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渗透社区,你看好这门生意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3
简单来说,预制菜就是将烹饪的繁琐步骤提前完成,只需简单加热或翻炒即可食用的半成品或成品,其口味可能优于个人烹饪。传统上,预制菜主要面向餐饮业,但疫情和“懒宅经济”的兴起推动了其在C端市场的迅猛发展,吸引了众多餐饮企业、商超、电商平台和社区小店涉足这一领域。
1. 预制菜在社区市场的渗透与火爆
预制菜因其节省时间和高性价比的特点,满足了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同时符合中国人对“新鲜、健康”饮食的追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21-2022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市场规模已超3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8300亿元。预制菜行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餐饮企业的参与和融资活动上,还可见于超市、电商平台和社区门店等。例如,全家便利店在中国台湾推出的“FamiSuper超市店”便专注于小家庭和上班族客户,提供大量预制菜商品,满足便利消费的需求。
2. 预制菜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尽管预制菜受到消费者欢迎,但与预制菜发展成熟的国家相比,中国仍存在差距。国内预制菜行业正处于早期阶段,面临的挑战包括冷链物流、渠道平台、食材新鲜度和消费习惯的培养等。预制菜对供应链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对保质期、存储条件等方面的严格标准。此外,预制菜企业在国内分布不均,需要加强对预制菜新鲜和健康标准的控制。
3. 预制菜赛道的关键因素
预制菜企业要想长远发展,需要在整个产业链上有所布局,包括从食材原产地到社区网点的覆盖,以及从冷鲜技术到口味开发的能力。对于商家而言,除了生鲜电商和商超渠道,还需要通过社区营销和线上购物习惯的培养,来推广预制菜。食材的新鲜和健康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总结而言,随着“懒宅经济”和疫情的影响,预制菜正逐渐走向家庭餐桌,但整个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面临诸多挑战。预制菜是否能够在社区商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对于预制菜的发展,有人看好其方便老年人生活的潜力,而另一些人则持保留态度,认为它不符合社会和消费习惯的发展规律,可能只是年轻人的一时新鲜,且可能无法满足真正追求便捷和高质量餐饮的消费者需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