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600字作文! 急!!!!!!

写25,26页的2幅画!

第1个回答  2011-09-18
1.

面对自然  
大自然是微妙的,是奇特的,是神奇的。在美妙的大自然里,可以感受到人生的启迪,引发出细细的思考,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联想……  
比如说,滴水穿石——小水滴它那坚持不懈的努力战胜了坚硬无比的石头,战胜了可以比他强大但骄傲自大的海洋,战胜了它自己,本身只是一颗颗小小的水滴但因为自己理想的坚持的不放弃而努力出来的成果是凡人难以超越的;还有,大自然可以教给我们有关于物理的知识哦,有报道说在一场大雨后的森林,引起了一场大火有关部门正在调查原因……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可能会引起一场火灾,因为小水珠可以当成凸透镜,这样可以聚光,所以会引起火;那与众不同的联想,在古代的人就想登上遥远的月球,去看那里的嫦娥和玉兔,这是人们美好的想象,以及人间那动人的传说,这嫦娥和玉兔在月球上,不就是人们的联想了吗?这也许是人们向上月球所以才编出来的,使大家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而奋斗……  
这大自然真是让人学习到很多的知识,那大自然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让我们从生活中,实际操作中去发现美,去发现我们的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大自然是我们的好友,是我们的良师,是一曲曲优美的歌曲,是一首首抒情的古诗,是一个个动人美丽的人间传说。我们都有过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经历。面对每日的朝晖夕阴,每一年的花开叶落,上万年的雄奇山峰和深沉大海……

2.
面对大海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当面对着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

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在历史的进程中闪着文学的光,并且这片光芒不是仅有亮度上的耀眼,更是有色彩上的绚目——因为海的多变。但当面对这片蓝色之时,我们又如何能够只专注于它的磅礴、它的孤傲、它的宁静呢?曹操的壮志,李白的才华,张九龄的妙句不是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的肯定和我们的继承?大海成为古典文学众多意象中的闪亮一点,它的价值又岂止是它的多变?古人为我们留下海一般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灿烂文化,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统的民族的子子孙孙,我们的目光不该仅留在海水表面。
海的能量不仅蕴藏于中国古典文学,它于全人类的艺术领域都有巨大贡献。当莫奈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对光的独特认识画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日出之海,当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澎湃海洋做着殊死搏斗,当贝多芬聆听内心汹涌的潮声谱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之曲……艺术家面对大海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海水还有宇宙万物,他们听到的不只是浪声还有心潮起伏。他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类世界,于是他们为人类留下的艺术珍宝又如何能用海水去度量?无论是印象画派还是《老人与海》抑或《命运交响曲》,这些诞生于海又比海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文化,值得全人类去传承发扬。

3.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实在是太狂妄自大了,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而他却要作自然的主人!他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有什么资格与自然对立!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 地宣称要用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肤浅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窃私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鹪鹩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完全错了,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只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人类是大自然的模仿者,但他模仿得很拙劣。他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坟墓呢?谁能断言我们不是在走着一条通向死亡的路呢?
常言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嘁嘁。智慧也是同样,小聪明是狂傲的,而大智慧却是谦逊的。人类的智慧决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也远不是最高的智慧,有什么资格傲慢呢?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就本质说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二百亿年的历史了,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也许,他们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大诗人蒲柏曾经有诗曰:
最近高天层上的人都在看
地上人的行动很离奇
有人发现了自然规律
居然做出这样的事体
他们在看我们的牛顿
好比我们在欣赏猢狲

.追问

是自己写的吗(⊙_⊙)?

第2个回答  2011-09-18
开学初,我学了《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

当我读到第一段时,仿佛感到我已身在云南的热带雨林里,看到了色彩绚丽的热带鸟类,各种热带植物;还看见了活化石——望天树,而且我还在测量着望天树的高度呢!

当我读到“让明亮的眼睛……”时,仿佛看到翠竹林立的竹林,那一根根竹子像一排排卫士站在那里;又仿佛看到松柏在雪地里傲霜斗雪,还有跟它一起做伴的梅花和菊花;我还看见了农民和果农们在沃野上、果园里辛勤的耕作,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浇湿了干燥的土地。

在读第四段时,我受到了青山和绿水的召唤,它们的魅力无穷,令人向往。不过,在前进的道路中,还必须不怕艰险,勇于攀登,更加不怕险恶的风浪,只有做到了,才能享受大自然无私地馈赠和给予,才能拥有勇气和胆量,在大自然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只有勇于探索,勇于发现,越过自然障碍。才能知道大自然是多么神奇、美好,是我们最好的绿色课本。也许有人说大自然很危险,可只有体验了。才能知道它的美好,走吧,让我们一起打开并去浏览这绿色的课本!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美化大自然!
第3个回答  2011-09-18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 内容中心: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少年儿童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
2、 特点:诗歌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形式上是相似的,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设计:诗歌教学时应把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贯穿于全过程。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时应围绕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感情。细读第二部分(第2—5节)抓重问题: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读了这“绿色的课本”,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获与快乐呢?
(1)细读第2节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
(2)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气来读? 教师范读,指名读,集体齐读。。
(3)细读第3节,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抓住“鸣禽”、“野花”等词体会活泼鲜艳和对少年朋友的热情友好)
(4)指导朗读: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5)细读第4、5节。理解诗句的意思。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联系生活实践体会“青山”、“绿水”、“天空”、“大地”的美好神奇。怎样才能饱览风光,尽享自然的给予?
(6)细读第三部分(第6节)总结局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的原因。
4、训练点:
(1) 字音:锦
(2) 字形:微
(3) 篇:背诵课文。为什么说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这一题教师要带领学生紧扣诗句从“绿色”和“课本”这两方面去说,“绿色”可结合诗中的美丽的景色来谈,“课本”可让学生从诗句中去体会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第二三问可以让学生将诗句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回答,最后总结是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
(4)拓展:选择一处景物或一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并 一个片段,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收集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歌,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组织一次郊游活动,带领学生读一读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
第4个回答  2011-09-18
你是不是上五年级啊 写作文别靠抄袭哈 这样不好的 我也是一位老师 但是我不怎么喜欢学生上网抄袭 你这个600字的作文还是自己想想好了 我自己的女儿都不准她上网抄答案的
第5个回答  2011-09-18
请别抄袭,靠自己的真本事,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才会喜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