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的故事

如题所述

王二小,又名王朴(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广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非常生气和惊恐,又看见王二小正准备逃走,就在王二小快要安全的一刹那,鬼子用枪打中了他,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躯摔在一块大石头上!   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扑向流着鲜血的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后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王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详见参考资料,敬请采纳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3629.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08
除了把用计把日本人骗到雷区弄死外,还有其他的故事如下:
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二哥叫王小二父亲王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德扛活谋生,而小二就给刘德家放牛,刘德刻薄成性,经常不给牧童早饭吃,说什么“猫无晚饭,狗无中饭,小放牛仔没早饭”。为主人放牛也须天天忍饥挨饿,王二小对主人的刻薄充满了愤恨之情,经常在私下里咒骂。有一天,口腹之欲克服了理智,终于猛烈地爆发出来,使他奋不顾身的去满足这种欲望。这就是“吃牛”事件的发生,也使他的“流民习气”初现端倪。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王二小与伙伴一起在山上为主人放牛,实在饿得厉害,众人纷纷出主意,一定要弄点儿吃的。有的说:“下河抓鱼去。”另一个说:“天旱的厉害,水都快干了,哪里还有鱼?”有的说:“山上有野兔,咱们上山抓去。”另一个接着说:“走都快走不动了,哪里有力气撵野兔。”随着一个个意见被否决,众人都低下了头,不再作声了。
王二小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用眼死死盯着牛群中的一头小牛犊。他突然跳起来,用放牛绳将小牛犊前后腿捆住,一旁的伙伴立刻明白了,抄起砍柴斧,当头就是一斧子。其他小伙伴等也一起围上来,七手八脚就把牛皮剥了,然后拾些干柴枯枝,就地生起火烤牛肉吃。个个眉飞色舞,不一会儿就只剩牛头和牛尾巴了。一顿饱餐后,有人突然想起:少了一头牛,回去如何向主人交待呢?大家面面相觑,互相埋怨起来,个别胆小的甚至吓得大哭起来。
王二小想了一会儿,说:“都别怕,主意是我出的,有事我来承担。”他让大家将牛皮和牛骨埋好,用土盖起地上的血迹,然后将牛头放在山的另一面,将牛尾巴塞在这面的石头缝里。
太阳下山了,众人赶着牛往回走,一个个都垂头丧气,愁眉苦脸的。一见刘德,王二小就说:“一头小牛犊钻到山里去了,夹到石头缝里,怎么拉也拉不出来了。”这套把戏岂能骗过狡猾的刘德,王二小当晚就被狠狠打了一顿,被赶了出去,丢了饭碗.
从此更加激起王二小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刻骨仇恨!哥哥石头后来参加红军闹革命,回家第一个就把刻薄的地主刘德的命给革了
二小的二哥后来当了大官,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2个回答  2019-04-01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农村一名叫王二小的男孩把日军骗入八路军的埋伏圈而丧生

第3个回答  2019-11-12
第4个回答  2020-01-0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