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学成绩是否重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06

孩子小学成绩肯定很重要的呀

这是一个基础和培养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

如果不重要的话,孩子不需要上小学了,直接上中学吧,是不是?

小学六年,是家长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六年。如果一味地只讲成绩,不管孩子的各种习惯,即使以后这个孩子考上一个好大学,踏入社会参加工作,也不会太受欢迎。

好习惯分很多种,只要家长用心,这些好习惯养成了,孩子不但有教养,成绩也不会差。

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从孩子小学一年级起,就培养孩子的作息习惯,每天几点睡,几点起,都要有个规定。家长和孩子一起遵守,一起来完成。这个好习惯让孩子一直保持到高中毕业,等待上大学后,孩子会很感激爸爸妈妈。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监督孩子每天的生活,比如饭前便后洗手,睡前和起床后一定要刷牙,吃过饭后帮助大爱收拾餐具,平时帮爸爸妈妈打扫房间等等。

只要家长注意在合适的时间,督促孩子去做这些事情,并给以鼓励和夸奖,孩子会慢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人见人爱的即懂事又整洁的小朋友。

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习惯
用心的家长,会从小给孩子营造一个爱学习的书香氛围。和孩子一起学习,做孩子的榜样。只要家长孩子有第一次作业起,就能陪孩子一起学习,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不放弃,孩子渐渐会形成一个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第2个回答  2022-05-06

个人观点:任何一个阶段的成绩,都重要,但重要的不是那个具体的数字,而是成绩背后的内容,小学阶段成绩反应了孩子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态 。

1、小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以一种相对直观的方式来表现孩子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态。 所谓的学习状态,包括孩子上课的听讲状态、课堂参与的情绪状态、课堂互动状态、课下复习作业状态、面对错题的修正和反思状态、预习思考状态、学科知识内化实践到生活中的行动状态……所以如果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佳,作为任课老师或者家长,可以一起同孩子探讨探讨,排除孩子身上发生的特殊情况,再看看到底是在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孩子解决问题。

2、成绩虽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成绩的背后 排除孩子遇到突发事件(比如生病、家中出现变故等)的情况,孩子成绩出现滑坡或者一直不太理想,总归是有背后的原因的。 是听课时输入知识的渠道主观上断裂,还是孩子回家作业或复习时内驱力缺乏?或者孩子从幼年时的专注力就存在一定偏差?咱们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才是“成绩”存在的奥义。

3、小学学习状态之专注力问题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班的小辰,很多小学阶段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大部分都是因为专注力的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班级的某些学生或者自家孩子的专注力不甚乐观,先别急,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不是几句话就可以盖棺定论的,必须有个性化的分析和整治方案才行。

第3个回答  2022-05-06

需要特别重视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最近正好是期末考试及出成绩的日子,我看已经有不少父母的情绪被孩子的成绩掌控了,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甚至把孩子丢街上的情况都有。赶在期末考试出分之前,我希望这篇回答在能有“保命”功效的同时,也能让你们的亲子关系在新的一年里多些母慈子孝,少些鸡飞狗跳。如今外界的竞争环境也会导致父母对孩子期望值比较高,接受不了孩子“笨”“技不如人”,可是,父母越看重成绩,孩子就会表现得越好吗?是,但也不是。1父母的期望能提升孩子成绩,但在不同年级,真正的影响因素不同2017年,美国儿童临床心理学博士John Loughlin-Presnal带领团队针对“父母期望和孩子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招募了几百名儿童及其照料者(89%为母亲),并根据不同规则对“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父母的参与程度”“孩子的学习行为”“孩子的自我评价”等进行评分并统计。研究者发现,在孩子小学时候,家长的学业期待和孩子的学业成绩之间呈正相关,但是不同年级,其真正影响因素不同。在小学低年级时,家长的学业期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行为——有较高学业期望的父母可能会通过鼓励、称赞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早期学习行为。这些积极的评价方式(注意,一定要是“积极”的)往往会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也会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但当进入小学中后期,孩子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并经历过多次考核,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更客观、更符合衡量指标的认知。这时候,父母的期待只是信息源之一,孩子们还会考虑不同来源的信息,比如考试成绩、排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等,一起整合到孩子的自我认知中。最终形成的自我认知,会决定他们的学习行为。也就是说,高年级的孩子,成绩好不好,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认知(或者说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以及是否相信自己能学好)。如果父母总是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就随意发泄情绪,对孩子大打出手或是给予各种惩罚,怎能唤起“孩子相信自己能学好”的信心呢?所以,“家长重视孩子成绩,孩子学习成绩会比较好”从大体上来说是对的,但是真正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家长对成绩期待程度的高低,而是家长在孩子低年级时对孩子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孩子高年级时对其自我效能的保护。如果父母习惯于设定过高的期待,而孩子一次次无法完成目标时,只会不断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最后导致不相信自己努力就能实现目标,学习成绩反而会下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要合理,设定目标时要以孩子“跳一跳能够着”为大原则,否则只能适得其反。2努力很重要,但过于相信“人定胜天”只会把人害惨很多研究人员都发现亚裔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待要高于其他种群。而且,对于学业成绩的归因,亚裔父母比其他种族更强调努力,而不是先天的能力。他们相信“天道酬勤”,不管孩子自身先天水平如何,只要加大努力就可以改善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我们同意,学习的时候应该树立一个目标,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为之奋斗。但家长还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孩子能有怎样的学业表现,天赋、基因其实占据了很大的分量。如果父母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一切,那就相当于把学业成绩的高低完全等同于努力的多少,并相信学业表现是可以依据自我的意志打造出来的。这样的父母往往不会太多考虑孩子先天的条件,而是从自己的期望出发,反过来要求孩子努力,给孩子的压力就太大了。如今哈佛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已被大众所熟知,该理论认为,人的智能表现在多方面,单一凭借IQ测试来判断智能的方式是片面的。同理,请大家仔细看上面这八大智能,有没有发现,学校语文数学的考试中能涉及的也只是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到了更高年级开始学习较难的几何题,再加上一个空间智能而已。其他五大智能,是很难体现在学校一般的考试试卷上的。所以,如果不顾人与人之间原本客观存在的差异,家长一门心思只盯考试成绩,那么就可能会错失孩子原本的天赋,对孩子来说相当不公平。努力是应该的,但如果只关注孩子的短板,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补短”上,看不到也不让孩子发展他真正热爱和潜力所在,最后大概率的可能,这个孩子只会被强行磨成一颗工业化生产的螺丝钉,成为一个平庸且缺乏自信的人。而整个过程中,孩子失去了原本的生命力,家长也被气的半死,双方都没得到一点好处。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断定一条鱼有多少才干,它整个人生都会相信自己愚蠢不堪。——爱因斯坦有多少家长,都在干着逼一条鱼爬树的愚事?!3此时此刻,面对孩子的期末考试和成绩,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勿发火,常反思,用对方式。知道从长远来讲,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更重要

,那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体验自控感。在学习上,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让孩子体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感觉,对学习更有信心。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靠努力就能达成,那就要根据孩子的智商、性格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目标,让孩子“跳一跳能够着”。知道多元智能中有很多种智能不是用学校的考试成绩能衡量的,那就要评估一下,是不是孩子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帮他培养那方面的智能,比死磕数理逻辑和语言智能可能更靠谱一些。成绩当然重要,但决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别盯着一时的成绩不放——想想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小时候的考试成绩,对我们现在的人生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呢?小时候考试成绩最好的人,未必是现在最成功、最幸福的人。

第4个回答  2022-05-07

孩子小学成绩重要,小学生成绩好是自我价值评价和认知的一部分,有利于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这一点上看,小学生成绩好非常重要。而且小学成绩好,为读中学大学打好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我觉得,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成绩非常的优秀,那么就会让孩子变得格外的自信,而小的时候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关键时期,好的成绩就会让孩子在同学面前昂首挺胸,也会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以及父母的夸赞,就会让孩子在初中学习的时候更加有自信。同时成绩的后面体现出孩子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方面的优势。分数不仅仅体现了孩子的成绩,其实还反映出孩子的学习状态,比如学习态度,专注度,执行力,思维方法等等。

但是还是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绩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只看成绩,根据孩子发展优劣势来关注。

小学成绩

第5个回答  2022-05-06

小学成绩是很重要的,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基础,在小学,如果能培养孩子喜欢学习,爱动脑筋,那么进入初高中,学习更难的知识,就有了基础。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成绩优秀的孩子升入初中以后不会出现成绩掉队的问题。因为小学是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阶段,成绩优异的孩子通常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坚定的学习自信心,就能在后面更有难度的学习中越战越勇,轻松克服各种困难。而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通常拥有非常不错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计算和逻辑推理能力,他们往往比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节奏,也就能更为轻松地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所以,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成绩非常重要。

当然,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情况并不能完全决定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因为有些孩子的听课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不好,他们完全依赖家长的课后辅导才取得了优异的小学成绩,而很多家长却没有能力继续为孩子辅导初中的功课,一旦失去了家长的帮助,孩子就会出现成绩急剧下滑的问题。此外,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不愿意再接受家长的支配,甚至处处与家长对着干,家长只能放手让孩子自行安排学习计划,而自主学习能力不够的孩子就会成绩下滑。所以,小学成绩好的孩子升入初中以后也会陷入学习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