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去世后留下的三代后人中,有谁对近代的影响最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1

曾国藩家族两代都有声名显赫的大人物,到了曾国藩的曾孙辈后,情形虽不如前人,但依然不乏能者。其中曾国藩的曾孙女、曾广均的长女曾宝荪就是近代杰出的教育家。正是在她的努力下,才完好保存了曾国藩的手稿,为中国保住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曾宝荪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4岁的时候开始接受最早的启蒙教育。长大后,曾宝荪的祖母郭氏不赞成她读八股文,也不愿意两个孙子约农、昭权去考秀才,却要孩子们学习外国文字。当时正是留日高峰,所以曾家也聘请了一个日本人教日文。

曾宝荪的七叔季融对她的教育贡献很大。季融笃信中国需要新知识来挽回亡国之运。甲午战争期间,他同乃兄曾广均带兵出关时,年纪只有19岁,眼见过新式武器与新式交通的重要。因而主张学习新知识,尤其是科学与工程。

在七叔的支持下,宝荪入了上海的教会学校,接受新式教育。后来又随七叔到了杭州,考入杭州省立女子师范,开始系统学习中文、算学、理化、音体等课程。毕业后,又入英国圣公会开办的冯氏高等女子学校,在这里除了国文、算学和本国历史外,其他课程都用英文课本,所以宝荪的英文长进很快。

1912年,冯氏女高校长巴路女士准备回国休假,宝荪征得家里同意,随师踏上了留学英国的旅程。当时,她五叔之子约农早已在英国读书了。其后,宝荪在英国住了六年,学完高中和大学的课程。她在伦敦西田大学学过理科,以生物学为主。1916年夏,又考取了伦敦大学理科学士,是获得该学位的第一个中国女子。

1917年,宝荪同巴路女士、曾约农辗转加拿大、美国回国。12月底到达湘乡,连与家人共度春节的机会也放弃了,匆忙赶往长沙,着手开办学校。她以“艺芳”二字作为学校的名字。“艺芳”是她祖母郭氏的名字,也有纪念祖母之意。并取孔子所主张“游子六艺”的思想,计学生六班,以礼、乐、射、御、书、数六个字,依次命名班名。

艺芳女子学校于1918年8月开始招生,9月12日正式开学。曾约农本是是学矿冶的,当时正是军阀混战,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也留在了艺芳教书。

因为国内局势动荡,艺芳女校三次被封,三次复校,经营之难一言难尽。艺芳第二次被封后,宝荪、约农几经周折,转道香港,于1942年回到湘乡老家,一住便是5年,直到抗战结束。1946年,她又与约农、昭杭一同来到长沙,恢复艺芳女校。渐渐地学校上了轨道,已具有相当规模。

1949年春,宝荪与约农应印度甘地和平会议之邀,前往印度参加这次大会。1950年3月回到香港。当年十一月,受孙沂先生之邀,宝荪与约农于1951年动身到了台湾。到了台北不久,曾约农接受了台湾大学的聘请,出任英文教授,并做了台湾东海大学第一任开办校长。宝荪未担任任何职务,只是加入中华妇女祈祷会。

宝荪和约农对于保护曾国藩、曾国荃、曾纪泽以及曾纪鸿夫妇的手稿是作出巨大贡献的。几经战乱,四处辗转,竟然完好地将这些东西保存下来。它们不仅仅是曾家的一家之宝,更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份历史记录,因而也是国家财富。

曾宝荪前后7次前往欧美各国,与一些国际知名人士都有交往。如李提摩太、庄士敦、罗素、赫德夫人、杜威、尼克松总统、罗斯福夫人、尼赫鲁等。曾氏家族在近代中国影响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曾家的后人有许多在台湾、香港,也有不少在美国。其中,又以曾国藩的五女曾纪芬儿孙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