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作文例文:迷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3
作文题“迷恋”分析及范文

  作文题目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不论是芭蕾舞的优雅、交响乐的激情、赛跑的极致、斯诺克的绅士,还是乒乓球的急速、电影的诱惑、书的温润、赛车的狂野、科学的深邃……撞击你心的也许是其中的一种,也许是这之外的某一因素。

  迷恋是一种很炫的东西,或许每个人的都有这样一种情愫,不妨发掘它们,思考它们,感悟它们。

  请以“迷恋”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关于审题

  “迷”解释:

  ①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迷失|迷惑|迷路|昏迷。

  ②对某人或某事特别喜爱:迷恋(强烈的、通常是极度的爱慕)|沉迷|痴迷(深深地迷恋)。

  ③极为喜爱某事的人:财迷|戏迷|球迷|影迷。

  ④使看不清;使迷惑:迷宫|迷彩服|财迷心窍。

  ⑤使失去判断力:迷魂|迷惑|迷人。

  加上材料的限制,我们对“迷”的理解只能采用第二种解释:迷恋,而且是程度非常之深——深深地喜欢,为之迷,为之狂,为之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执着其里,陶然忘情。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喜爱、兴趣可比的。因此,作文时能否在行文中体现出“迷”、“痴”的程度,以示与一般意义上的“喜欢”、“兴趣”的区别,也是非常关键的。

  作为只有一个词语的命题,“迷”给了我们广阔的写作空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素材掌握情况,对题目作适度的拓展,组织成有着观点性质的短语或句子。可以从这些方面打开思路:迷恋”什么,怎样“迷恋”,为什么“迷恋”,“迷恋”的作用、效果怎样等等。当然如果不考虑材料内容的话,还可以考虑到“迷恋”是个中性词,对不同性质事物的“迷恋”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

  二、关于构思行文

  本次作文本来不存在审题障碍,(但有部分同学把“迷”误解为“谜”,那就离题了)关键是看大家在立意、构思、选材、语言上的表现。

  大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构思:

  (一)“迷恋”什么,怎样“迷恋”,描写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迷恋”,编写故事,表现形象,凸显个性,并可从中见出对生活的思索。比如,迷恋书本尽情领略小说情节的曲折、唐诗宋词语言的典雅的“书痴”;迷恋足球,有球必踢、有球必看,牵挂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的“铁杆球迷”;迷恋音乐,迷恋周杰伦,走路看书都要听着mp3的“歌迷”。其他如迷恋动漫、迷恋色彩、迷恋鲜花、迷恋电脑、迷恋钓鱼……不一而足。(当然,如果没有材料的限制也可以写迷恋不好的事物会“玩物丧志”,甚至因此酿成悲剧,比如学生迷恋上网游戏、迷恋“追星”,父母迷恋麻将等等。但有材料的限制我觉得还是写好的方面。)

  这是一种比较基本的构思,适合写成记叙文。

  (二)“迷恋”什么,结果会怎么样(有什么好处或坏处),对“迷恋”进行议论评价,告诉人们“迷恋”的意义之所在。比如,迷恋是科技进步的动力,迷恋带我(他)走向成功,迷恋成就天才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议论文的基本构思,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历、文学作品中、现实生活里的一些因“迷恋”而成功的典型的人和事,从而展开作文思路。(当然,也可以从反面立意,探讨正确(适度)“迷恋”的重要性。)

  (三)为什么“迷恋”,或是从某些“迷恋”中能发现什么。能够深刻地思考(反思)平常生活中的“迷恋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有关生命、教育、文化、传统等社会意义,这是一种比较深刻的立意构思。比如,可以思考人们现在为什么迷恋于怀旧(老歌新唱、老电影翻拍等),思考人们(包括小孩、大人)为什么迷恋于到动漫中去寻找英雄(如超人、蝙蝠侠 ),等等。大家如果在作文中能够有类似的对生命、人生、生活的思考,是难能可贵的。

  有些“迷恋”是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价值观、不同世态人心的体现。比如,范进 对中举的迷恋,葛朗台对金钱的迷恋,当今社会人们对集邮、收藏的迷恋等等。

  有些“迷恋”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习态度、工作态度甚至是一种人生境界。被称为“梅妻鹤子”的林和靖迷恋山水梅鹤,留给人们的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佳句和文坛佳话;曹雪芹痴情红楼,“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十年辛苦不寻常”,以一把辛酸之泪留下了说不尽、道不完,使人迷恋的《红楼梦》。再如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迷恋色彩带来诺贝尔奖;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之一的方永刚迷恋于学习,迷恋于思考,迷恋于工作,在迷恋中体现了自己的人生境界,也是为当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所注的一针清醒剂。

  当然,也可以从不迷恋于身外之物,不为虚名所缚,不为蝇利而锁,快乐生活、自由生活的角度立意进行反向构思。

  只有进行深刻的挖掘,才能从平常的题材(生活)中发现不平常的道理,才能体现出中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评分标准

  1.基本分

  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可视具体文章在一类卷赋分。在此基础上,只要发现有“亮点”(如叙述描写流畅生动、构思巧妙新颖、有真情实感富有生活气息、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感悟、动人情怀启人深思)就应该将分数上浮5-10分,可到满分。

  2.关于亮点

  记叙类文章:有相当精巧的构思,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有真实感人的生活故事,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有相当的语言表达机智。

  议论类文章:有较高的立意,能选取比较新颖、生动、有个性的材料作为事实论据,论证有层次感,议论语言有逻辑性和文化底蕴。

  只要发现有“亮点”,就应该将分数上浮。

  3.特殊赋分

  ①明显偏题、走题的,或没有时时点击牵连,给人以若即若离之感的作文,应判为四类或五类卷,分不得超过36分。

  ②全文几乎是名人名家相关故事的汇展,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也没有对典型故事的深入分析,只是简单提到了“迷恋”的,原则上不超过38分。

  ③确认为抄袭,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与原作相同,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不超过10分。

  ④仿佛有几个层次,其实只是事例的罗列与情节的铺排,相当于一大段,原则上不超过42分。

  ⑤思想幼稚、语言低幼化或过于寒伧的语言应该在基本分以下。

  ⑥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赋分之后,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分不能超过40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⑦错别字 ,每错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卷面明显较差的,酌情扣分。

  ⑧另写其他题目的,扣2分。

  ⑨文体写成诗歌的,上限为5分。

  佳作推荐

  一、迷恋

  有人说:“兴趣是的老师。”同样可以说,迷恋是成功的捷径。

  迷恋,让人有对学习工作的专注。巴尔扎克说:“迷恋于某个事业的人,会取得令自己惊讶的成就。”这句话盛赞了迷恋的作用,而巴尔扎克本人就是一个典例。巴尔扎克是一位的高产作家,我认为对写作的迷恋是他成功的关键。他每天写作十几个小时,且常常陷于情节中不能自拔。在创作《高老头》期间,巴尔扎克一连几天神情沮丧,家人询问后,她喃喃地说:“高老头死了。”在创作《欧也妮·葛朗台》时,一位朋友来访,巴尔扎克忽然怒气冲冲地对他说:“是你,是你逼迫那个不幸的少女自杀!”朋友非常不解,询问他的家人才知道,巴尔扎克在说小说中的人物。如果不是对写作迷恋到此种程度,又怎能成就他这位如此伟大的文学家呢?

  迷恋,让人有艰苦工作的快乐。巴甫洛夫是俄国的一位生物学家,他对研究和实验如此迷恋,以至于身边的亲人朋友时常遭他冷落。有一天,朋友百般劝他去与未婚妻约会。当时巴甫洛夫正高兴地做着实验,不得以,才停下手中的工作。结果在公园里一遇到未婚妻爱玛,巴甫洛夫就抓住她的手,爱玛以为巴甫洛夫要吻自己,便幸福地等待着。谁知,巴甫洛夫给爱玛把着脉说:“你心跳正常,身体状况良好。”爱玛生气地说:“你只喜欢做实验,回去做你的实验好了!”巴甫洛夫信以为真,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工作的时候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巴甫洛夫这般说道。是对生物研究的迷恋让巴甫洛夫乐于工作,而一个乐于工作的人又怎会不成功呢?

  迷恋,让人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池田大作说过:“迷恋于某件事的人,非得到成功才会停止。”对于迷恋与坚持不懈,很少有人能比得上贝多芬。一次,贝多芬进了餐厅,把桌子当作钢琴弹着,并侧着耳朵,仿佛沉迷于其中。一曲作罢,他对服务员说:“结账。”服务员笑着答道:“先生,您还没有吃饭呢!”正是对音乐的如此迷恋,贝多芬才能在遭遇耳聋等许多挫折时,仍坚持不懈,成为音乐的一座丰碑。

  以上例子展示的是三位伟人,他们有着对事业的迷恋,但这迷恋让人肃然起敬!这迷恋展示了人性的伟大,也指引着他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蒲松龄说:“书痴者文必工 ,技痴者艺必良 。”何不去迷恋?成功等待着迷恋者。

  【简评】本文侧重于中外作家的事迹引用,展示迷恋对于成才的促进作用。

  我深深迷恋着的,是那早春刚开的桃花。

  你看,这一朵,像极了一只刚睡醒的小精灵。懒洋洋地舒展着身子,极不情愿地睁开眼睛,打量着还透着丝丝寒气的早春大地。花瓣儿缓缓地张开,粉红色的水润肌肤上似乎还残留着早霜打下的露珠。当明媚的阳光拂去这层薄雾,跃入眼帘的,俨然一位美貌的花中仙子。微风吹过,瞧,她好似在笑了。

  我是如此地迷恋于这早春的一抹清新色泽啊!于是,我早早地从果园折下一枝,插在了我的窗台上。

  呆呆地望着这枝桃花,想象着躲藏在桃花里的她,该做着怎样甜甜的美梦。是期盼着花期的到来,还是幻想着结果的欢快?总之,我是那样的喜悦,甚至幻想起她开花的那一刻,我的窗台会因为她,而变得怎样的灵动与活泼。真的有些迫不及待了,痴痴地望着花瓶中的水以及这孕育着美好梦想的桃花枝,我暗暗祈祷着……

  一天两天过去了,没有动静,我耐心地等;四天五天过去了,仍没有动静,我慌了;十天的时候,我的心彻底的失望了。望着不动声色的桃花枝,我忽然明白:怎么可能开花呢?不会了呀!辛苦孕育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美梦,早已在我折断她的那一刻破碎!她明白,无论如何努力,她再无法拥有结果的权利。春天对她而言,已经没有了意义。既然如此,又何必开出那华而不实的花朵呢?!我的心一下子跌入了愧疚的深渊、痛苦的幽谷……

  没想到,我错了。次日清晨,春天似乎来到了我的窗前。她,开花了!一片一片的花瓣缓缓舒展。那样的漫不经心,又那样的欣喜若狂。这花瓣不是粉红,而是莹白,且薄如蝉翼。虽只有一朵小小的花,但却足以将幸福灌满我的内心。

  我迷恋地望着这早春的礼物,思绪一下子随她飞扬起来。

  是啊,她又为何不开花呢?既然春天来了,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享受这明媚的春光呀?!结果固然重要,但更有意义的是过程。不是吗?只要抱着希望在春天盛开,那她已经足够美丽的了。又何必太去在意结果呢?!

  生命也是一样,结果也许迷茫,也许残忍,但我们一定要抱着希望去迎接每一个清晨。只要奋斗过,努力过,纵使最终失败,那又怎样呢?!就像寓言中那个挑夫的破桶,纵使滴水不剩,也可以欣赏到过程中的满眼春光啊!

  想到这儿,我更加迷恋于这早春开在我窗台上的桃花了。不仅仅是因为她本身,更重要的是因为我深深迷恋于这背后所蕴藏着的人生哲理:

  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过程!

  【简评】触景生情是人之常情,也是古代诗歌的常见表达技巧,而本文作者也能巧妙地运用于写作中,生活的积淀也很深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