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进行双非线性分析求出临界压力Pcr,设计压力P=Pcr/m,标准中m为3,双非线性分析后m取多少合适?

标准中,压力容器失稳时临界压力的公式是按照理想圆柱壳线性小扰度理论计算的,没有考虑壳体的缺陷,所以Pcr/m做为设计压力(m为安全系数,值为3),而在对压力容器进行双非线性分析时,考虑到了壳体有缺陷,求出的临界压力值比公式计算得出的小,这时安全系数取3肯定不合适,但是具体取多少好像很少有资料介绍,不知道那位大侠知道这方面的知识,希望指导一下,不甚感激。

第1个回答  2011-08-28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在分析设计标准释义中提到你说的问题,认为稳定安全系数的选择,主要是考虑的是两个因素,一是计算公式的精度,另一是保证制造所能保证的形状公差。在未考虑干扰因素情况下,圆筒和锥壳取m=3.0;
2.在充分考虑小变形理论公式的误差较大意思是不能保证上述的因素一,以及形状公差较大,不能保证上述的因素二的情形下,取稳定系数m=4.4^2=19.6追问

谢谢大侠您的指导,标准中取稳定性的安全系数为3,是考虑了公式计算的不准确以及壳体的各种缺陷,应该说还是蛮保守的,用有限元对压力容器进行双非线性分析后求出的临界压力,考虑了几何大变形(公式计算仅考虑小变形),以及一定的壳体缺陷,计算出的结果应该准确点,这时安全系数应该小于3,为什么会是m=4.4^2=19.6 ?

追答

呵呵,就是就是,但这是无奈的事实,几个发达国家他们先这样做的。取3是在非常理想形状下获得的。对于椭、蝶等封头,他们直接就取了15作系数。
我对此曾经也是有过一些疑问,但也不敢妄下结论,估计和他们的各类水槽实验有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