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武状元是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2

说起武则天,人们除了想起那座无字碑外,还会记得她推行的酷吏统治以及豢养男宠的生活作风问题。

实际上,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皇帝并统治帝国长达15年,武则天还是有真本事的。

对此,《资治通鉴》这样评论,“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

少有人知的是,武则天也曾给科举制度添砖加瓦,如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武举制度即是她的手笔。

也正是因为增添了武举,后来文非所长的“白身青年”郭子仪才能脱颖而出,在20岁时就进入了直属中央的府兵十二卫,成为了一名从九品的武官。

史料记载,郭子仪的五世祖郭弘道早年和李渊十分要好,所以李渊建国后便封了他一个从三品的卫尉卿,赐爵郜国公。

后来,郭弘道的长子郭广敬因卷入宰相上官仪与武则天的政治斗争,遂被撵出朝廷,去山西隰县当了一名“无关痛痒”的刺史。

此后,郭氏家族再也未能进入政坛核心,只能徘徊在地方为吏。

朝中无人,这就导致了从716年就入宫宿卫的郭子仪,直到11年后才升迁到正五品的折冲都尉。

唐朝武士复原图

727年,郭子仪离开京师,受命前往岭南的桂林城任职。

岭南是俚、僚、蛮、汉等诸多民族杂居之地,人口稀疏且荒蛮落后,虽然也推行了郡县制,但大多数地区还是采用的羁縻之制,其州、县长官亦多是当地的豪强大族担任。

不消说,这些豪强大族在暗地里也免不了利用手中的职权或争夺地盘,或举兵反叛。

郭子仪倒是能吃苦,在瘴气纵横的岭南一直待了五年,直到任职期满。

谁知,刚离开气候潮湿的岭南,还没顾得上喘口气的郭子仪就又被调到了战事激烈的西域。

唐朝与大食帝国争夺西域

先前,西域天山以北是西突厥的势力范围,但703年突骑施的崛起却打破了西突厥的霸权。

此时的大食帝国正锐意东扩,唐朝为钳制大食,遂顺水推舟,以册封加赏赐的手段和突骑施达成了共抗大食的联盟。

突骑施也不负所望,连续多次挫败大食对天山以北的骚扰,著名的渴水日之战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可惜好景不长,两方后因互市问题起了流血冲突。

唐玄宗哪能容的下戎狄作乱?

一道圣旨下来,河西和内地的唐军纷纷开进了西域。

郭子仪即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来到了西域。

丝绸之路,自古便是各方势力的角逐场

在这里,郭子仪主要负责督理屯田事务,捎带着替长官安抚诸胡、训练士卒,事情做的井井有条,基本重复着桂林时代的工作流程。

郭子仪的优秀表现引起了宰相兼朔方节度使牛仙客的注意。

要知道这位当朝红人能够入朝为相的重要原因就是屯田政绩,加之他依附的权贵是玄宗皇帝言听计从的李林甫。

所以在736年,当北庭节度使盖嘉运击破突骑施并全面控制西域的局势后,牛仙客旋即上奏玄宗将已经升任三品武官的郭子仪调到了朔方。

此后直到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一直都活跃在朔方最前沿,整整干了19年。

安史之乱

由于长期和游牧骑兵打交道,郭子仪养成了善用骑兵、长于野战的军事指挥才能。

阴山防线也在他的打理下被经营的攻守有余,这也是为什么安史之乱刚一爆发朔方军就能闻声先动,及时派兵抢占山西高原的原因。

后来,郭子仪又率朔方军出井陉口攻略河北,威逼叛军老巢范阳。

此时潼关和江淮一带的唐军已经挡住了安史叛军的攻势,安史叛军前进不能、后方补给断绝,不出意外的话,756年便会被唐军剿灭。

但唐玄宗求胜心切,竟不顾形势贸然迫令哥舒翰开关讨贼,导致平叛战局急转直下。

后来的历史耳熟能详,听闻潼关之败的唐玄宗为躲避劫难跑到了四川,并在临走前默许了太子李亨“散伙单干”。

史载李亨称帝灵武后,立即便从河北前线召回了郭子仪,并委任其为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军节度使。

郭子仪来的很及时,他让安史叛军联合塞外骑兵奔袭灵武、擒拿唐肃宗李亨的计划成了泡影。

根基已定,那么收复长安便被唐肃宗提上了日程。

郭子仪分析形势,从战略角度着眼,向唐肃宗提出先收复河中,切断长安和叛军的联络线,再相机围攻长安的建议。

就在郭子仪收复河中不久,战机果然来临。

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叛军高层出现分裂。

趁此良机,唐肃宗立即便命郭子仪统领大军逼进长安。

收复长安之战拉锯的很惨烈,郭子仪大军先败后胜,终在回鹘骑兵的帮助下击败了剽悍的叛军。

同年10月,唐军再次取得陕州之战的胜利。

安庆绪折损严重,只能放弃洛阳,渡过黄河退守相州。

眼见叛乱将平,郭子仪怎能放弃!

随后,郭子仪汇集了九个节度使、共计20万的兵力渡过黄河,打算一举攻破安庆绪的老巢相州。

可惜唐肃宗还未走出安禄山的叛乱阴影,对郭子仪等一干武将心存戒备,遂派亲信宦官鱼朝恩居前指挥。

于是,号令不一的唐军在顿首坚城数月之后终于耗尽了锐气,乃被史思明击溃。

战后,鱼朝恩推诿责任,将过错全部压给了郭子仪。

想着和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已能独当一面,并创造了不俗的战绩,郭子仪遂被肃宗剥夺了兵权。

此后,郭子仪基本脱离了前线,除了在诸如河东、河中、朔方等第二道防线有过短暂的镇守外,他大多数时间都赋闲在家。

可唐朝正值多事之秋,形势也不允许这位老将长期闲置。

这不,东边叛军还未平定,西边的吐蕃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吐蕃武士

吐蕃这个对手和突厥、突骑施、回鹘等迁徙不定的游牧民族不一样,因为有稳定的根据地提供源源不断的军需,自高宗时代就是唐帝国最难缠的对手。(参见薛仁贵战败大非川、十八万唐军全军覆没的青海之战)

虽然在开元时期,国力鼎盛的唐朝曾将其揍得命悬一线,但因为青藏地区的海拔远高于内地,唐军始终都不能克服高原反应,所以两国的战线一直都在陇右拉锯。

到了731年,双方干脆划定了疆界,并达成互市的和平协议。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将西北的边防精锐抽调到了内地助战,吐蕃遂趁虚而入,不仅攻占了河西、陇右,还将战线推进到了关中,威胁了长安的安全。

763年7月,即安史之乱平定的当年,吐蕃绕过凤翔城,取道泾水河谷直逼关中而来。

这时的唐朝皇帝是代宗,他也犯了其父信任宦官的毛病,告急文书全被程元振扣压。

失去了最佳的调兵时机,代宗只好放弃了长安城,失魂落魄地逃到了潼关。

763年吐蕃入侵关中

前文已述,郭子仪因遭到皇帝猜忌而被闲置于家,其亲信故旧早已离散。

到了代宗皇帝临时抱佛脚,紧急诏令郭子仪领兵前往咸阳拒敌,郭子仪仅能召集到三十名骑兵。

那么,吐蕃的军队有多少呢?

史载,“吐蕃帅吐谷浑、党项、氐、羌二十余万,弥漫数十里,已自司竹园(今周至东南)渡渭,循山而东。”

很显然,这么微不足道的兵力根本不足抗衡吐蕃人。

好在唐朝援兵已经从四面八方赶来,双方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

于是,郭子仪遂一面作势要发兵堵塞吐蕃回国通道,一面派间谍散播“唐军云集”的假情报恫吓吐蕃。

史载,“吐蕃惶骇,庚寅,悉众遁去。”

十一月,唐代宗还京,赐郭子仪铁券,诏令画像凌烟阁,以示褒奖。

郭子仪像

人言“吃一堑长一智”,代宗好像并未从吐蕃入寇的事件里吸取教训,他对宦官集团依然信赖有加。

宦官集团也因皇帝的信任而势力膨胀,不仅监管了全国的军队,还控制了天子卧榻之侧的禁兵。

大权既然在握,这些宦官又重新张狂起来,对功臣宿将的迫害也越发严厉。

于是,在吐蕃入寇的次年,功勋不让郭子仪、李光弼的大功臣仆固怀恩父子因此愤而起兵反叛,并纠集了回鹘、吐蕃、党项等数十万兵力大举入寇。(注:仆固怀恩全家为平安史之乱而死难者共四十六人,后为求回鹘援兵,毅然将女儿嫁与回鹘可汗)

代宗这次的反应很及时,甫一知晓叛乱便立即派去了郭子仪。

公元764年

郭子仪久处朔方,对回鹘、党项、吐蕃、羌、浑等诸多少数民族有着极高威信。

加之仆固怀恩的本部兵马属于朔方军,这些人都不愿和郭子仪刀兵相见。

所以,这场战事虽有惊险,最终也进行的很顺利。

765年,68岁的郭子仪趁仆固怀恩暴病而亡,自率数十骑前往回鹘军营谈判。

利用回鹘和吐蕃争夺丝绸之路的历史纠纷以及大量金帛的诱惑,郭子仪成功说服回鹘合力击败了吐蕃,再次替唐室挽救了一场灭国危机。

代宗感念郭子仪再造唐室之功,将唐太宗曾担任过的尚书令一职赐给郭子仪。

郭子仪知晓唐朝的典籍制度,知道尚书令一职从未赏赐给人臣,遂再三上表恳辞。

得位不喜,失权不悲,宠辱不惊,郭子仪的宽广胸怀深深折服了代宗。

此后,代宗皇帝乃真心将郭子仪视为国之柱石,西北边防但有风波,必然咨询郭子仪而后动。

所以,虽然后来唐朝的边塞形势仍有波澜,但关中却再未受到兵灾的波及。

781年,戎马一生的老将郭子仪去世,德宗皇帝闻讯痛哭,专门为之废朝五日,并命群臣吊唁。

到了下葬当天,德宗皇帝又亲临城门送行,并超越礼制,下诏将他的坟墓增高一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