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说课稿|地球的结构说课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0
《地球的内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体系、内容:

《地球的内部》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的内部》属于“地球与宇宙”中 “地球的概貌”部分。为六年级研究《我们的地球》和《探索宇宙》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顺应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规律,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分为《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球的内部》主要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主要研究地球运动与地表变化。

《地球的内部》有三个教学活动(PPT ),其中认识地球内部构造是本课的重点。

下面我就分下来说一说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

出来的。

●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

3)情感与态度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4、教学难点:

猜想暗盒里有什么。

5、教学安排:

1课时

6、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幻灯片、暗盒、沙子、玻璃球、泡沫、熟鸡蛋、橡皮泥等。

学生准备:

橡皮泥。

二、说教法、学法

1.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表面地貌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几乎一无所知。学生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暗盒里有什么,由此推断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的,从而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并且,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加深对地球内部的认识,这对六年级的学生,并不困难。

2. 说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实验材料,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法:

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探究暗盒里有什么”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法:

学生对地球的内部构造不是很熟悉,需要教师的讲解并补充材料;

3) 课件展示法:

用视频形象的展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3. 说学法:

课堂教学中,不是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观察分析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的一些现象对地球的内部构造进行合理的假设;

2)动手实验法:

通过动手制作“地球构造模型”让学生加深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

3)本课继续运用“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我设计了四个步骤:

(一)激情导课

1、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你们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三个瓶子,里面放着三种不同的物体,但不知道是什么,老师要请同学们帮忙弄清里面到底放着什么东西,但有一个要求不准打开盖子,你们愿意帮忙吗?准备用什么方法?可以小组讨论,想好办法就举手。

2)汇报方法

(摇、掂、用钉子扎空等)

3)动手实践,探究瓶子里到底有什么

(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要探究出盒子里面是什么,并不容易,这里老师可以适当提醒可以借助老师给你准备的工具,这样学生通过摇晃、钻孔等方法探究出暗盒里有什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汇报瓶子里到底有什么,然后打开瓶子进行验证

5)小结: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知道了瓶子里有什么,那么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它的结构又是什么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地球的内部。

2. 明确目标

1)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

2)知道地球内部的构造

3)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

3. 效果预期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吗?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了老师请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的环节,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明白了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为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做准备。

(二)民主导学

1. 任务呈现一:

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

2. 自主学习

A. 思考:1)我们该怎样认识地球内部构造呢,也是用我们刚才用的哪些方法吗?为什么?那该怎样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呢?

2)科学家是怎样认识地球内部构造的?

B. 学生讨论

3. 展示交流

教师出示火山、温泉、地震的图片,以及相关的一些资料,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的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我补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得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将科学家的预测与自己的预测进行对比,不足的可对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反思,一致的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 任务呈现二:

知道地球内部的构造

5. 自主学习

1) 提问: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2) 讨论交流

6. 展示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厚度。

补充材料:1910年,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千米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下面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美国地震学家古腾堡发现地下2900多千米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分别将其命名为“莫霍面”和“古腾堡面”。用这两个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个圈层。

师:其实地球内部就像一个鸡蛋,你能用鸡蛋作一个类比吗?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地球的内部构造作大胆的预测, 接着通过阅读书上的资料和观看老师提供的图片和录像材料认识地球内部构造的庐山真面目,整个过程虽然有许多的知识讲解,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他们讨论、交流,大胆猜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并通过主动学习,了解了地球的内部,完善认知结构,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老师适时补充了书本上没有的内容,丰富了课堂资源,学生兴趣盎然。

7. 任务呈现三

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

8. 自主学习

1) 小组讨论、交流、确定方案:

该怎样做,注意些什么?

(重点说清做时先后顺序、各部分颜色的确定、各部分的厚度关系等)

2)动手制作

(提示如果小组同一色的橡皮泥不够,可以和周围小组调换颜色)

9. 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学生了解

地球内部的构造,而且还要通过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加深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先出示了自己制作的模型,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学生讨论后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先后顺序、各部分颜色,计算各部分的厚度),然后学生分小组制作,最后切开评价。从理论到实际,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巩固了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三)检测导结

1. 目标检测

提问: 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内部的知识,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 科学家是怎样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

2) 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了几个圈层?

2. 结果反馈

3. 反思总结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请大家查找资料,继续研究地球内部的秘密。

[设计意图]:我认为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学生在学习了科学知识以后,要能培养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通过各种方法继续研究地球内部的秘密。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勇于探究,我们都是科学家。

板书设计:

3. 地球的内部

地球内部的探究:地震、火山、地热、核试验 地球内部的结构:地壳

地幔

地核外核 内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