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瓶的陶瓶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泥质灰陶,呈人首三节葫芦形瓶体。瓶首塑小头人面,两眼内凹,鼻梁隆起,双耳耸立,张口若语,脑后束短辫,长颈粗脖,溜肩,弧胸,鼓腹,体态肥硕。胸前开一椭圆形大口,口内中空,与瓶体贯通。瓶底作小圈足,略外撇并饰锯齿状缺口若干,整个器物造型奇特,生动古朴。此陶瓶很可能与当时祭丰收,求甘雨、降生灵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关,这在国内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尚属首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呈示在我们面前的,是数千年前远古先民使用的两件陶器:陶碗和陶瓶。碗用于盛食物或饮水,瓶则是汲水器。
碗,是东方民族最普通的饮食器皿。用不着以考古学上的专有名词加以描述,孩童都能在一堆古陶器中认出它。因为几千年来,碗的基本形状一直如此,只是在容量大小、底部圈足之有无或尺寸上略有变化而已。几种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碗都大同小异。碗的出现很早,在距今8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如陕、甘一带的老官台文化遗址)中已有手制的砂质红褐陶圈足碗,比较粗糙,松脆易碎。这里介绍的是新石器时代中期著名的仰韶文化陶碗。仰韶文化延续约2000年,分布广泛,内涵丰富,是中国新石器文化中的主干,为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当时人们的口粮主要是粟和黍。面前的这件陶碗尽管朴素、简洁,或许并不能代表仰韶文化的陶艺水平,但远古先民千百年来就是用它喝水、盛粟米饭,过着简朴而忙碌的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