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文言文主题思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5

1. 咏雪文章主旨

《咏雪》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写主旨的方法:

主旨是构成文章内容的两个基本要素之一,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所谓文章的“主旨”,也叫文章的主题,是指在文章中通过有组织的文字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能反映出作者的某种思想、观点和倾向。

1、标题提示法 即从文章的标题上窥视出文章的中心主旨。

2、首尾归纳法 即从文章的首位段落中归纳出文章的中心主旨。

3、段意串联法 即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

4、重复即中心法 即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中发现文章的中心主旨。

5、层次顺序分析法和关键词归纳法。

2. 咏雪(文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咏雪》是通过记录生活中的事情来反映生活的情趣或生活中隐含的哲理,只做客观描述,未加任何评论。只通过“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来营造一种欢快、融洽的家庭气氛。

《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吴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特有的细雪,诗人名为咏雪,实为伤怀。首二句从微风摇动庭树写起,与近处入帘的细雪形成一远一近的对比;

三四句写雪在空中和落到阶上的不同,“如雾转”和“似花积的比喻,形容江南细雪较准确;五六句写落到树上的雪,“徒看”二字情绪似乎不高;末二句道出零泪相思。全诗所描绘的画面狭窄,但笔触细腻。

扩展资料

咏雪

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白话译文

微微的风轻摇着庭院中的树木,细细的雪落入竹帘的缝隙。她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转着,而台阶上凝积着如花美丽。我无法看到院中杨柳发芽迎春,只见桂枝上发白,但那只是空荡的树枝而已。伤心泪下,此情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而,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

3. 《咏雪》的译文与原文和中心思想是什么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突然,雪下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飞的样子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差不多可以比作在空中撒盐。”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这就是谢太傅大哥的女儿谢道韫,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中心思想:兄子胡儿的比喻更多的是形似,而兄女的比喻则是神似,两人的比喻各有好处。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在最后的公大笑乐, 表示谢太傅欣赏谢道韫的才华 而最后还特别介绍谢道韫证明他欣赏谢道韫的才华

启示:

这说明天才也要有好的成长环境。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