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关于几种元素的试验,难度相当大学实验难度,谢谢!!

求一个关于几种元素的试验,难度相当大学实验难度,谢谢!!
悬赏分:15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6 天 20 小时
问题补充:就是任何在元素周期表的几种元素!!
例如:哪种元素最容易化学反应。。。
最好写出试验目的,做法。。。。
我在国外,不太会这类的专业术语
大家帮我想,我还hui+ fen de!!

我需要一些更麻烦的大学实验。。
应为这是参加一个竞赛,我是个国外留学中学生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8641867.html

第1个回答  2007-11-04
其实大学难度的题不一定难
而且不会也说的过去
如果有一些初中的低年级题目可以考虑考一考
人们总是忽略细节的而且不注重简单的
而且初中的都不会就说不过去了
更别提大学的了

这是从试验中为你挑选的几个符合中学要求的大学试验,试验过程很详细,你若需要什么和大学试验相关的资料,愿意奉上,希望适合你!谢谢
实验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分离和检出
Exp.17 The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Alkali and Alkaline-earth Metals Ions
一、实验目的
1.将Na+、K+、NH4+、Mg2+、Ca2+、Ba2+等离子进行分离和检出,并掌握他们的分离和检出条件。
2.熟悉碱金属、碱土金属微溶盐的有关性质。
二、实验物品
Na+、K+、NH4+、Mg2+、Ca2+、Ba2+ 等离子液及混合液
气室法检验NH4+用品
离心分离(离心试管、离心机)加热
温度计 玻棒 烧杯 坩埚或蒸发皿 试管 试管夹 点滴板 滴管
浓HNO3
6 mol•dm3 NaOH NH•H2O KOH
3 mol•dm3 饱和NH4Cl HAc NH4Ac
1 mol•dm3 (NH4)2CO3 (NH4)2SO4 (NH4)2HPO4 K2CrO4
0.5 mol•dm3 (NH4)2C2O4
0.1 mol•dm3 KSb(OH)6(六氢氧基锑(V)酸钾)
镁试剂I 奈斯勒试剂 Na3[Co(NO2)6](钴亚硝酸钠) 酚酞
三、实验内容
取Na+、K+、NH4+、Mg2+、Ca2+、Ba2+ 等离子的混合试液各5滴,加到离心管中,混合均匀后,按以下步骤进行分离和检出(见附表)。
1.NH4+离子的检出 取3滴上述混合试液加到一块大表面皿中心位置,滴加6mol•dm3 NaOH溶液至显强碱性。取一块小表面皿,在它的凹面上贴一块湿的pH试纸,将此表面皿盖在大表面皿中,试纸较快地变成蓝紫色,(如果需要,可以把表面皿放在水浴上加热)表示溶液中有NH4+离子。
2.Ca2+、Ba2+离子的沉淀 在试液中加6滴、3mol•dm3 NH4Cl溶液,并加入6mol•dm3 NH3•H2O使溶液呈碱性,再多加3滴NH3•H2O。在搅拌下加入10滴、1 mol•dm3 (NH4)2CO3溶液,在60oC的热水中加热几分钟。然后离心分离,把清液移到另一离心试管中,按5.中操作处理,沉淀3.用。
3.Ba2+离子的分离和检出 2.中的沉淀用10滴热水洗涤,弃去洗涤液,用3 mol•dm3 HAc溶解,溶解时要加热并不断搅拌,然后加入5滴、3 mol•dm3 NH4Ac溶液,加热后,滴加1 mol•dm3 K2CrO4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表示有Ba2+离子。离心分离,清液留作检验Ca2+离子。
4.Ca2+离子的检出 如果3.中所得到的清液呈桔黄色时,表明Ba2+离子已沉淀完全,否则还需要再加1 moldm3 K2CrO4溶液,使Ba2+离子沉淀完全。往此清液中加1滴、6 mol•dm3 NH3•H2O和几滴0.5 mol•dm3 (NH4)2C2O4溶液,加热后产生白色沉淀,表示有Ca2+离子。
5.残余Ba2+、Ca2+离子的除去 向2.的清液内加0.5mol•dm3 (NH4)2C2O4和1mol•dm3 (NH4)2SO4各1滴,加热几分钟,如果溶液浑浊,离心分离,弃去沉淀,把清液移到坩埚中。
6.Mg2+离子的检出 ① 取几滴5.中的清液加到试管中,再加1滴、6 mol•dm3 NH3•H2O和1滴、1 mol•dm3 (NH4)2HPO4 溶液,摩擦试管内壁,产生白色结晶形沉淀,表示有Mg2+离子。② 取1滴混合液或5.中的清液于点滴板上,加1~2滴镁试剂I,加6 mol•dm3 NaOH使呈碱性,生成蓝色沉淀或溶液变蓝,示Mg2+存在。
7.铵盐的除去 小心地将5.中坩埚内的清液蒸发至只剩下几滴,再加8~10滴、浓HNO3,然后蒸发至干。为了防止迸溅,在蒸发到最后一滴时,要移开煤气灯,借石棉网上的余热把它蒸发干,最后用大火灼烧至不再冒白烟,冷却后往坩埚加8滴蒸馏水。取1滴坩埚中的溶液加在点滴板穴中,再加2滴奈斯勒试剂,如果不产生红褐色沉淀,表明铵盐已被除尽,否则还需要加浓HNO3进行蒸发、灼烧,以除尽铵盐。除尽后溶液供8.和9.检出K+离子和Na+离子。
8.K+离子的检出 取2滴7.中的溶液加到试管中,再加2滴 Na3[Co(NO2)6]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表示有K+离子。
9.Na+离子的检出 取3滴7.中的溶液加到离心试管中,再加6 mol•dm3 KOH溶液至溶液显强碱性,加热后离心分离,弃去Mg(OH)2沉淀,往清液中加等体积的0.1mol•dm3 KSb(OH)6溶液,用玻璃棒摩擦管壁,放置后,产生白色结晶形沉淀,表示有Na+离子。如果没有产生沉淀,可放置较长的时间再进行观察。
实验2 卤 素
Exp.18 Halogen
一、实验目的
1.比较卤素的氧化性和卤离子的还原性。
2.掌握次氯酸及其盐的强氧化性特点,掌握氯酸盐强氧化性及其条件。
3.分离并检出水溶液中的Cl-、Br-、I-离子。
4.了解氯、溴、氯酸钾及氯化氢安全操作常识。
二、实验物品
碘 NaCl KBr KI KClO3 锌粉(固体)
溴水 CCl4 次氯酸钠 氯水
浓H2SO4 浓氨水 浓HCl
Cl-、Br-、I- 试液
6 mol•dm3 HNO3 NaOH
2 mol•dm3 H2SO4 HNO3 NH3•H2O
0.5 mol•dm3 NaCl Na2S2O3
0.1 mol•dm3 KI Na2S2O3 KBr FeCl3 AgNO3 MnSO4
0.05 mol•dm3 NaHSO3 KIO3
淀粉 淀粉碘化钾试纸 醋酸铅试纸 品红
试管 小量筒 滴管 玻棒
加热 离心分离
三、实验内容
1.溴和碘的溶解性
(1) 在试管中加0.5cm3 溴水,沿管壁加入0.5cm3CCl4,观察水层和CCl4层的颜色。振荡试管,静置后,观察水层和CCl4层的颜色有何变化,比较溴在水中和CCl4中的溶解性。
(2) 取一小粒碘晶体放在试管中,加入2cm3蒸馏水,振荡试管,观察液体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再加入几滴0.1mol•dm3 KI溶液,摇均,颜色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3) 取1cm3上述碘溶液,加入0.5cm3 CCl4,振荡试管,观察水层和CCl4层的颜色有何变化,比较碘在水中和CCl4中的溶解性。用滴管吸取上层的碘溶液,移到另一支试管中,往此试管中加几滴淀粉溶液,即成蓝色(如颜色太深,可用稀释后观察)。将此溶液留下,供下面实验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检验碘的存在。
2.卤素单质的氧化性
(1) 在水溶液化学范围内自行设计实验,比较氯与溴、氯与碘、溴与碘的氧化性。综合实验结果,指出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变化规律。
(2) 碘的氧化性 在1.(3)实验后留下的蓝色溶液中,逐滴滴入0.1 mol•dm3的Na2S2O3溶液,观察颜色变化,解释反应现象。

3.卤离子的还原性
(1) 往盛有少量黄豆大小NaCl固体的试管中,加1cm3浓H2SO4,微热之,观察反应产物的颜色和状态。用玻璃棒蘸一些浓氨水,移近试管口以检验气体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加以解释。
(2) 往盛有少量黄豆大小KBr固体的试管中,加1cm3浓H2SO4,观察反应产物的颜色和状态。把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移近管口,以检验气体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此反应与实验(1)有何不同,为什么?
(3) 往盛有少量黄豆大小KI固体的试管中,加1cm3浓H2SO4,观察反应产物的颜色和状态。把湿的醋酸铅试纸移近管口,以检验气体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此反应与实验(1)有何不同,为什么?
(4) 往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5cm3、0.1mol•dm3 KI溶液和0.5cm3、0.1mol•dm3 KBr溶液,然后各加入两滴0.1mol•dm3 FeCl3溶液和0.5cm3 CCl4。充分振荡,观察两试管中CCl4层的颜色有无变化,并加以解释。
综合以上四个实验,比较Cl-、Br-、I- 离子的还原性,得出它们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4.次氯酸盐和氯酸盐的性质
(1) 次氯酸钠的氧化性
a.与浓盐酸的作用,设法证明气体产物。
b.与碘化钾溶液的作用,注意产物及其颜色。
c.与硫酸锰(II)溶液的作用,注意产物。
d.与一品红溶液的作用。
根据以上实验,对于次氯酸钠的性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写出(a)、(b)、(c)反应方程式,并用标准电极电势解释之。
(2) 氯酸钾的氧化性
用氯酸钾晶体进行如下实验:
a.与浓盐酸作用
b.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与碘化钾溶液作用。
根据以上实验,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对氯酸钾的氧化性作出结论。
5.单质碘的歧化反应和碘酸钾的氧化性
(1) 在碘化钾的碱性溶液(pH > 12)中,逐滴滴入数滴次氯酸钠溶液,再加0.5cm3 CCl4,振荡,观察CCl4层中的颜色。若CCl4层中无碘的颜色,酸化该溶液,再观察CCl4层中的颜色。试解释,工业上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Br2和I2的?
(2) 在试管中放入0.5cm3、0.05mol•dm3 NaHSO3溶液,加一滴稀硫酸和一滴可溶性淀粉溶液,滴加0.05mol•dm3 KIO3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有深蓝色出现为止。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之。
6.卤化银的性质
在三支离心试管中,分别加入几滴0.5mol•dm3 NaCl溶液,然后滴加0.1mol•dm3 AgNO3溶液至三支离心试管中的AgCl沉淀完全为止,离心分离,弃去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再分别试验AgCl沉淀是否溶于2mol•dm3 的HNO3、2mol•dm3 的氨水和0.5mol•dm3 的Na2S2O3溶液中。写出反应方程式,再用KBr、KI代替NaCl溶液进行同样的实验,分别将实验结果填在相应的实验报告中。
7.Cl-、Br-、I-离子的分离和检出 水溶液中当Cl-、Br-、I-离子同时存在时,可按如下的步骤进行分离和检出。
(1) 在离心管加2cm3 Cl-、Br-、I- 离子混合试液,加2~3滴6 mol•dm3 硝酸酸化,再加0.1 mol•dm3 AgNO3溶液至沉淀完全,在水浴中加热两分钟,使卤化银聚沉,离心分离,弃去溶液,再用蒸馏水将沉淀洗涤两次。
(2) 往卤化银沉淀上加2cm3 、2 mol•dm3 氨水,搅拌一分钟;离心分离(沉淀下面实验用)将清液移到另一支试管中,用6 mol•dm3 硝酸酸化,如果有AgCl白色沉淀产生,表示有Cl- 离子存在。
(3) 往实验(2)的沉淀中加1cm3蒸馏水和少量锌粉,充分搅拌,使沉淀变为黑色,离心分离,弃去残渣(Ag),往清液(含Br-、I-离子)中加0.5cm3 CCl4,然后滴加氯水,每加一滴后,都要振荡试管,并观察CCl4层的颜色变化,如果CCl4层变为紫色,表示有I- 离子,继续滴加氯水,I2即被氧化为HIO3(无色)。这时,如果CCl4层为黄色或橙黄色,即表示有Br-离子存在于混合试液中。

附 注:
有机溶剂如苯、四氯化碳、氯仿(CHCl3)等,与水不相混。当它们与水混合时,明显分两层,苯比水轻,在上层;四氯化碳和氯仿比水重,在下层。卤素(非极性分子)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比水中大,因此当它们被萃取到有机溶剂中显示明显的颜色,特别是在非极性溶剂中显示出蒸汽的颜色,这样就使我们容易判断它们的存在。溴在非有机溶剂中显棕色或黄色,碘在非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或粉红色。
实验3 氮、磷、硫
Exp.19 Nitrogen、Phosphorus、Sulfur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试验亚硝酸、硝酸和硝酸盐的主要性质
2.试验磷酸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3.试验硫的不同氧化态化合物的性质
二、实验物品
气室法检验NH4+用品 冰水浴 试管 试管架 5cm3量筒
浓H2SO4 HNO3 NH3•H2O K2S2O8(固)
饱和NaNO2 碘水
6 mol•dm3 NaOH HNO3
3 mol•dm3 H2SO4
2 mol•dm3 NaOH HCl HNO3 HAc
1 mol•dm3 H2SO4
0.5 mol•dm3 FeSO4 NaNO3
0.1 mol•dm3 NH4Cl (NH4)2MoO4 Na3PO4 Na2HPO4 NaH2PO4 NaNO2
Na2S2O3 KI KMnO4 K4P2O7 AgNO3 CaCl2 H3PO4
0.002 mol•dm3 MnSO4
奈斯勒试剂(K2HgI4的KOH溶液) 镁铵试剂 1%蛋清水 pH试纸
三、实验内容
1.铵根离子的检验
(1) 取几滴铵盐溶液置于一表面皿中心,在另一块小表面皿中心粘附一小块湿润的pH试纸,然后在铵盐溶液中滴加6mol•dm3 NaOH 溶液至呈碱性,迅速将粘有pH试纸的表面皿盖在盛有试液的表面皿上作成“气室”。将此气室放在水浴上微热,观察pH试纸的变化。
(2) 取几滴铵盐(例如NH4Cl)溶液于小试管中,加入2滴、2 mol•dm3 NaOH溶液,然后再加2滴奈斯勒试剂(K2[HgI4]),观察红棕色沉淀的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NH4Cl+2K2[HgI4]+4KOH = [ ]I↓+KCl+7KI+3H2O
2.亚硝酸的生成和性质(亚硝酸及其盐有毒,注意勿进入口内!)
(1) 亚硝酸的生成和分解 把盛有约1cm3、饱和NaNO2溶液的试管置于冰水中冷却,然后加入约1cm3、3mol•dm3 H2SO4溶液,混合均匀,观察有浅蓝色亚硝酸溶液的生成。将试管自冰水中取出并放置一段时间,观察亚硝酸在室温下的迅速分解:
2HNO2 H2O+N2O3 H2O+NO+NO2
(2) 亚硝酸的氧化性 取0.5cm3、0.1mol•dm3 KI溶液于小试管中,加入几滴、1mol•dm3 H2SO4使它酸化,然后逐滴加入0.1mol•dm3 NaNO2溶液,观察I2的生成。此时NO2 还原为NO。写出反应方程式。
(3) 亚硝酸的还原性 取0.5cm3、0.1 mol•dm3 KMnO4 溶液于小试管中,加入几滴、1 mol•dm3 H2SO4使它酸化,然后加入0.1 mol•dm3 NaNO2溶液,观察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3.硝酸根离子棕色环试验
在小试管中注入10滴、0.5 mol•dm3 FeSO4溶液和0.5 mol•dm3 NaNO3溶液,摇匀。然后斜持试管,沿着管壁慢慢滴入1滴管浓硫酸,由于浓硫酸的比重较上述液体大,浓硫酸流入试管底部,形成两层。这时两层液体界面上有一棕色环。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NO3 +3Fe2+ + 4H+ === NO+3Fe3++2H2O
Fe2+ + NO === [Fe (NO)]2+ (棕色)
亚硝酰合铁(II)离子
4.正磷酸盐的性质
(1) 用pH试纸分别试验0.1mol•dm3 的Na3PO4、Na2HPO4和NaH2PO4溶液的酸碱性。然后分别取此三种溶液各10滴,倒入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滴AgNO3溶液,观察黄色磷酸银沉淀的生成。再分别用pH试纸检查它们的酸碱性,前后对比各有什么变化?试加以解释。
(2) 分别取0.1mol•dm3 Na3PO4、Na2HPO4和NaH2PO4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1mol•dm3 CaCl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加入氨水后,又各有什么变化?再分别加入2mol•dm3 盐酸后,再各有什么变化?
比较Ca3 (PO4)2、CaHPO4和Ca(H2PO4)2的溶解性,说明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5.偏磷酸根、磷酸根和焦磷酸根的性质和鉴定
(1) 在0.1mol•dm3 H3PO4溶液和0.1mol•dm3 K4P2O7溶液中,各加入0.1mol•dm3 AgNO3溶液,有何现象发生?离心分离,弃去溶液,往沉淀中注入2 mol•dm3HNO3,沉淀是否溶解。
(2) 在HPO3(可自制)、H3PO4和K4P2O7溶液中,各注入2 mol•dm3 醋酸和1%蛋清水溶液,有何现象发生?
(3) 磷酸根离子的鉴定
a.磷酸银沉淀法〔见上面4(1)〕
b.磷酸铵镁法
在二滴试液中滴入数滴镁铵试剂,则有白色沉淀生成。若试液为酸性,可用浓氨水调至碱性后再试验。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PO43+NH4++Mg2+ === MgNH4PO4↓
c.磷钼酸铵法:
在三滴试液中,滴入1滴6 mol•dm3 HNO3和8~10滴0.1 mol•dm3 (NH4)2MoO4溶液,即有黄色沉淀产生,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PO43+12MoO42+3NH4++24H+ === (NH4)3PO412MoO3•6H2O↓+6H2O
6.硫代硫酸盐的性质
(1) 往0.1 mol•dm3 Na2S2O3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写出反应方程式。
(2) 往0.1 mol•dm3 Na2S2O3溶液中滴加2 mol•dm3 盐酸加热,观察有什么变化?写出反应方程式。S2O32遇酸会发生分解,常用于检出S2O32 离子的存在。
(3) 在试管中加0.5cm3 、0.1 mol•dm3 AgNO3 溶液,再加几滴0.1 mol•dm3 Na2S2O3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
2Ag++S2O32 === Ag2S2O3↓
沉淀由白变黄、变棕、最后变黑:
Ag2S2O3+H2O === H2SO4+Ag2S↓
这是Na2S2O3的特征反应。
7.过二硫酸盐的氧化性
把5cm3、1mol•dm3 H2SO4、5cm3蒸馏水和四滴、0.002 mol•dm3 MnSO4溶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一滴、浓HNO3,把这一溶液分成两份;
往一份溶液中加一滴、0.1 mol•dm3 AgNO3溶液和少量K2S2O8固体,微热之,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另一份溶液中只加少量K2S2O8固体,微热之,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5S2O82+2Mn2++8H2O === 10SO42+2MnO4+16H+
比较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