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是南方城市,为什么人人爱吃面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镇江,也算是一座南方城市,在苏南,是一座存在感不高的城市,相对于苏锡常来说,经济和知名度都比不过他们。

在镇江的大街小巷,走几步,你就会出现一个面馆,不管是老字号还是小的私人面馆,在镇江,你都会经常碰到。

在镇江本地来说,早餐大都是锅盖面,说到锅盖面,好像在清代就开始有了,据说跟乾隆还有个小故事呢,在乾隆下江南时,到镇江想要吃伙面,正好到了一家张嫂子伙面店,张嫂子因为不小心出错,误将汤罐上的小锅盖当成大锅盖,扔到面锅里,不料这样煮出来的面条却很可口,被乾隆赞誉。然后就有很多人跟风烧起了锅盖面,到了现在,镇江人对于面一直热爱。

镇江地理属于南北交汇,既有南方的柔和优美,又有北方的倔强刚毅,就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南方小城,这里的人却非常热爱吃锅盖面。

我是土生土长的镇江人,和北方人比起来,镇江人“爱”吃面的程度略逊一筹,因为北方人可以一天三顿顿顿吃面,各种面食花样百出,我山西的朋友说:你来我们这,让你顿顿吃面,一个月不重样! 而镇江人,最喜欢在早上吃面,如果早上吃了面,你让他中午继续吃面,一般是拒绝的,晚上更是极少吃面, 所以镇江名气大的锅盖面馆只做早市和午市,下午1点左右就都打烊了。

外地的朋友特意来吃锅盖面,我都会提醒他们:一定要在中午12点之前到噢,晚了面店就关门啦!这就是镇江锅盖面的特点—— 生意好名气大的面店是不做晚市的,这也和镇江人晚上很少吃面有关。

很多人都认为南方人吃米爱过吃面,其实很多南方城市的面也做出了名气, 如昆山的奥灶面,南京的皮肚面,抖音上很火的苏州三虾面,广州的竹升面还上过《舌尖》,镇江的锅盖面更是被评上了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竹升面
说起来,江南的面花色主要在浇头上,像题主所说的锅盖面,面下出来盛到碗里都一样,不一样的是各种浇头,所以吃锅盖面流行一句话: 面锅里面煮锅盖,一烫浇头二烫筷! 这里的浇头就指腰花香肠黄鳝肉丝等,在下面的同时用漏勺放锅里烫熟扣在碗里, 面的价格就区别在浇头上。

这些碗里都是烫好的浇头
这就不像北方人做面:拉面,刀削面,面疙瘩,蒸面,凉虾,扯面,各种形状各种做法,镇江人吃面,要么在面店吃现成的锅盖面,要么买上几两生水面回家下,水面也就这么几种:宽面,细面,小刀面,很少自己用面粉在家做各种花样面食,也不会,这一点和北方人还是有区别的

镇江市区在太平天国期间人口减少80% 外来北方移民后来补充进来 导致镇江市区口音为次淮语 而郊县仍然是吴语方言 饮食同样也受到北方移民的稀释 直到几年前 镇江人口才恢复至咸丰年间水平 可怜的镇江市区 本是吴文化发祥地 结果变成淮语在江南的飞地。

镇江锅盖面是乾隆下江苏时,乾隆到一面馆吃面,在煮面时,着急把卤汤锅盖在煮面锅上了,汤锅锅盖小,所以锅盖就掉在面条锅里了,因为急也没往外捞,乾隆皇帝到厨房看看面煮什么样,正好看到煮面情景,饭店老店硬着头皮把面捞出来给乾隆皇帝吃,吃完后说非常好,所以就叫锅盖面了。本人在徐州一饭店墙上看到关于锅盖面由来。

顿顿吃面的那是个别某些地方,不代表北方,北方别说是顿顿,天天吃面的都不多,镇江我没去过,90年代初我在南京上过两年学,那时南京的面馆烂大街,比任何城市的面馆都多,即使是北方的河南,陕西和山西也都不会说是顿顿吃面条的。

历史 文化名城镇江位于江苏南部,有多个古称,南徐就是其中之一,相传南宋时刘裕连年征战,人民流离失所,刘裕称帝后,镇江人丁稀少,于是从徐州大举移民镇江,由于徐州人怀念家乡,故改称镇江为南徐,大量的北方人进入镇江后改变了镇江的方言,也改变了镇江的饮食,从而催生了中国十大面食之一的镇江锅盖面,走进镇江的大街小巷,您会发现无处不在的镇江锅盖面馆,都会惊奇的发现每口沸腾的面锅里都有一个小锅盖,镇江人的一天都是从一碗锅盖面开始。

镇江从西晋未年旳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唐未之乱,:北宋靖康耻还有蒙古小儿乱中华,最后一次大明灭亡,中原大地有百分之七十汉人南迁,带来了面食文化和醋文化到镇江,所以在唐宋时镇江活就是官话,镇江人要引以为豪

个人见解,敬请垂阅。

镇江是一苏南城市,人人爱吃面条不敢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镇江人和苏锡常人一样,很多人喜欢吃面条,尤其是早上。不过与苏锡常的人不一样的是,镇江人十分偏爱"锅盖面"。

我原来以为镇江人吃的"锅盖面”和苏锡常等地方吃的面差不多,变化只是"浇头"各异,才显不同。

自从去了镇江多次,听镇江同学说,"锅盖面"听起来只是面条的下法不同,但实际上大有讲究。镇江“锅盖面"也称“小刀面",按其面的做法工艺,镇江人称为"跳面"。我曾在同学带领下参观传统意义上"锅盖面"的做法,即把初步揉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再用一根竹竿,一头固定在案板之上,另一头坐上个制面师,巧用竹竿的弹性,上下左右不停跳动压面,直至将面团压成薄薄的、爽爽的面片,再用刀切成宽窄各异的面条。我感觉这个过程,几乎与广东"竹升面"制作工艺相当类似。

现在到处是所谓的镇江"锅盖面",几乎没人再去纠结那面的做法和讲究,好奇的只是煮面条时为何放个锅盖?有什么比镇江肴肉更好的浇头?

我每到镇江,锅盖面总是要吃一碗的,不过我怀疑这么多店的锅盖面还是不是用传统工艺做出来的?我没有时间去怀疑,因为吃碗真正的镇江锅盖面,加上我喜欢的浇头"炒鳝丝",总觉得没白来镇江一趟。

除丹阳,镇江地区人来至北方多故言语饮食皆似北方习俗。

我知道说了讨骂,但是我还是要吐槽一下镇江的面是真的难吃!

镇江丁家村遗址出土周代碳化小麦 。

锅盖面最早叫伙面,古代兵制,十人为一伙,相互之间称伙伴,吃同样集体的伙食。伙面就是随着北方士兵或北人南迁镇江而伴随而来,并将古老的手工制面技术和工具(有些在北方地区已经失传)保留至今,是手工制面的活化石。

正宗的伙面(或叫小刀面)是江南传承最久的面食,保留着在其他地方已经消失的、比较完整的古老的面条制作工艺和工具:跳面(广东竹升面、四川银丝面也保留这种工艺)——木杆或竹杠压面、在粗竹篾排上擀面、小刀(实际上十六斤重的鲫鱼背切面刀)切面、竹编漏勺捞面,手工做十斤正宗的伙面需要耗时2个小时。能做正宗的伙面(或小刀面、锅盖面)的师傅很少了,所以绝大多数锅盖面店可能用机制面,在锅盖、调制酱油上下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