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艺术不能改变人,不能改变社会,但有了艺术,会好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这两天脑子里一直被“陈丹青”这个名字占据着,恕我无知,几年前看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的时候,陈丹青在印象中就是一个有才的学生的形象,后来,又总是和陈逸飞搞混,陈丹青、陈逸飞傻傻分不清楚!

说这些,实在是暴露了自己的浅薄无知,但是,也恰恰证明,我对陈丹青实在没什么印象,尽管,他辛辛苦苦把木心给他们上文学课的五本大笔记整理成《文学回忆录》出版,依然对他没什么深刻的印象!

直到现在无意中看到他的脱口秀节目《局部》,一时竞不可收拾,废寝忘食连续追完了几季,听他时而谦逊,时而执着,时而愤慨,但大多数时候平和从容的给我们讲述那些古今中外的名画,那些名画背后的故事,他赏析名画的那些独特的切入点……真的是一种享受!

对于我这样一个绘画门外汉来说,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但是恰恰如陈丹青之前说过的那样,这档节目本来就是给“不画画的人”看的,无疑,这个节目成功了!透过这个节目,让我对陈丹青有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又去了解了更多的他的情况。

原来,他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是一位作家,文艺评论家,而且还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公知大佬”“老年愤青”!

网上对他的评论众说纷纭,但是对他曾经取得的绘画成就是普遍认可的,让人置疑的是他后来转换跑道,抨击时事、出版文集、录制节目……不务正业了!

可是谁规定了,一个人起初是画家,就必须一辈子当画家!当他觉得画画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让他觉得文字和语言更能表达自己的时候,有什么不可以呢?当年鲁迅先生也曾弃医从文啊?

另外,对自己所处的体制中的一些弊端为什么不能真实地说出来呢?当然让大家置疑的是:陈丹青“痛斥时弊”,但是却一直把握着一种微妙的分寸,让自己不置于处于危险的境地……

有人说这是一种虚伪,“即当又立”,但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清明呢?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是一位有大智慧的有识之士,现在真正的“士”太少了,责任、担当,比不上五斗米!如果为了“五斗米”,我想陈丹青没有必要像现在这样说这么话,但是他说了!他为什么要说这么多话呢?

陈丹青说,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是自私的,包括他自己在内,他们没有为这个社会做过什么贡献,他推出这档《局部》,是因为现代人普遍误以为艺术是高高在上的,不是普通人能领略的,而真的情况是只要你会听,会看,审美是存在每一个人心里的!让艺术不再那么高高在上,让艺术回归普罗大众,“艺术不会改变一个人,艺术不会改变一个社会,但有了艺术,会好点”!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站陈丹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