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等生女儿送进北大,妈妈:教育孩子要父母一起使劲,缺一不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现在的家庭教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老师给压力,然后妈妈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因为现在 社会 竞争激烈、经济压力大,很多爸爸忙于工作,忽视了家庭,无视孩子的教育,把它全部推给妈妈,导致孩子叛逆、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对妈妈过度依赖等等,而这些统统都是导致孩子成绩不理想的罪魁祸首。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说: 智慧的妈妈,就是把孩子的学习交还给孩子,把爸爸的职责交还给爸爸,一家人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孩子的成长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从家庭教育来说,刘称莲是一个考100分的成功者。她培养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儿,2011年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同时录取,目前女儿已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公派到享有美国“南方哈佛”美誉的范德堡大学继续深造,攻读教育学硕士。

有人说,那是因为她家基因好。NO,刘称莲的女儿小学成绩就一直是中等,初中更是偏科严重,差点没考上高中;高中的数学成绩更是4次倒数第一‧‧‧‧‧‧

她的女儿,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就像你我身边的大多数小女孩一样。可因为刘称莲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最后笨鸟先飞,考上北大,这背后蕴藏了刘称莲怎样的 育儿 智慧?

2013年刘称莲被评为“中国榜样家长”,2014年其家庭被评为中国首届“书香之家”,2015年其家庭被评为“全国美家庭”,2015年被评为年度“具影响力的家庭教育作家”。

记者请教她教育经验,刘称莲直言:很重要的一点是,教育孩子需要父母要一起使劲,缺一不可。 爸爸不出力,妈妈再努力也没用。 但很多爸爸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需要智慧的妈妈去引导。


1991年,从小农村长大的刘称莲,从山西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县城一中当 历史 老师,拥有了“铁饭碗”。

1996年元旦,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称莲陪老公去太原出差,借宿到大学同学家里,同学的儿子和她的女儿一般大,但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一个在省会城市,一个在小县城),儿子要比女儿优秀得多得多。

“同一个大学毕业的,为什么她的儿子比我女儿优秀那么多?”刘称莲心理很不是滋味。回家后,立马决定要放弃在县城的“铁饭碗”,去北京北漂。

她老公不赞同也不反对,最后决定刘称莲先请2个月病假,然后先去北京工作2个月,如果能适应,再接老公和女儿去北京。

“虽然很苦很累,但见过了北京的繁华,那个小县城我是回不去了。”于是,在刘称莲的坚持下,终于说服老公,一起到北京北漂,为了自己,更为了女儿的教育。

刘称莲说,教育孩子需要父母要一起使劲。如果当初,我的老公没有支持我北漂、没有一起来北京奋斗,而是和女儿留在县城,那么对女儿的教育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刘称莲经常把家庭比喻成一个扁担,最易于行走的方式,是爸爸妈妈在扁担的两头,孩子在正中间。

要想让孩子走得稳,爸爸妈妈在两边施予的力量,应该是均衡的,你力气大了,我也加把劲,你抬得高了,我也举一举。

如果一方太轻松,就会让另一方很吃力,双方不均衡,不协调,就会让中间的孩子发育不良。

刘称莲坦言,自己和老公,也是吃柴米油盐长大的“凡人”,也会因为对孩子教育意见的分歧,吵过架。当我老公真的很好,我们每次会轮流着给对方台阶下,因为我们知道: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

刘称莲说: 抚养孩子就像推手推车,丈夫和妻子就是这手推车上的两个轮子,只有彼此尊重,互相帮助才能把子女教育这部车子推好。教育孩子从来不是某一方家长的事。

父亲也应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好爸爸的标准可不光是能挣钱。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 健康 成长,那么谁都不应该缺位,父母有明确的分工,才能让一个家有序而温暖,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和教育。

刘称莲家曾经有一个本子,是个“家庭守则”,类似于我们说的家规。“家庭守则”中,不仅有父母对女儿的要求,也有女儿对父母的要求。例如

吃完饭,把各自的碗筷收拾到厨房,不收拾者洗碗两次;

对于违反守则的人,不仅有金钱和干家务的处罚,还要在家里的小黑板上进行公示,比如那上面写着:

想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规”是必须的;想要孩子始终坚持“家规”,离不开爸爸的参与和支持。

刘称莲家刚开始,爸爸也经常不参与,或者不遵守规则,有一次女儿说:“我不接受处罚!你看爸爸不也没遵守?!”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刘称莲从此督促爸爸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孩子从此才养成了很多好习惯。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说得好: 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很多爸爸总想着要多挣点钱,却不知道你的每一次缺席,都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不可磨灭的损伤;爸爸们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却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只是你的陪伴。

爸爸们,无论如何,都请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吧,哪怕每天只有半小时。

失败的家庭教育,各有各的不同;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相似的:夫妻恩爱,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一起努力。

聪明的妈妈绝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懂得知难而退,把孩子的学习交还给孩子,把爸爸的职责交还给爸爸,如此,你轻松,孩子也更优秀,家庭也更和睦。

这就是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一直强调的:教育孩子要父母一起使劲,缺一不可。# 育儿 有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