兖州分手后,李白在沙丘(即今新泰西南天宝镇古城)写的《沙丘城下寄杜甫》一首诗。往昔两位诗人“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的情景,怎么不让诗人李白忆起。

诗人高卧沙丘之上,远望城内与杜甫一起览胜的大觉寺古树,从城南悠悠西去的汶河水,激起了诗人对杜甫的深切思念。 大约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李白从湖北安陆移家到东鲁兖州任城(即今济宁),与汶河流域的韩淮、裴征、孔巢父、陶沔、张叔明隐居徂徕山,号称“竹溪六逸”。

至今徂徕山礤石峪的石头上还刻有李白书写的“竹溪”二字,还有李白李白作于天宝元年夏季的《游泰山》六首诗,写出了“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的奇丽景色,还写出了登临绝顶时“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那种超凡脱俗的游仙之语。李白与杜甫都热爱大自然,长期的漫游生活,使他们写下许多与优秀文化古迹、名胜有关的诗作。

杜甫在漫游齐鲁大地时写过《望岳》诗,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登泰山的朝气和李白登泰山的洒脱自然成高格。天宝四年(745),李、杜又同游齐鲁。

泛舟东鲁门,遍游古迹,在李白寄居的沙丘城对饮。李、杜进一步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友情。

天宝四年秋,他们二人分手了,李白置酒饯行,赋诗赠别,写下著名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一诗: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是啊!“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杜一别之后,就像飞蓬一样,两位伟大的诗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杜甫更是一往情深:“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开庾府,俊逸鲍参军……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连梦中都牵挂、想念着李白,“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可见杜甫对李白诗歌的赞美和对诗人的情真意切,而何时才能再次相遇,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遍游池台,这是多么令人难忘,又令人向往的事啊! 两位伟大诗人的友谊成为诗坛佳话。李杜各以慧眼识才、识知己,结成了挚友,他们深厚的友情像汶河水一样浩荡不息。
2.慧眼识人的名言名句
1、远使之而观其忠。

让人去远方任职,以观察他们是否忠诚。2、近使之而观其敬。

让人就近办事,以观察他们是否恭敬。3、烦使之而观其能。

让人处理复杂的事务,以观察他们是否有能力。4、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对人突然提问,以观察他们是否有心智。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给人紧迫的任务,以观察他们是否守信用。6、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将财物托付于人,以观察他们是否清廉。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告诉危机的情况,以观察他们是否守节。8、醉之以酒而观其侧。

让人喝醉,以观察他们醉酒时的仪态。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使男女杂处,以观察他们对待女色的态度。1、聪能听序,谓之名物之材。

善于听人之见解而能有条不紊,可以叫做正名察物之材。2、思能造端,谓之构架之材。

善于思考道理而能知端绪先后,可以叫做构建框架之材。3、明能见机,谓之达识之材。

善于明察事理而能预见到玄机,可以叫做通达有识之材。4、辞能辩意,谓之赡给之材。

善于运辞措意而能明人我之意,可以叫做擅辩畅论之材。5、捷能摄失,谓之权捷之材。

善于迅捷行事而能控制其失误,可以叫做权变敏捷之材。6、守能待攻,谓之持论之材。

善于坚守自我而能任他人来攻,可以叫做持守善论之材。7、攻能夺守,谓之推彻之材。

善于攻克对方而能夺人之所守,可以叫做善攻善克之材。8、夺能易予,谓之贸说之材。

善于夺人之所守而能为我所有。可以叫做交易游说之材。
3.关于笑看人生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笑看人生的诗句有:

一、定风波

年代:宋 作者: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岁夜咏怀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三、次韵赠清凉长老

年代:宋 作者:苏轼

过淮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

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

安心有道年颜好,遇物无情句法新。

送我长芦舟一叶,笑看雪浪满衣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