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有时 4月4日 有时 4月5日呢

搞不懂啊

第1个回答  2008-04-07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这时春光明媚、杨柳垂丝、绿草如茵,城乡内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国民间素有“四五清明”之说,即清明节是在4月5日。天文学家表示,其实,每年清明节的日期是在4月4日-4月6日这三天之间变化的,并不固定在4月5日。这是为什么呢?
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严家荣表示,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作为节日是在唐朝才形成的,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在汉代就有了明确的记载。
“清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此外,它还被称为“踏青节”。
据严家荣介绍,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或“太阳年”,太阳在星空背景下的运行路线称为“黄道”。自清代开始,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定为一个节气或中气,二十四节气因而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此种节气制订法称为“定气法”。
严家荣表示,由于一年的长度是用太阳的运行定出,二十四节气也是用太阳的位置定出,基本上,每一节气在每年中的日期变动不大。然而,一个回归年实际长度为365.2422天,历法上的一年长度则为365天,因此每年会多出0.2422天(相当于5.8小时),节气的特定时刻也会每年“顺延”0.2422天;如此一来,累积4年后为0.9688天,几近一天,为修正之,故公历历法中有“闰年”制度,每四年会多出2月29日一天。若顺延的结果,使得某节气的时刻越过午夜至隔日,或因闰年之故而提前到前一日,都会使节气的日期改变,但日期差异只会在3天内。
天文专家介绍,近几十年来,“清明”的日期一直是在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的。统计结果显示,公元1901年至1943年清明日期为4月5日或6日;1944年至1975年均为4月5日;1976年至2000年中,当2月有29日的闰年清明就在4月4日,其他年份则在5日;而从2008年开始后的20年中,凡逢闰年以及下一年的清明均为4月4日。例如,2008年和2009年、2012年和2013年、2020年和2021年、2024年和2025年等年份清明的日期都是在4月4日。
清明节2008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假日1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4-05
中国农历是阴阳结合历,一月按月亮的一个朔望算,节气则按太阳的位置算,古代人把地球围绕太阳扫过15度弧设立一个节气,24个节气刚好360度,就是一圈,并把太阳在最高的那一天规定为夏至,最低的那一天规定为东至,昼夜相等的那一天分别为春分和秋分,雨水所在的那个朔望的上朔(初一)定为春节。由于地球围绕太阳一圈是365天左右,所以一个节气间隔大概15~16天,每个农历月应该有两个节气,如果哪个月有节没有气,就在后面再闰一个月。因为节气与太阳有关系,所以节气与阳历基本吻合,但经常会差一两天,如清明,有时是4月5号,有时是4月4号。农历与罗马历大概19年重复重合一次。如果你注意观察日历,你会发现节气是精确到某天的某时某刻的,所以,中国农历要比罗马历先进,且没有误差。中国古代人用浑天仪,日晷罗盘判断节气在哪天,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可见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第3个回答  2008-04-07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这时春光明媚、杨柳垂丝、绿草如茵,城乡内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国民间素有“四五清明”之说,即清明节是在4月5日。天文学家表示,其实,每年清明节的日期是在4月4日-4月6日这三天之间变化的,并不固定在4月5日。这是为什么呢?
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严家荣表示,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作为节日是在唐朝才形成的,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在汉代就有了明确的记载。
“清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此外,它还被称为“踏青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4-07
因为节气是按阴历计算的,每个月有大进和小进之分,一个月30天或者29天。
第5个回答  2008-04-07
算农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