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火红石榴散文随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5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五月火红石榴散文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月火红石榴散文随笔1

  长长的一条小胡同,红砖堆砌的院墙,墙头上舒展着几支青翠的枝条,火红的石榴花苞掩映其中,真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石榴’出墙来”。

  其实已经算不得是“春色”了,时光的脚步匆匆,翻一翻日历,五月五号“立夏”赫然跃入眼底,在福海一刮风仍然要裹紧风衣的时候,夏天它已然来临。

  五月着实是个热闹的月份:五一小长假刚刚结束,外出游玩的欢乐余韵尚在,五四青年节、立夏节气、五月八号母亲节,这诸多节日汇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吵吵嚷嚷、好不活泼,像极了枝头一簇簇、一团团盛开的石榴花,欢快而热烈。

  我想起少年时期:十二岁搬到那条巷子里住,摸着石榴树垂下的青色枝条上下学,深深浅浅的脚印不知留下了多少;嗅着榴花淡淡的清香和小伙伴们做游戏:跳绳、踢毽子、呼啦圈,每一个小小的游戏都能让我们叽叽喳喳、咋咋呼呼,开心的如同枝头热闹盛开的石榴花;秋天里缠着妈妈上街买上几个大大的石榴解解馋,院墙外裂开口的饱满石榴是别人家的,不能当偷摘别人家果子的坏小孩…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时候总觉得时间好长啊,长大好难呀。到如今回头看,时光怎么流逝的这么快呢:快到小时候的好多记忆都有些模糊了,快到掰着指头算一算如今都毕业三年了,快到妈妈的皱纹越来越多,黑发越来越少…

  五月的石榴花让我想起家,想那个充满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兄弟姐妹吵闹拌嘴的小家。走进巷子,走过开满石榴花的红砖院墙,向右转,打开朱红的铁皮大门,就到家了。

  自伊朗传入中国的石榴,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从中国古代开始,石榴就被赋予了众多美好的涵义:多子多福、兴旺繁荣。在维吾尔语里,石榴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阿娜尔。“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拥抱在一起”是大家的美好心愿,也是我们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哪怕我不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也想为这个阳光明媚,景色优美,要一直生活下去的地方做些什么。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份子,这个社会的一个微小细胞,做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应该也算是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了小小的贡献吧。

  愿我的小家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也愿祖国大家庭欣欣向荣,都像热烈盛开的石榴花一样越来越美好。

  五月火红石榴散文随笔2

  故乡的老宅基上有一排石榴树,共有十几棵。入秋,石榴红了,累累红果挂满枝头,熟透的石榴裂开了口,露出珍珠玛瑙般的粒子。我回故乡休闲散心,转到石榴树前,顺手摘了一只红石榴剥开品尝,那清甜爽口的滋味沁人心田。

  老宅基上的这些石榴树,记得还是从五十年代所栽下的一棵石榴树上发展起来的。那时大哥在钱桥中学走读,有一年春天,他从校园里的一棵老石榴树根边挖回一棵小石榴树,父母让其将小树栽在门前的老宅基边上,大哥对小石榴树关怀备至,干了就浇水,小树周围的野草只要一露头,立即被除得一干二净。小石榴树在大哥的悉心照料下,抽枝发芽成活了,全家人都十分高兴。功夫不负有心人,记得那是五十年代末期的一个春天,石榴树第一次试花就开了几十朵火红的花,大哥兴奋得一蹦三尺高。那年秋天,石榴成熟时,第一个品尝石榴的人当然是大哥。

  年复一年,到六十年代初,这棵石榴树已长得有胳膊粗了,树根周围也长出了不少小石榴树,弟弟在大哥的指导下,将小石榴树一颗颗掘起,干脆在老宅基的边上种了一排当树墙。树墙边有一条小水沟,沟里鹅鸭成群,鹅粪鸭粪为石榴树提供了天然肥料,由于水肥充足,石榴树越长越旺。转眼,这排石榴树也开花结果了。每年五月,石榴花开红彤彤,金秋硕果满枝头,喜煞了全家大人孩子。那时的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拮据,我家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每年结的石榴除了自己吃外,还能上集市卖几十块钱,将这笔钱用来买油盐或作其它家庭开支,倒也不可多得。殊不知,那时正是“割尾巴”年代,有一年五月石榴刚开花时,大队里“割尾巴”领导小组派人找到我父亲,说这些石榴树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也属资本主义的尾巴,必须坚决砍掉,我们全家人都不依,父亲更是火冒三丈并与其据理力争,但我们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无奈之下,父亲还是含泪将这排石榴树统统砍掉了。岂知,当年树根上又长出了新芽且蓬蓬勃勃充满生机,由于石榴树遭此劫难后,全家也都无心再去管了,任其自生自灭却反而越长越旺。

  七十年代末,党的富民政策唤醒了沉睡的农村,石榴树也获得了新生,弟弟将石榴树修剪一新,翻土除草浇水施肥,石榴树焕发了青春,如今一棵棵碗口粗的石榴树支着遮阳伞似的大蓬径,春来繁花似锦,秋来数不清的红石榴压弯枝头,种石榴成了家庭副业。如今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再也不用石榴去换油盐钱了,满树的红石榴作为时令鲜果成了大人孩子的消闲品。

  五月火红石榴散文随笔3

  与大多数乡村少年一样,曾经好高骛远过,曾经见异思迁过,这就使得骨子里的本性很难做到锲而不舍,更难坚持始终专一;可是对于石榴的刻意关注却是个例外,个中缘由现在分析起来,可能是既为其花,也为其果,还为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

  在江南,石榴树虽算不上广栽的果木,但肯定是庭院的宠儿。房前屋后,篱笆墙边,在桃树、梨树、杏树、柿树遍布的间隙里,依然可见那郁郁葱葱的铜干铁枝,在诠释着生命的坚韧,在表白着乡土的情怀,似乎从没梧桐欺兄霸弟之势,也少藤蔓拉扯缠绕之相,更无修竹摇头晃脑之态。更为可贵的是,石榴树不与春光争风吃醋,不与百花争奇斗艳,而是在茂盛葳蕤的夏日绽放羞赧的笑脸,那一朵朵朱红掩映在翠绿之间,惊艳,妖娆,炽热,喜庆,犹如顶着红盖头的新嫁娘,让人赏心悦目,使人浮想联翩。无怪乎苏东坡观之,温婉地低吟:“石榴半吐红巾蹙”;朱元晦赏之,曼妙地喟叹:“五月榴花照眼明”;张弘范抚之,由衷地感慨:“绿云堆里润生香”……正是这种不媚不俗,不妖不邪,我对石榴花的“真色”与“正色”充满了好感,以至于现在每每见到那光焰四射的“火炬”,眼睛都会为之一亮,继而从中领悟出生活的真谛与成功的力量。

  经过风雨雷电的洗礼和阳光雨露的滋润,石榴树到了金秋已是硕果累累。石榴的外皮最初是黄绿色的,渐渐地出现了一点暗红,尔后紫红,最后定格为深红。它们悬挂在高高的枝头,仿佛拳头大小的红灯笼,诱惑着一双双贪婪的眼睛向其聚拢,诱惑着一张张垂涎的嘴巴轻轻蠕动。看到那熟透的石榴鼓破了肚皮,露出玛瑙似的籽儿,父亲这时会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竿,并在其顶端绑上一柄锋利的镰刀,然后朝着枝条轻轻一拽,那饱满的石榴于是准确无误地掉在下面张开的布袋里。有时稍不留意,石榴会像石块一样砸在我们的手上和身上,尽管青肿生疼,我们却全然不顾,因为饕餮的天性在此时已经完全占了上风,哪里还有时间去喊爹叫娘。沿着咧口的外皮轻轻一拨,石榴美好的“心灵”开始袒露出来,那金黄的皮膜里,镶嵌着无数红彤彤水晶晶的籽粒,它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一颗挨着一颗,一粒连着一粒,无不萌动着辛勤耕耘的诗意,无不吟唱着喜庆收获的愉悦。用手剥下一粒轻轻地放入嘴里,无须抿唇细尝,那四溢的果汁酸溜溜的——酸在唇齿之间,甜丝丝的——甜到五脏六腑。有时为了大快朵颐,我们剥下满满的一捧,然后全部含在口中。

  剥下的石榴皮是不允许轻易丢弃的,祖母会悉心地将其收拢起来,放在烈日下晒干。祖母说,石榴皮很有药用价值,送到药店里可以换些小钱。后来翻阅医书,发现石榴古来就有“御饥疗渴,解酲止醉”的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石榴还有杀虫、涩肠、止痢、消炎、抗癌、明目、美容等效果;石榴叶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血糖和胆固醇,同时具有迅速解除疲劳的效用。想来,石榴应是天赐的惠民之物了,人间幸哉!

  幸哉的还有石榴所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祖母对此是津津乐道。石榴花火红艳丽,石榴果饱满圆润,石榴籽晶莹剔透,很吻合中国人大红喜庆、祈求丰收、阖家平安的心理愿望,从而人们赋予石榴以红红火火、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和睦和谐、幸福美满等象征意义。石榴籽粒多丰满,在民间寓示“多子多福”、“金玉满堂”,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置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初生贵子,亲友喜欢赠送绣有石榴图案的鞋、帽、衣服、枕头等以示祝贺,常见的吉利图案有《榴开百子》、《华封三祝》、《金衣百子》等。此外,石榴还是爱情的象征,珠宝行家就把形似石榴的宝石称为石榴石,并将其定为结婚十七年的幸运宝石,代表着贞洁、真实、友爱和真诚。

  金秋时节如期而至,庭院里的石榴又露出了一张张酡红的笑脸,它们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客人,那浅露的皓齿,那微漾的蜜意,诱惑着我赶紧回去——回去与它亲密地接触,回去与它深情地拥吻!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