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常识考点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5
1.文学常识是指什么
文学常识顾名思义就是指关于文学方面的一些常识。

文学常识的范围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2.高考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号也叫别号或别字。

号与字不同,字是成年是举行冠笄礼(20岁)时,由来宾中的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号往往即兴而起,不一定和名之间有联系。

但号往往用一些漂亮或高雅的字眼,因此号又俗称雅号。 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王安石,晚号半山。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五柳先生--晋 陶渊明青莲居士--唐 李白香山居士--唐 白居易东坡居士--宋 苏轼六一居士--宋 欧阳修幽栖居士--宋 朱淑贞九华山人--唐 杜荀鹤半山老人--宋 王安石山谷道人--宋 黄庭坚淮海居士--宋 秦观白石道人--宋 姜夔石湖居士--宋 范成大后山居士--宋 陈师道易安居士--宋 李清照 *** 居士--宋 周邦彦青藤居士--明 徐渭(杂剧家)衡山居士--明 文征明六如居士--明 唐寅温陵居士--明 李贽柳泉居士--清 蒲松龄 古书第一部00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002 第一部词典《尔雅》。006 第一部诗集《诗经》。

007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00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009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010 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

011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史记》。0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013 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014 第一部历史评论专著《史通》。

015 第一部兵书《孙子》。018 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

019 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诗品》。020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021 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025第一部综合农学专著《农政全书》。

026 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031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032 第一部地理学专著《水经注》。034 第一部教育史专著《学记》。

035 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036 第一部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记》。

037 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038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039 第一部图书总目录《七略》。古书合称001 三易:《连山》、《归藏》、《周易》。

002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003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 孟子004 四梦: 南柯记 还魂记 紫钗记 邯郸记005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006 十三经:易 书 诗 周礼 仪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古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晋朝时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中 国 文 学一先秦 孔 子(名丘,字仲尼。)

《论语》 孔子是我国历史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 《曹刿论战》 《肴之战》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孟 轲(名畸,字子舆。儒学大师。)

《鱼我所欲也》 《庄暴见孟子》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及言行的书。孟子的思想主要是仁政、民贵、君轻。

庄 周(道学大师) 《庖丁解牛》 庄子有在政治和主张无为,在精神和主张自由。 屈 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 《涉江》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长诗。

《涉江》是“九章”一。 荀 子(名况) 《劝学》 《荀子》是诸子散文。

列 子(名寇,又名御寇。) 《愚公移山》 韩 非(法家学派的代表。)

《五囊》 《扁鹊见蔡桓公》 《战国策》(作者无法考证。现传本经西汉刘向整理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是国别体散文,记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二两汉 贾 谊(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

《过秦论》 《论积贮疏》 刘 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列》 司马迁(字子长。) 《鸿门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有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孔雀东南飞》 见于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三魏晋南北朝曹 操(字孟德,魏武帝。) 《观沧海》 曹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才高八斗)。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3.高考语文 文学常识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
4.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乐府:两汉所谓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

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 *** 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 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魏晋清谈: 魏晋清谈:指的是魏晋时代的贵族和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

咏史诗: 咏史诗: 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

婉约词: 婉约词:指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修辞委婉、表情柔腻。

婉约词在取材 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风格绮 丽。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特点:战乱,民生疾苦的表现;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人生短暂的哀叹;浓郁的悲剧色彩。名教: 名教:又称礼教,礼教就是礼仪教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也是“三纲五常”之教。

因其重视名分,即以名为教。理学:理学建构是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

理学:理学建构是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所谓“理学” ,是北宋儒家经学的新学派,以传统儒学的理论作为基本的框架,以是否有益于纲常名教作为价值尺度,对佛教、道 教的思辨哲学进行研究,大量吸取其理论思维的成果,创立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举孝廉: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举孝廉: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 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经过试用考核, 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 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 父别居。 ” “举孝廉” 时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

, 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 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需孝顺父母,行为清 廉,故称为孝廉。

在汉代, “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 为官。 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 所以称孝廉。

到清朝时, 考取了举人, 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 那是沿用汉朝的。宫体诗: 宫体诗:指产生于宫廷的以描写宫廷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 ,后来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吴中四士: 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 张旭 色融。诗仙: 诗仙:李白最喜欢咏的是两个人,第一个是鲁仲连,第二个是张良。

《史记》饱含爱憎;第二, 《史记》文采斐然。第三, 《史记》 《史记》的特点:第一, 史记》的特点: 平民视角;第四,填补了我国古代人物史上的许多空白。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史记》 ,我 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很多伟人我们现在就不知道了。第五,融入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的批判, 这一点就更不简单。

理学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影响: 理学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影响: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1、理学的建构使得中国的礼治秩序在经过了魏晋六朝的乱世裂变之后得以重建。

2、理学的建构使得中国古代的经世路线由“外王”事功转为“内圣”修身。 3、理学的建构使得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得以完善和实现。

中国古代史书三种重要体例: 中国古代史书三种重要体例:编年体,按年代来记述历史,其中最有名的,像《春秋》 《左传》 ; 国别体,按国家来记载历史,比如《国语》 《战国策》 。 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述历史,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如何理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如何理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 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的生存状态。 通古今之变: 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

成一家之言: 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 想。其中最突出的,是司马迁看到了经济、经济关系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

认识到并 且公然提出:是人的物质欲望、追求生活满足的要求,支配着人的历史活动。四大书院: 四大书院:岳麓书院 千古词帝: 千古词帝:李煜白鹿洞书院 应天书院 嵩阳书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