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名人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6-08
郑和、聂耳
第2个回答  2018-10-24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第3个回答  2022-03-04
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
第4个回答  2012-12-08
不知道您说的是哪一方面的名人呢?

政治人物
杨一清——华盖殿大学士,云南安宁人。

朱家民——贵州左布政使,云南曲靖人。

杨绳武——兵部尚书,云南弥勒人。

包见捷——吏部右侍郎,云南建水人。

陈表——浙江监察御史,云南玉溪人。

胡平表——贵州布政使,云南建水人。

傅宗龙——兵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雷跃龙——礼部尚书兼育英殿大学士,云南玉溪人。

王锡衮——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云南禄丰人。

医学家
兰 茂——医学家,著有《滇南本草》,云南嵩明人。
军事人物(只列上将级别)
李根源——陆军上将,云南腾冲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顾品珍——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刘祖武——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李鸿祥——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谢汝翼——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罗佩金——陆军上将,云南澄江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唐继尧——陆军上将,云南会泽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张开儒——陆军上将,云南巧家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赵复祥——陆军上将,云南凤庆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叶荃——陆军上将,云南云县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庾恩旸——陆军上将,云南墨江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黄毓成——陆军上将,云南镇沅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朱培德——陆军上将,云南禄丰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金汉鼎——陆军上将,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br>
唐淮源——陆军上将,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王 钧—— 陆军上将,云南呈贡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范石生——陆军上将,云南河西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胡瑛——陆军上将,云南云县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龙云——陆军上将,云南昭通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卢 汉——陆军上将,云南昭通人,云南讲武堂毕业。

杨 杰——陆军上将,云南大理人,陆军大学毕业。

杨增新——陆军上将,云南蒙自人,清朝进士出身。

丁 槐——陆军上将,云南鹤庆人。

谭庆林——陆军上将,云南建水人。

气象专家
陈一得——云南近代气象、天文、地震科学的先驱,云南盐津人。

教育家
熊庆来——教育家,云南弥勒人。

数学家
熊庆来——数学家,云南弥勒人。

历史学家
姜亮夫——历史学家,云南昭通人。

哲学家
艾思奇——哲学家,著有《大众哲学》,云南腾冲人。

音乐家
聂耳——音乐家,云南玉溪人。

建筑设计专家
张邦翰——建筑设计专家,云南镇雄人。

民主人物
楚图南——中国民盟主要领导人之一,云南文山人。

报人
杨振鸿——曾经创办《光华日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云南昆明人。

现在的歌手的话 庾澄庆祖籍云南的 还有
曹方 版纳人
朱婧
熊汝霖

方力申也是云南的
胡静
张丰毅(出生在湖南 但是未满周岁便扎根云南了)
段林希 (快乐女生总冠军)
还有舞蹈家 杨丽萍老师
第5个回答  2012-12-08
熊庆来

熊庆来(公元1893~1969年)字迪之,弥勒人。曾赴比利时、法国留学,专攻数学,获硕士学位。在法发表《无穷极之极函数问题》等论文,崭露头角。1920年创办清华大学算学系及研究部,陆续写成《高等数学分析》、《方程式论》等著作。1932年赴苏黎世参加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后留法国从事数学研究,撰写了《关于整函数与无穷极的亚纯函数》等论文,其创见被学术界称之为"熊氏定律" , 1934年回国,重主清华大学算学系。1937年应聘回滇担任云南大学校长12年。1949年到巴黎参加国际会议,在法治病从事数学研究。1957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员直到去世。他热情关心青年一代,曾增减了华界庚等知名数学家。

聂耳

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艺,一作紫艺。祖籍玉溪,生于昆明。中学时代即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到上海,次年考入"日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师。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进步音乐、戏剧、电影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并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艺术评论。1935年取道日本赴苏联,不幸于7 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聂耳创作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30余首,集中表现当时工农群众的苦难和反抗,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坚决意志,成为"中国革命之号角"。 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墓在昆明西山,玉溪辟有聂耳公园昆明翠湖、西山及玉溪有聂耳雕像。

皮逻阁

皮逻阁(公元697~748年)南诏第四代王,据胡蔚本《南诏野史》载,他于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即位,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卒,在位20年。他在位期间, 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并吞了其他五诏,使洱海地区统归南诏管辖,将王都从巍山迁至大理,当时称为太和城。开元二十六年( 公元738年)他入京朝贡,受到唐玄宗的礼遇,加封为"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其后又加封"上柱国",并赐"龟兹乐一部"及金佛像等。

郑和

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昆明人。明初入宫为宦官,赐姓郑。后从侍燕王朱棣,有功而被升为内宫监太监。世称"三保太监"。1405-1433年,郑和率27,800余人,分62艘宝船,先后七次下西洋,南至爪哇、西至波斯湾和红海、最远到赤道以南非洲东海岸,历经39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余万公里。此航海创举,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还早80多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00年。对中国的航海事业具有伟大的贡献。

唐继尧

唐继尧 (公元1883~1927年)字萤赓,别号东大陆主人,会泽人,清痒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员。1909年回滇后历任清陆军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陆军讲武堂教官、监督、新军管长。1912年率军北伐,任贵州都督,次年调任云南都督。19015年与蔡锷等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任护国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1917年护法运动中任靖国联军总司令、元帅。1922年创建东陆大学,还支持赵藩等辑刻《云南丛书》。1927年2月部将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5月,唐病逝于昆明,葬于园通山。著有《会泽首义文牍》、《会泽督黔文牍》、《会泽靖国文牍》、《东大陆主人言志录》等。

龙云

龙云(公元1884~1962年)原名登云,字志舟,昭通人,彝族。原为唐继部将,1927年胡若愚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成功,龙云相继任云南省常务委员员主席、38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13路军总指挥、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滇黔绥靖公署主任。抗日战争时期,组织第58军、第60军参加中原抗日,后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等职。秘密参加民盟,支持民主运动。1945年10月,蒋介石以武力改组云南省政府,龙云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1948年底至香港,1949年8月13 日在香港发展《我们对现阶段中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际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民革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龙云是继唐继之后,执掌云南党政军权长达18年的人物,对民国时期的云南省有较大的影响。

卢汉

卢汉(公元1896~1974年),原名邦汉,字永衡,昭通人,彝族。为龙云手下的重要人物。抗日战争时期任第60军军长,参加台儿庄战役,后任第13军团军团长、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率滇军主力赴越南接受日本投降。1945年10月龙云被迫下台后,调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云南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云南省临时军政委员会主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等职。卢汉继龙云之后,在民国时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4年多,为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重要人物。

楚图南

楚图南(公元1899~1994年)云南文山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师大)史地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东北、山东等地任教及从事革命工作。 1935年到上海,在暨南大学任教,参加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受聘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教授,1943年加入民盟,为民盟云南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为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进行盟务活动,1948年底到河北平山县中共中央所在地,1949年随军进入北平,参与文教接管,出席新政协一次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主任、文教部长。1953年后到北京,先后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和党组副书记、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党委、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会。其著作主要有《楚图南文集》(上、下)、诗词集《蕊草集》,译作《草叶集选》等。他还精于书法,各地园林名胜、纪念地多有刊物悬挂,文山西华园有楚图南铜像。
周建屏(1892-1938年),又名周兴堂,化名周子炎,祖籍江西金溪县左原村,出生于云南宣威县倘塘村。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在滇军中曾任旅参谋长,他看到滇军的腐败堕落,于1924年毅然辞职,后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撤出南昌挺进广东时在潮山被敌人打散,经党介绍到赣东北和方志敏一起组建农民起义团,和敌人多次血战后改编成独立师,后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他先任团长、师长,后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军长。长征时他率一个师牵制敌人,掩护了红军撤出。到延安后他任陕甘宁边区武装部长及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副旅长,东渡黄河后参加了平型关大战,1937年11月初来到平山,任晋察冀四分区司令员。1938年6月13日在平山小觉镇病逝,为纪念他的功绩,抗日政府曾把平山县的一部分命名为建屏县,华北烈士陵园修建了周建屏铜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