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举办奥运会会赚钱?

4月24日,2020年东京奥运会组委会首席执行官武藤敏郎做出承诺,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推迟至明年的费用将会透明化。

第1个回答  2020-05-06
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最佳答案
举办奥运会办场地这些虽然花了很多钱~但是中国这次不一定赔钱。有以下几个收入项目
1.奥运会门票
2.全国世界品牌赞助
3.奥运比赛直播转播费
而且奥运会的举办还位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好的机会
2018-09-12
0
其他回答 4条回答
匿名用户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在近日举行的国际媒体研讨会上向外界透露,经过调整,北京奥组委确定奥运会预算如下:收入总规模为195.4亿元人民币(折合23.63亿美元),支出总规模为194.1亿元人民币(折合23.47亿美元),盈余为1.3亿元人民币(折合0.16亿美元)。也就是说,到2008年8月24日,第29届奥运会曲终人散,北京坐下来盘点收支时,会发现自己挣了1.3亿元人民币。

但是,也有业内专家认为,1.3亿元只是一个初步的预期,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拥有13亿之多民众对奥运会的热情比以往任何一个奥运会举办国家都高,2008年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将会比预期好,因此赢利会更大。那么,北京奥运到底能挣多少钱呢?

最近,关于雅典奥运会的亏损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舆论都认为雅典奥运会耗资百亿美元,形成巨大亏空。但是有业内专家分析说,百亿美元里很大一部分属于雅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的开支,而真正直接用于奥运会组织工作的费用并不多。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改善是长久的举措,也是造福于百姓的好事,不能简单地认为这部分费用也是奥运会的开支。实际上雅典奥运会已完成结算,共支出24亿美元。”专家说。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说,奥运经济是一个大概念,涵盖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可打的“牌”挺多。首先是“运动会经济”,就是直接和举办奥运会相关的投资和消费。第二是举办城市经济牌。第三张是举办国家牌。举办奥运会将从整体上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第四张牌是中华牌和世界牌。包括文化热、经济热、旅游热、餐饮热等。

奥运会能不能挣钱,如果主要是指组委会的收支,那只是运动会经济中的一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2800亿元的奥运经济大蛋糕,大部分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而组委会的经费主要用于奥运会的组织运营。北京奥运会能不能挣钱,对组委会来说,重点是要做好奥组委的市场开发工作。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财务,在申办时候就有一个预算,收入16.25亿美元,支出16.09亿美元,盈余0.16亿美元,也就是1600万美元。当时是这样的,我们现经过财务预算调整后,安保与公共卫生等会相应增加一些,但预计我们的市场开发收入将比原来的预测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我们依然能够确保‘略有盈余’。”蒋效愚认为。

奥运经济既是注意力经济,又是品牌经济。奥运会为一些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舞台。自2003年9月1日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启动以来,目前,中国银行等10家已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今年3月底正式启动的赞助商征集工作日前也已结出果实———UPS公司等6家企业已经成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近期还将有几家企业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

蒋效愚说:“鉴于企业赞助的积极性很高,北京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前景相当乐观。”外界传言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金额甚至大大超过了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TOP赞助商)的赞助金额,将会给北京奥运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除奥运会本身的市场开发收益外,北京奥运会预算收入中的约50%由国际奥委会拨给,1/10来自门票和纪念品收入,国际奥委会赞助商提供约2亿至3亿美元。

“北京奥组委赢利1600万美元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蒋效愚说,但这绝对不是说,北京办一个奥运会,就只能挣1600万美元。这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企业的收益、政府的收益、社会的更大范围的收益都没有统计在组委会的账上。

2008年奥运会将对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申办成功后的7年间,北京奥运会每年拉动北京经济增长1至2个百分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3至0.4个百分点。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说,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转型中的大国来说,更应该算经济长远发展的大账。体育和经济相通,不只意味着商业上的利益,奥运经济的得失也不仅仅是主办方在一届奥运会上的赚与赔。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能够在奥运会后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届真正完美的奥运会。

因此,北京奥运会究竟能挣多少钱,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北京奥组委的收支,还要看到整个奥运经济对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拉动以及人文环境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2018-09-1
第2个回答  2020-05-06
举办奥运会的收益:
首先,奥运会的召开会带来一笔直接的收入,包括电视转播收入、国内外赞助和门票收入等。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例,直接收入总额大概为33亿美元,其中电视转播收入大概7亿美元。这33亿直接收入是在国际奥委会和主办国间分成的。因此,即便国际奥委会一分钱不拿,伦敦奥委会的组织者们也必须向民众交代剩下的81亿美元的收支缺口从何而来?
奥运会的其他经济收益主要包括这么三大块:
第一,奥运前以及奥运期间的短期收益;
第二,长期的“奥运遗产”,包括基础设施的改善,增加的贸易和国外投资,以及奥运后的旅游收入;第三,民众自豪感提升所带来的无形收益。
奥运会的短期经济收益来源于奥运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带来的乘数效应)和奥运期间的旅游收入。许多城市在举办奥运会前都会雇经济研究机构“估算”奥运会对当地经济活动的影响,伦敦也不例外。比如,亚特兰大奥运会据说能给当地带来7万多个就业机会和50多亿美元的GDP,而伦敦奥运会据说能给当地增加20亿英镑的GDP和8千多个的就业机会。然而,经济学家们通过比较分析奥运前,奥运期间和奥运后的各项经济数据,绝大多数研究发现奥运会对经济活动影响甚微或几乎没有影响。
第3个回答  2020-05-06
因为奥运会期间,各个国家的运动员记者和工作人员还有游客他们的到来给当地旅游业,餐饮业,酒店都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有运动会的门票也是收入来源,而且国家投资兴建的场馆都是可以再利用的,这些场馆是留在本地的,可以持久的作为基础设施使用,所以这项成本可以说是长期的投资。再有就是举办期间各个国家的各个城市的人汇聚到一个地区,那么航空客运的需求就会爆发性的增长,需求提升,票价就会提高,从而带动了航空产业的提升,同理,餐饮业和住宿业也是这样,可以说是带动了整个第三产业的增长。
第4个回答  2020-05-06
可赚钱应该是长期性的,毕竟一个城市要举办奥运会,他要先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建设,但是对于长期的旅游业来说,这是一件好的事情。
实际上,奥运会常常被视为一项花费不菲的面子工程。一个城市要举办奥运会,不仅仅只是建设比赛场馆就可以满足,更要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基础建设、交通建设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要花大钱来支撑的。 在整个国际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奥运会相关的每项投入对每个国家而言都是不小的负担。更为麻烦的是在奥运会举办完毕后这些大型场馆的利用,这一直以来都是件难题。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京郊一些场馆已经荒废,这对举办城市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浪费。 

这就涉及到两个概念——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我们不能只看到在举办奥运会时发生的问题,而忽略在此之后的情况。奥运会的短期利益,即门票、转播权、赞助等收入;长期利益则是由投资奥运会建设,而在后期带来的旅游、交通、通信等多方面的效益。 被誉为商业利用最成功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投入5.46亿美元,直接效益为2.27亿美元,但间接效益高达32.9亿美元。更为典型的是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直接经济虽然亏本,但是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却由前一年的10.1%,直接飙升到26.1%,一些日本经济学家以此作为日本进入世界工业强国的里程碑。 
第5个回答  2020-05-06
因为举办奥运会的话,会让全世界人都看到你这个城市。所以的话会推动这个城市的旅游业和让这个城市的消费能力特别的提高,因为人来了肯定会有消费的话。所以他举办奥运会一定会挣钱的。奥运会相当于一个广告。将这个城市推向世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