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曾”到底读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8-18

题:

愚公移山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曾读什么?

答:

愚公移山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曾”应读音为“zēng”

“曾不”连用的结构中,“曾”应读音为“zēng”,释为“乃”,即“竟然”之意,可以译为“连……都”,用来加强否定语气。

依据如下:

“曾”

“曾”比较复杂,现在来看一段叙述。“曾不……”,此种结构在古文中频频出现,即使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它的踪影。例如:

(1)“曾不事农桑”,文下注为“却不从事农业生产”。(白居易《观刈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04年12月版)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文下注:“‘曾’,尚,还。”(《核舟记》,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04年12月版)

(3)“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若孀妻弱子”,文下解释:“曾(céng),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愚公移山》,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05年11月版)

(4)“曾不吝情去留”,文下解释:“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五柳先生传》,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02年12月版)

(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文下注释:“指天地万物的变化连一瞬眼的工夫都不会停止。曾,竟,简直。”(《赤壁赋》,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2007年6月版)

(6)“今吾且死,而候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文下注:“曾(zēng),竟然。”(《魏公子列传》,苏教版高中《语文》,2007年6月版)

(7)“曾不能疾走。”文下注:“曾不能,连……都不能。”(《触龙说赵太后》,人教版全日制高中《语文》第一册,2004年6月版)

(8)“‘曾’不知老之将至”,文下注音并注释为:“‘曾’,zēng;乃,竟。”(《兰亭集序》,人教版全日制高中《语文》第二册,2004年12月版)

“曾”到底念何音?如何注解?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P300),“曾”义项共九,其中(一)读zēng,其义项①乃,《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辞源》(商务印书馆,1980年8月版,P1467),“曾”共八义项,其中(一)读zēng:其义项④乃,《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战国策·赵四》:“老臣疾足,曾不能疾走。”《说文》:“曾,词之舒也。”段注:“曾字古训乃。”

《汉字古今义合解》(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P1057)“曾”共五义项,其中(一)读zēng,其义项①乃,《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孟子·公孙丑》:“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通过“苏教版”、“人教版”、《辞海》、《说文》、《辞源》以及《汉字古今义合解》,我们发现“曾不”连用的结构中,“曾”应读音为“zēng”,释为“乃”,即“竟然”之意,可以译为“连……都”,用来加强否定语气。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