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使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9

1. “使”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使在文言文中含义很多,不过都以动词为主。

使【 shǐ 】: 释义:①命令;派遣.《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②让;叫.《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③使唤;驱使;使用.《五人墓碑记》:“人皆得以隶使之.”④主;指使.《五人墓碑记》:“是进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被逮所由使也.”⑤出使.《屈原列传》:“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⑥出使的人;使者.《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⑦使命.《赤壁之战》:“时周瑜受使至番阳.”⑧假使;如果.《阿房宫赋》:“使六国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组词:使命、使用、即使。 使命【shǐ mìng】:指出使的人所领受的任务;应负的责任。

见《左传·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3396336昭公十六年》:“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罪及而弗知, 侨之耻也。” 造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神圣使命。

使用【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如:使用干部;合理使用资金。

《存孝打虎》等均有相关记载。 造句:在自然界,只有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

即使【jí shǐ】:表示假设的让步。在正句里常用“也”呼应,说出结论。

语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 丁掾 ,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 造句:“即使”常误写为“既使”,应注意。

2. 使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使 在文言文中有很多种解释既可作为名词、也可作为动词

〈动〉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故君使其臣。——《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

派遣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使转(打发去);使遣(差遣);使会(差遣,使唤)

致使;让;叫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清· 黄宗羲《原君》

运用;使用尚贤使能。——《荀子·王制》

又如:使费(使用钱财);使低嘴(说坏话);使不着(用不着);使民(使用民力);使风(利用风力);使指(使用手指);使官(利用职权);使弊幸(用心计);使贤任能(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使钱出土

使唤;役使;支使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又如:使伶(供使唤的人);使役(役使,驱使)

耍弄;玩弄 。

如:使棒;使酒(耍酒疯);使乖(耍小聪明);使坏(出坏主意;耍花招);使作(作弄;摆弄);使道儿(耍手段);使心用幸(用心机);使促狭(玩弄阴险手段);使法(玩弄手法);使乖弄巧(卖弄 *** ;耍手腕;耍花招);使刁(玩弄欺诈手法)

出使

唐雎使于秦。——《战国策·魏策》

又如:使人(奉命出使的人)

放纵,任性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汉书·灌夫传》。注:“因酒而使气也。”

又如:使脾气;使心别气(发脾气);使性(使性气,使性儿。发脾气,任性)

可以,行。

如:使的(可以)

主使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 魏之私人,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名〉

使者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战国策·齐策》

又如:专使;使曹(使者);使轺(使者所用的快车);使牙(节度使办公的衙门);使臣星(使者);使车(使者所乘之车);使传(经使者传达的皇帝诏书);使署(使馆);使客(使者);使官(使臣);使物(使者和货物)

使命

时周瑜受使至 番阳, 肃劝 权召 瑜还。——《资治通鉴》

佣人;奴仆

那厨役雇的是个乡下小使。——《儒林外史》

又如:使下(仆从);使长(奴仆对家主的称呼);使婢(侍婢;婢女);使唤的(奴仆,仆婢);使人(仆人);使数(随从,供使唤的人);使头(仆人的头儿)

官名。负责某种政务的官员 。

如:节度使;转运使

假如;如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清· 刘开《问说》

又如:使无先生相助,岂有我之今日?使能发愤图强,必定前途无量

3. “使”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使”在文言文中含义很多,不过以动词为主,详细解释和例子如下:

①命令;派遣。《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让;叫。《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③使唤;驱使;使用。《五人墓碑记》:“人皆得以隶使之。”

④主;指使。《五人墓碑记》:“是进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被逮所由使也。”

⑤出使。《屈原列传》:“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

⑥出使的人;使者。《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⑦使命。《赤壁之战》:“时周瑜受使至番阳。”

⑧假使;如果。《阿房宫赋》:“使六国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