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带给我的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谈观后感应该算不上,只能说看完影片后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思考。电影有2小时8分钟,我分了三次才看完。影片本身给我的启示和震撼,让我欣喜。似乎觉得又开辟了一块新的大陆,值得我反复去尝试。

我最喜欢的还是基廷老师,还记得他第一次上课时,跟学生做的自我介绍。比起喊我基廷老师,我更喜欢大家喊我O captain,my captain! 哦,船长,我的船长!第一次课堂见面,没有在教室里,而是在校史馆前辈的照片面前,在巨人的肩膀上,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学习?把握当下,逆流而上,活出卓越而精彩的人生。基廷老师的课程幽默轻松,引导学生们自由随性发挥,不要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不要因为各种规定而摄手摄脚,敢于突破自己,做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他似乎总能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总能发现他们的小心思,总能恰到好处的做学生们的领路人。在那所极其严格,墨守陈规,有超高升学率的学校里,束缚和压迫着学生们不能发表自己看法,抑制他们向往自由的天性。基廷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与这所学校的大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曾有人为他,为什么愿意被束缚在这里,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基廷老师的回答让我特别感动,他说:因为我喜欢教学,我不想去任何地方。因为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们,愿意做出牺牲。

还记得第一次讲解诗歌鉴赏的那堂课吗?第一章讲的是如何理解诗歌,前辈们对于如何理解诗歌做出了晦涩难懂的理论讲解。基廷老师觉得诗歌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不应该被束缚,被制约。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第一章的书全部撕掉,一页都不要剩下……看到这里,我有些想笑,也从心底佩服这个“奇怪”的老师。在体制内的教与学,或许再也没有像基廷老师这样敢于挑战权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创作的自由了吧。

关于“死亡诗社”的理解基廷老师认为是“向死而生”,以“把握当下”为原则。在校史楼内聆听死去前辈的忠告,反思生的意义。在课堂里,站在讲桌上,以新的视角俯瞰世界。在校外的山洞里,敢于违抗校规校纪,探讨诗歌和人生,击节而歌。那是一群浪漫主义对真理的追求,对于发出自己声音的渴望。

但是,我们终究还是那一个平凡之人,终究还是没有逃脱时代大的背景,面对父母和学校的高压,我们选择了妥协、逃避、默认。尼尔的死让故事走向了结局。自由,随性的基廷老师当然也被拖出来做了替罪羊。没有公平与不公平,或许在基廷的心里早就准备好了迎接这一切。让他心痛的是他喜爱的学生永远不能再见。

故事的结局,还是在那间熟悉的教室,面对着即将离开的基廷老师,死亡诗社里的社员站在了课桌上,大声在喊:哦,船长,我的船长!当然还有一部分,趴在桌子上,低着头,没有任何回应。视觉冲击的对比,让我们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出改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想在基廷老师的心里,即便一个学生能站起来反抗,可能就算是成功。

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奋力生活,不枉此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