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十年对峙起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22
国共十年对峙始于1927年,结束于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在这十年间,国民政府发动了五次针对共产党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行动。前四次“围剿”均以失败告终,但在最后一次“围剿”中,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从江西瑞金转移到陕西延安。
1927年,马日事变和四一二政变之后,大量共产党人遭到拘捕和屠杀,共产党人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镇压,开始利用掌握的少量国民革命军进行武装反抗。同年,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国民党称之为“南昌暴动”),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中国工农红军。与此同时,原本的国民革命军大多数被国民党控制,继续进行北伐,统一全国。从此,两党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内战全面爆发。
192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夺取政权。后来,共产党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7年的七七事变进一步加剧了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在西安事变后,国共双方经过谈判决定停止内战,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国共合作期间,由于两党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摩擦不断。国共的分裂是革命路线的分裂,并非对革命的背叛。虽然双方都指责对方叛变革命,但从双方的政治纲领上看,两者在很长时间内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和行动。两党之所以能够组成密切的同盟,是因为两者在当时有共同的敌人北洋军阀;另外,国共的合作方式也是双方分裂的原因之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与国民党进行合作。这种方式在各自党内存在分歧。共产党在加入国民党后积极发展共产党员,引起了国民党一些派系的不满。同时,共产党在长期的阶段性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对国民党建立三民主义中国的目标表示不认同,两党理念的差异最终导致分道扬镳。
苏联在列宁因病昏迷后,斯大林对列宁早期废除的不平等条约不再关注,持续扩大对中国外蒙古、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控制和影响,导致“联俄容共”的基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