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古道的古道现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荔枝古道保留最为完好的,要数平昌县马鞍乡到万源市鹰背乡的路段。至今还有拦马墙、饮马槽、关墙、衙门营盘等遗迹存在。长长的石梯和石板铺成的道路还没有受到公路的干扰,被岁月打磨得嶙峋而斑驳。漫步其间,倍感历史的厚重与沧凉。
马鞍乡与鹰背乡交界处的鸡公寨,荔枝古道从悬崖边经过,在崖边用大石条砌了长长的护栏,人称“拦马墙”,据说是当年为防止马匹受惊失蹄坠崖而修建的。此处的关墙也保存较好,左边拦马墙和右边石壁上深深的弯槽,据说是当年闩门杠用的,叫做门杠槽。
从鸡公寨过竹筒沟,到化米梁衙门营盘,路边还保留着几个完整的饮马槽。所谓饮马槽,是在古道的大石板上凿一个长方形的槽,装马料喂马的。其中一个饮马槽长60厘米,宽50厘米,深20厘米;距离方槽80厘米远的地方凿有一个圆孔,直径20厘米,深25厘米,是钉木桩拴马用的。
竹筒沟,只听这名字就让人心惊肉跳,两边是高高的山岭,早年古柏森森,沟底一条幽深的石板路伸向远方,象竹筒一样易进难出。过去,这里常有匪盗出入。当地老年人传说,很久以前,给朝廷进贡梨子的马队经过竹筒沟,遭到匪盗抢劫,皇帝派官兵前往剿灭,在此发生了一场恶战,尸横遍野,血染红了竹筒沟的石板路。人们在沟里砌了一座梨子庙(所谓梨子庙,最早是荔枝庙,后被讹作梨子庙),以求菩萨保佑梨子能平安出沟,破庙遗迹尚存,只是梨子菩萨几年前被人偷走了。听说,从前还有个戏子据此编了一部戏文。童谣道:“上了鸡公寨,梨子在不在;进了竹筒沟,梨子就要丢;过了化米梁,梨子才稳当。”
化米梁下面有个地方叫衙门坪,传说是专为管理护送荔枝工作而设置的衙门,围墙依稀可辨。后边有座古坟,至今人们还叫它官儿坟。据说一个衙门官员看中了这块形如“黄蛇赶鼠”的风水宝地,死后葬在那里的。衙门营盘对面垭口的土门,是荔枝道上的一道重要关卡,厚重高大的石门前几年修公路时才毁掉了。
荔枝古道经过鹰背乡街道,走苟家河,过夹石阳沟,下紫马坎,到龙王桥,当年这里人如流水马如龙,沿途有许多歇脚的旅店,人称幺店子。传送荔枝的从这里走过,挑草纸的从这里走过,背棉花的从这里走过,贩盐巴的从这里走过。据龙王桥年近九旬的苟良臣回忆:解放前,他家的三合院,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歇一二百人,有时候过往客商实在太多了,屋子里宿不下,客商们就把马拴在院子旁边的树林里,人在空地上烤火歇脚,老人还说沿途的幺店子都是如此。遥想当年,荔枝道好不繁华!
紫马坎,还有一段关于荔枝的动人故事。传说当年运送荔枝的马夫骑马来到山前,看见前面的燕尔河涨水了,白浪滔天,淹没了供人马通行的石墩子。人和马过不去了,荔枝无法按时传送到宫里,是要杀头的。马夫心想,进亦死,退亦死,不如在此石壁上撞死。马夫正要向石壁撞去,但见自己的高头大马由白变紫,顺从地俯下身子,瞧它那眼神分明是要自己骑上去。马夫跨上紫马背,紫马倏地站起,后脚在石壁上猛地一蹬,腾空飞过燕尔河和马板滩,在四五公里外的三官场才歇下脚,紫马又变成了白马。传说是玉皇大帝同情马夫的命运,派天马下凡救了马夫一命。石壁上永远地留下了两个深深的马蹄印。劳动人民为了感谢玉皇的仁慈,在夹石阳沟建了一座玉皇观,至今还保存着。
荔枝道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情爱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要便捷,二要坚固。苟家河的石桥是很有特色的,人称“四保险桥”。桥墩由石条砌成,石条与石条之间凿有深槽,内插石片,桥墩不会动摇,这是一保险;桥墩上面有楔头,桥板嵌入里面,桥板不会被水冲走,这是二保险;桥板下面架有粗大的横木,桥更能承受重压,这是三保险;桥板与桥板之间有“8”字形的楔头,安装“8”字形的石块,对桥板起固定作用,这是四保险。“四保险”石桥的构建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皇权和爱情的力量也可想而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