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希阿荣博堪布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给自我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身语意)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所以,修行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一是替其他众生着想,二是为此而采取转化内心的实际行动。

你经历过的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忧苦,由此生起出离心(出离烦恼),或推己及人,由此生起悲悯之心,这是修行。

所以说,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是苦、是乐,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才是修行。(就像读书而没有思考,只是读死书)

万事万物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坚实存在,而是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一刻不停地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也就是无我和无常。无我指事物不具有绝对的自性,但并不是虚无主义,事物之所以无我,是因为它随缘生灭,缘起则生,缘灭则灭,这便是因果。

无我是佛教最独特也是最深奥的见解,想要真正解脱必须证悟无我,修无我。既要体认事物的无自性,通过有意识地消弱对自身和外物的贪执来减轻痛苦,又要重视因果。

了解无我,可以帮助我们淡化分别念,认识到倾尽全力去搭建自我的堡垒、坚守人我的区别和界限,不仅是痛苦的而且是徒劳的。我们因此更能理解、体谅别人,更容易与外界形成和谐的关系。我们看到万物相互依存,息息相通的事实,这就是菩提心。

我是无常,我是很多无常的统一,无常将毁灭,故无我。破除我执,没有一个绝对存在的我,连我都不存在,其他更不存在,没有什么是你的。即使没有发生,无常也一直在我们身边。无常本来就是事物平常的状态。学会接受并放松。

慈心相当于内心毫无偏见的友爱之情,培养慈心也可以看作是培养爱的能力,学习以真诚和善意去对待众生,与外界相处。冷漠往往不是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敞开心胸的能力。

“愿诸众生远离痛苦及痛苦因”,这是悲心。慈悲心的训练让我们气度逐渐开阔,平和之中带着喜乐,喜乐针对自己是感恩,针对他人是随喜。只因为内心足够开放,对一切都能欣然接受,他的所见往往超越了人我、亲疏、好恶,所以他能自然平等对待众生,包容一切,毫无偏见,是为舍无量心。修舍无量心就像欢迎所有人参加一场宴会,没有人会被拒之门外。

菩提心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基础,为一切众生的最终解脱而发愿修行佛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我们用布施(舍弃贪执,对自己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便是最好的布施)、持戒(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忍辱(保持正念,不评断,开放接受)、精进(执着减轻)、禅定(舍弃散乱,安住)、智慧(般若空性,内心接近于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一切皆有可能)等六种有力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言行,以帮助实现愿望。

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皈依三宝,说明你决心无惧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不再寻求慰籍、寄托、照顾,除了切实地经验当下,不再企图另寻出路。藏文中“佛教徒”一词的意思是“内道者”,即向内观照、从本心而非本心之外找真理的人。

一切修行的基础恰恰是正念,即贴近自己的身语意,时刻保持清醒的觉察。修行没有什么大目标,只是不再自欺而已,不评判、不希冀、不回避(不迎不拒)。

佛法讲因果和空性,没有人的人生是暇满人生。婆娑世界,就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着和对周遭事物的执着。我们不仅误解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对自己的内心也知之甚少,这个世界上最陌生的人就是“自己”,不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不能以一种平和的方式与自己相处。

安乐是一种心的感受。我们的情绪就像天空的浮云,多变而易散,远看一朵一朵,仿佛人能在上面漫步飞舞,但走近一看,才发现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在我们心性的天空中,情绪的浮云聚成云团,构成我们的心境。万里无云,平静从容。

你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因为没有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你内心无法填满的缺憾、不满足感,不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到,而是因为你还在轮回中,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快乐的人生从接受缺憾开始,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学会说:“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

相信因果,因果不虚,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头到尾,我们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佛法僧三宝的护佑和加持,不是要强化自我和安全的幻觉,是关乎我们内心的转化,不论通过何种形式表达对三宝的皈依,如果我们的内心因此而不断地向着良善的方向转化,空性的见解和菩提心不断地增上,那便是得到护佑和加持了,因为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一个人的内心坚韧、宽广。内心越来越宽阔、坚强、温柔,这便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好回报,也是我们自己快乐的源泉。

修行首先必须做到自律,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的无益的想象中。没有自律,无论是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还是建设大家共同的幸福生活,都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乐观、知足、忍辱来自于意志力,也来自于内心的柔软和开放。情绪外持,不伤害。

其次,修持佛法时,应当生起出离心,出离心是对六道当中所有的享受与安乐没有希求,贪恋之心,只有希求解脱之心。解脱才是自己这一生最重要也是最终的目标。

第三,生起出离心后,还应该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培养菩提心,菩提心是指在皈依或者在将来行持善法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解脱和安乐而是发愿为了所有众生成就佛果而皈依三宝、修持佛法。没有菩提心,我们是不会成佛的。

成就佛果需要具备的最主要的三个条件:出离心、菩提心与无二智慧。出离心和菩提心是我们在皈依时应该具备的发心。如果我们能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摄持下修持,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善根,全都会成为我们成佛的种子。

第四,做功课。通常包括静坐、观想和念诵经文及佛菩萨的咒语圣号等等。

第五,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不要企图非凡”,平常心是道。

佛法强调闻思修并举,生起和巩固出离心菩提心,并试探着了解空性。闻思的同时,我们要修法,要用亲身体验去印证佛法的教义。要像渡船那样被人呼来唤去而毫不厌倦,或像铁匠铺里的铁砧(zhen)被冷的热的轮流打击而真心不改。

修行之初,我们的心像高山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喧闹杂乱;一段时间后,心变得像平原上流淌的河,不再水花四溅、势不可挡;再后来,心像大海,远看平静如镜,走到跟前还是会发现海面起伏的浪花;最后,心像高山,坚毅沉静、岿(kui)然不动。

一、希阿荣博堪布的上师对他说:“弟子,你应该把窗户打开,看外面的虚空宁静而广阔。尽量放松身心,凝视天空,慢慢地把心融入天空中,安住。”放松下来,让心与外界连接,不刻意追求任何状态或结果,只是安住。

二、有那么多烦忧伤痛要放在心里,你该需要一颗多么大的心啊!那么就给自己一分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心在慢慢扩大。它很柔软、很有弹性,慢慢地,它把这个伤痕累累的自己包容进它的温柔之中。它扩大到整个房间、外面的院子、街道、行人、桥梁、城市、江海、山峰、天空、日月、星辰……专注在那种可以无限延伸的开阔感中。当你再次睁开眼睛,你会感觉好一点。

三、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详细讲述了自他相换的修法:把痛苦、烦忧吸进自己心里,把喜乐、轻松释放出来。自他相换又称施受法即施与和接受。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观想为自己和其他众生修这个法。比如当自己感觉到压抑、疲惫时,先安静片刻专注于内心的感受,看到那个在压力下疲惫不堪的自己,然后深深地吸气,把压抑、疲倦等不适感吸进来,呼气时把轻松和旺盛的精力送给自己和其他人。如果你知道对方最需要什么,或者什么东西最令对方欢喜放松,你就可以在呼气时观想送给他什么,一杯清茶,一段音乐,都可以。

我们自以为明察秋毫,但往往只能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东西,听见我们想听见的声音,而不是我们能看见,能听见的东西。我们的信念、理想、价值观往往被利用来强化自我,排斥他人。那个“我”随时会跳出来,狡诈顽强,为了自保而无所不用其极的能力,“此乃痛苦,当知痛苦”

每个人都有良善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只要内心还有执着,就不能避免对人对己的伤害,所以嫌恶那些无明习气更重的人,就像五十步笑百步。一个人不会因为贴上了道德或不道德的标签,就能解脱或不得解脱,解脱超越了这些。

其实佛是什么?佛是自性,是每人与生俱来的最高智慧(无上正等正觉),去除了分别,去除了贪嗔痴,你也是佛。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修行也是修心,于日常而超越日常,为自己创造一个随身携带的寂静地。

画作 :牛力,山西绛县人氏,当代画家。牛力先生之漫画作品淳朴自然,亲切谦和,幽默讽刺,忍俊不禁;牛力先生之水墨画作淡逸清心、幽静离俗、轻灵写意、禅风习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