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符号现满分6成考生认为判阅凭心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2
“北京的符号”已判阅3天 

    调查显示 七成多认为难写 仅两成多认为好文章得高分

    六成考生认为判阅作文“凭心情”

    专家:命题跨度比较大 考生觉得难很正常 建议大家充分相信阅卷老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截至今晨,高考作文“北京的符号”已正式判阅3天,还没有全部判完。

    一位多次参与高考语文阅卷的老师介绍,目前经他判阅的作文中已出现了2篇满分作文。这位老师告诉记者:“满分作文不会有比例限定,主要还是依据作文的质量。”

    据介绍,目前满分作文只能是“待定”,只有在最后的复查、核对等环节经过审核后才能最终确定。记者同时从高考语文阅卷老师处了解到,语文阅卷工作将在18日正式结束。整个高考阅卷工作预计在22日结束。

    高考作文调查已出结果,七成多考生认为今年高考作文难写或比较难写;近六成考生认为得分偶然性大与阅卷人心情有关;过半数考生主张改变目前高考作文考核的大现状,逐步取消、取消或加大作文分值。

    专家表示,今年作文命题跨度比较大,会令考生产生恐惧感和陌生感,同时建议考生和家长应该充分相信阅卷老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调查问题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难度如何?

    考生观点

    考核应变能力难有十足信心

    今年的高考生吴楠告诉记者,她乍一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时有点发蒙,“这和我们平时练习的路子好像不太一样,平时练习时写的是议论文、记叙文或材料作文,但看到这个题目时,一时不知道写什么文体好。”

    北京二中一位“作文尖兵”告诉记者,她在几次模拟考试中作文都接近满分,但“这个路子从来没玩过”,对于她与许多别的同学都是个全新的挑战。

    她认为这个“比较新颖”的作文题目主要考核考生的应变能力,“谁机灵谁就能拿高分”,因此肯定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谁都不可能有十足的信心。

    专家声音

    考生有陌生感跨度大觉得难

    教育专家、特级教师赵大鹏分析说,考生感觉高考作文题难或信心不足是很正常的现象。

    赵老师解释,因为“符号”这个概念有些抽象,考生理解起来需要费一些周折,所以觉得难。这也说明考生平时在审题训练上下的工夫还不够,“如果有足够的训练的话,陌生感和恐惧感就会少得多。”

    赵老师补充说,今年的北京作文题追求北京的地方特色,从出题的思路上来讲是正常的,而且能引导考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这对考生也有好处。但和去年、前年的高考作文题相比跨度比较大,所以考生会觉得难。

      调查问题

    关于今年高考作文得分,你怎么看?

    得分偶然性大与阅卷人心情有关的占59.43%

    认为好文章得高分的占24.48%

    16.09%认为应该很公平

    考生观点

    外延宽泛见解多评分不应有定式

    吴楠告诉记者,她觉得高考作文判阅主观性很强,“我认为如果你写出适合阅卷老师的那种风格来才能得高分,作文的判阅会受到老师的心情、天气以及自己写字好不好等多种偶然因素的影响。”

    北京五中的王彦(化名)告诉记者,作文是人写的,也是人判的,如果写文章人的思维与判文章人的思维差异较大,即使是好文章,也肯定得不到认可,“这个问题每年都存在,今年的题目外延这么宽泛,这个问题肯定更加突出。”

    他说,文无定式,评分标准也不应该有定式,目前的体制太呆板了。

    “阅卷人”声音

    两位老师双评有争议第三方复核

    曾经担任过高考语文阅卷人的赵大鹏老师表示,考生和家长有这样的担心,认为高考得分和阅卷老师的心情或天气等因素有关,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赵老师强调,北京的阅卷人员是经过严格审查的,近年参加高考阅卷的人员已不像上世纪80年代那么杂。现在的阅卷人员在选择上很严格,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且大多是一线的教师和区县教研员。

    赵老师说,现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制定也比较严格,一般是要由阅卷小组经过讨论确定出标准,定类定级,最后才会评分。

    评分时由两名阅卷老师进行双评,如果有争议的话,将转交第三位老师评阅,或由阅卷专家组讨论定夺。赵老师说:“根据近年来高考阅卷的情况来看,很少有误判的情况。”

    “有争议的作文一般是出类拔萃的,同时又写得很怪的作文,比如说往年曾经出现过用文言文写作文的情况,这类比较有争议的作文会由阅卷专家组进行最后讨论定夺。”赵老师补充说,“考生和家长应该充分相信阅卷老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调查问题

    关于高考作文,你认为该如何发展?

     专家声音

    逐步取消;取消、建立作文考级制;加大作文分值

    作文只能卷面考本市不会增分值

    赵大鹏老师认为,从目前的高考考试制度来看,作文只能是通过卷面考核这种公正、公平的方式来解决,即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标准考查考生的作文能力,答得好的学生得高分。

    赵老师认为,除非实行自主招生,才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才能采用别的考试形式,张扬出考生的个性。

    赵老师说:“今后的作文题分值有可能加大,现在福建、上海等自主命题的地方已经扩大了作文的分值。但北京地区目前好像还不会走这条路,因为分值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作文分值变化了,其他分值结构也得做相应的调整。”

    调查问题

    你认为今年高考作文怎样才能得高分?

    认为表现高尚的思想境界的占45.83%

    认为旁征博引的占31.35%

    认为剑走偏锋的占15.46%

    认为严格参照范文的占7.36%

    考生观点

    表现思想境界赚老师印象分

    吴楠认为,好的作文应该写出自己真挚的情感,“我觉得阅卷老师大多是通过作文来看人的,你写的作文有高尚的境界,他可能会觉得你这个孩子的精神境界也较高,这肯定会影响到作文分数。”

    高考生马强(化名)表示,奥运会即将来临,这个作文题目又出得这么含糊,考查的肯定是学生的思想境界,“明摆着就是让你写怎么爱首都、怎么爱家乡。”

    “阅卷人”声音
   
    “高调作文”很空深入文化得高分

    赵大鹏老师认为,仅唱高调的作文会很空,得不了高分。唱高调和立意高不一样,立意高才能得高分。

    赵老师说,从今年高考作文题“北京的符号”来看,考生只有深入挖掘文化的内涵,写出现实感和历史感的深刻意义,才能得高分。

    赵老师补充说:“北京的符号既有古代的、民族的,又有现代的。写作文时既要有创新,又要有历史,同时还要引申出发展的端口,将来还会出现新的符号,这样才能得高分。”

    心理专家指点

    社会风气影响考生信心不足

    华夏心理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兼培训讲师曹芬元认为,学生们认为高考作文表现出高尚的境界就能得高分,这可能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

    曹芬元表示:“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考生对自己还不是很有信心。”

      名家谈“符号”

    针对“北京的符号”,有发言权的不仅仅是考生与高考专家,身为“局外人”的社会名家自然也要说几句。

    继海岩、郑渊洁等4位名家做客“法晚作文讲堂”后,今天我们请来的是王蒙和曹文轩。

    王蒙

    作文的题目很时尚

    这个题目我觉得挺时尚,比起以往的高考作文来说有很大的新意,我觉得考官们还是很有想法的。

    现在不都流行什么符号、密码一类的东西吗?比如现在流行《达·芬奇密码》,我对流行的东西很感兴趣,我花两天时间就把这本书看完了。电影也有很多人喜欢看,据说票房不错。

    随着书和电影的流行,还流行起各种符号、密码以及解码热,我觉得这是一种很独特也很流行的文化现象,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合理的想像和构思。

    符号很抽象,但是如果从一个具体的事件或文化现象入手,会好写很多。总之,题目很时尚,可发挥空间也很大,考生完全可以写得活泼生动一点。

    曹文轩

    避免文章千篇一律

    这个题目不错,从作文题目本身来说,在构思的过程中,考生会思考什么符号最能代表北京的文化。这样的思考过程,就是对考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对身边事物变化的观察力的一个考验。

    说白了,这个考验实际上就是测试考生对北京文化的理解程度,从知识储备上对考生进行考察。考生如果没有细致的生活观察、平时的知识积累和思考,这篇作文肯定写不好。

    看到这个题目,我一时想不起来要写什么,正因为这样,我才觉得它是一个好题目。如果第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自己要写什么,那考题就太没有创意和发挥空间了,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也就失去了考题本身的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