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现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10-30

大学生活里面,学习仍然是大学生的重要问题,有些同学,保持高中的作息,三点一线,教学楼、食堂、图书馆,认真学习,给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一步一脚印,完成自己的目标。平衡好自己的欲望和目标,做到了自律。

也有一些同学,对学习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每天玩玩游戏,出去玩,吃喝玩乐弥补高中的遗憾,对待学习比较草率,玩手机比较认真,间歇性踌躇满志,对未来比较迷茫,考研考公就业创业,并未有好好的计划过。

第2个回答  2021-11-10

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自习”、“上网、玩游戏”、“社团活动”三项是大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形式。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大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两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休闲方式;大学生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

第3个回答  2023-03-14

每天六点半起床,揉着惺忪的眼睛,走去集合场地跑圈两圈(半军事化学校),周一的话就把跑圈换成升旗仪式。

然后干饭,休息到8:00后就看看课表,根据当天的课程分布考虑要不要回宿舍好好休息一下。如果是满课,那除了干饭就是奔波于各个课堂,还好我的学校不大,但还是感到一丝丝繁琐。当然啦,除了这些,还有娱乐:现在手机电脑早就基本上人手一台了,所以回宿舍在不打扰舍友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打打游戏,csgogogo什么的都有,也有的人会备战最近的考试。为了不挂科我们可是嘎嘎努力的。

到了晚上就睡觉觉咯,也有部分战斗人员timi到凌晨(我反正想不通为什么他们不困呜呜呜)

以上就是我的大学日常生活,本人在校大学牲,望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1-01

其实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大体是一样的,但是每一个人具体的生活又是不一样的。首先,大家都需要学习,但是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活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上课水一水,考试保证及格不挂科就行,但是有的人对自己要求高,上课会认真上,除此之外还会学习其他技能。其次呢,每一个人的娱乐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比如说追剧、打游戏、恋爱、运动……还有的人会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之类的,认识的老师同学很多,有的人每天三点一线,最熟的人可能就是自己的室友。但是总而言之,开心最重要!

第5个回答  2020-11-01
忘了曾在哪本书上看过,大学是个“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的环境,当时不明白,只是听老师说到了大学没人会向我们现在这样管你们,那时候你们爱玩就玩,爱学就学,不要以为那很自由,其实对于没有自制力的人来说是很悲哀的。而现在当自己身处大学的校园才真正深感凄凉。
有人说大学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然而我们国家现在的大学教育还是以知识教授为主而人格上的东西是较为忽视的。可是同学发短信来说“大学开学两个月学懂的东西没有高中一个礼拜学得多,开的破会却比高中一年多,花的钱更是比高中一学期多”。对啊,当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了,回顾一下自己这两个多月的生活,到底做了什么,如果说大学以知识教授为主,我们学到了什么呢,会不会根本就没学到而是在倒退呢?每天我们忙忙碌碌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那一系列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一切都为了学分,分,分,分,真的成了学生的命根,以至于我忍不住发问“我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有活动时宿舍里最经典的一句话变成了,“有分吗?有钱吗?”“没有。”“那不去!”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上课时老师说:“大学是一个现代化养猪场,你看这些所谓的大学生每天只是吃饭,睡觉,谈恋爱。显然一头猪而已。”可他还说:“你想想作为一名学费最高国家的大学生,你们有资格做猪吗?没有。”是啊,环顾一下我们的四周,猪却大片大片的存在。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不上课时睡到晌午,然后吃饭逛街打游戏,打电话,熬到凌晨不睡觉,上课时就啥时上课啥时起床,然后在课上补觉,偶尔迟到,旷课。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这就是我身边的大学生活。
如果说要的是学生的素质,可现在大学生的素质又是怎样呢,队照插不误,座照占不误,去自习室的时候根本就没法学习,不是没座,而是有座没法坐,他们总是一个人占两三个位子,座一个,放书一个,放包一个。还有人告诉我图书馆是留给考研的人学习用的,大一大二的人去争座太自私了。看到没这就是现在大学生的素质,我迷茫我彷徨,这真的是我从小学到高中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吗?
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大学生活呢?我觉的要从根源上说起我们从小都是在被动的接受教育,小时候是父母在告诉我们啥事该做啥事不该做。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父母的掌握之中。中国的家庭普遍的溺爱孩子的教育,与全方位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孩子缺乏自主性自制力与实践能力,而且从小培养了他们自私自立的坏习惯。上学后也是在老师的管教下被迫的学习,共立项目的太大,很多孩子又是努力的学习只因为老师的压迫或者是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一个大学梦,缺乏实质性的理想与目标,因而到了大学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终于让他们有了喘息的时间,有了放纵自己的自由。
其次就是施加于制度的缺失,当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被关死了的时候,大学是他们自由的海洋,当他们被老师鞭策习惯了的时候大学让他们失去了发电机。而且大学自身的一些缺陷更是给了他们借口,大班制的教育一个老师面对的是上百个学生,当然管不过来也照顾不过来,加之大学时间的自由没有固定的教室,占座的疯狂,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当习惯了老师手把手的教学。这一切让他们游乐为自己的放纵找到了心理慰藉。
再者就是学生自身,一系列的教育造成其自控力较差,经受不住沿途风景的诱惑,经不住大环境的感染,既然大家都不学我也不学了吧,大家都不去上自习,我也不去了吧。你看逛街上网看电影多舒服,就这样在大环境的感染下自制力的缺失让他们很快加入了猪猪大军。
可是大学是个沉者自沉,浮者自浮的环境,有沉有浮,所以大学虽是个养猪场,仍有不是猪的成员的。有时我很疑惑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后来在梅花桩这个社团,师兄告诉我,人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人活着要有目标。师兄还告诉我,梅花桩不仅锻炼身体更锻炼人的意志与毅力,你练的时间越长,你的体会就会越深,其中今年大四的几个师兄,一个保送上海同济大学的研究生,一个保送本校,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在佩服他们的同时我明白,想要不做猪,就要树立一个可以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真正明白生活的意义,就像高中时数学老师说的“没有目标,狂奔又有啥用。”
因此为了改变现在大学生的现状,最重要的就是对症下药,一方面从根本上做起,重视家庭教育,改变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痛失父母要以身作则,不必破孩子,不把自己的思想和理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在摸索中追求自己真正自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一个可以一直追求的理想与目标,让孩子一直为之奋斗,同时适当的给孩子点自己的空间,让其懂得劳逸结合,从小培养其独立生活的习惯,锻炼其意志与毅力。然后尽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让其在懂得自我支配时间的同时又有条件将其的计划实施。
还可以给学生树立标兵与榜样,让他有一个相知看齐的偶像,带领他努力的奋斗,同时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与联系,帮助辅导学生正确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其实不管怎么说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从思想到行动上自我改变,说了那么多,关于大学生生活现状的纠正我们还有好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