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的来源传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1

传说一   在 河北省 沧州 一带,年年夏历 腊月 ,家家户户都从二十三这天一直忙到三十。三十晚上还要熬夜,叫做“守岁”。这个 风俗 ,跟 灶王奶奶 有关。   玉皇大帝 的小女儿贤惠善良,很同情天下的穷人。她偷偷地爱上了一个给人家烧火做饭的穷小伙子。玉皇知道后十分恼怒,就把小女儿打下凡间跟着穷小伙子受罪。 王母娘娘 同情女儿,从中讲情,玉皇才勉强地给穷小伙封了个“灶王的职位”。穷小伙成了家家户户的“ 灶王爷 ”, 玉皇 的小女儿自然就成了“ 灶王奶奶 ”了。   灶王奶奶 深知百姓的疾苦,就常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 东西 回来分给穷百姓们。玉皇本来就嫌弃穷女婿和小女儿,又听说小女儿从天上往回带东西,非常生气,就规定只准他们每年腊月二十三日 回天 宫一趟,其余时间不准回天了。   第二年,眼看快过年了,可是穷百姓们还是缺这少那的,有的连锅盖都揭不开了。灶王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腊月二十三到了,她打算回娘家去给穷百姓们要点吃的东西回来。可是,自己家里连点面星星也没有了,路上没干粮咋办哪?百姓们知道后,就你凑一把我凑一把地弄了些 面,烙了两张饼,给灶王奶奶带着上路了。   灶王 奶奶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讲了人间苦情,可玉皇大帝不但不同情,还嫌女儿带回一身穷气,让她当晚就回去。灶王奶奶气得立即就要走,转念一想,不行,两手空空回去怎么向百姓们交待呀?再说,也不能便宜了狠心的父亲。这时,正好王母娘娘也过来相留,她便顺势说:“俺不走了, 明天 扎把扫帚带回去扫扫穷气。”   二十四这天, 灶王奶奶 正在扎 扫帚 ,玉皇来催她快回去。她说:“催啥哩,眼看要过年了,家里没有豆腐,明日俺要拐豆腐哩。”   二十五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切 豆腐 ,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明天俺还要割肉哩!”   二十六这天,灶王奶奶刚割了 肉 ,玉皇再次催她快回去。她说:“催啥哩,家里穷得连只鸡都养不起,明天俺还要杀鸡哩!”   二十七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杀 鸡 ,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路上带点 干粮 ,明天俺还要发面蒸馒头哩!”   二十八这天,灶王奶奶正蒸 馒头 ,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过年要喝 喜酒 ,明天俺还要去打酒哩!”   二十九这天,灶王奶奶刚打 酒 回来,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儿回去。她说:“催啥哩,俺们一年到头 连顿 饺子 都吃不上,明天俺还要包饺子哩!”   三十这天,灶王奶奶正包饺子,玉皇大帝大动肝火,要她今日必须回去。灶王奶奶准备的东西差不多了,就没有多说话,只是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一直捱到天黑才离开天宫。这天夜里,家家户户都没有睡觉,等着灶王奶奶回来。   人们一看灶王奶奶回来了,还带回好多过年的好东西,就都点起 香火 、 纸码 、 鞭炮 迎接灶王奶奶。这时候,正是 除夕夜 的五更天。   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不忘她的恩德,夏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要祭灶,三十夜里不睡觉,叫做“守岁”。也有叫做“熬百岁”的。这是为了等着迎接贤惠善良的灶王奶奶从天上回到人间来。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传说二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 梁朝 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传说三   年三十守岁,俗名 熬年 。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 洪荒时代 ,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 年 。  每到 大年三十 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 腊月 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 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 年兽 放松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 年 兽突然窜到 江南 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 放爆竹 ,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