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12-11
这个可以有。
第2个回答  2021-12-11
《流浪地球》原著小说里的故事,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以为是谎言的民众最终推翻了联合政府,当掌握行星发动机的高层们全部在海面上冻成冰雕后,当民众们欢呼时,那颗一直被称为谣言的星球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以后?没有以后了。地球万幸已流浪了那么多年,而那些功臣已融入自然,和地球称为一体。

导致这个结局的原因是新一代民众以为他们原本没必要让地球离开太阳系。
第3个回答  2021-11-28
写的很大胆很有想法。
第4个回答  2021-11-28
刘慈欣(中)与导演郭帆(左)在电影放映后交流观影心得。图片由“未来事务管理局”提供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姚远)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20日对媒体表示,即将上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是对其原作小说“一次全新的再创作”且“出乎意料的成功”。
“很难相信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拍的大成本科幻片。”刘慈欣在北京参加完电影《流浪地球》超前观影会后兴奋地说,《流浪地球》并未出现许多第一次拍摄科幻片容易暴露的问题,而是展现出了历史片一般的厚重感。
小说《流浪地球》讲述了在太阳即将毁灭的未来,人类建造出巨大的引擎,将地球推离太阳系,踏上寻找新恒星的流浪之旅。由郭帆执导的电影在小说基础上做了大幅改编,加入了一对父子携手化解地球危机、解开多年心结的故事,同时呈现了大量视觉奇观,包括末日冰封的上海和空间站救援。
电影《流浪地球》被认为是中国多年来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大片,将于2月5日大年初一正式上映。一直以来,中国科幻迷对刘慈欣小说的“电影化”既充满期待又不乏担忧,认为电影作为有严格时长限制的大众艺术,很难表现出小说的复杂内涵和宏大场景。

刘慈欣在观看电影《流浪地球》。图片由“未来事务管理局”提供
刘慈欣则给电影打出了4.9分(满分5分)的高分,并对其故事改编给予了肯定。“电影融入了许多原来没有的内涵和深度,比如将中国人对家园、对亲人的感情在宇宙尺度、太空尺度上表现出来,这是原小说中没有的,也是电影的一个很大的成功。”
导演郭帆介绍说,电影花费了近四年时间打造,其间遭遇的最大困难是来自各方的质疑,他呼吁社会以更宽容的心态对待新生的中国科幻大片。“就像火车刚发明时还没有马车跑得快,但如果没有当年那辆火车,就没有今天的高铁。”
谈及首先选择改编《流浪地球》的原因,郭帆称是看中了小说的文化内涵。“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看上去是奇思妙想,其实背后有很深刻的文化背景,就是中国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许多西方同类型的片子里,当地球面对全球性的危机时,通常的思维是放弃地球离开……而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和西方是不一样的。”
20日举办的《流浪地球》观影会由电影发行方和未来事务管理局共同主办,邀请了包括刘慈欣在内的科幻作家、影评人、投资人、影视行业从业者与科幻迷共同观看。
第5个回答  2021-11-28
首日票房1.87亿,昨日票房已超10亿,《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电影近日一直处于讨论的中心位置,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记得大学时看完《星际穿越》,走出电影院我就想,中国什么时候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没想到四年之后,中国就有了这样一部走向太空的电影,并且在民间引起了足够的反响,对此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起点,日后中国科幻将会越走越远。
这几天以来,各个平台关于《流浪地球》的文章非常多,但大多都是关于电影本身以及中国科幻电影这个行业的讨论。我也就不再拾人牙慧讨论这部电影了,而是回到小说本身,谈谈作为科幻小说的《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在再版的时候就收录到了《刘慈欣少儿科幻系列》中,这当然不算是一部硬核科幻(电影中加入一些高逼格的名词也不能改变这一点)。但是,尽管不是硬科幻,刘慈欣这部作品也是不容小觑的。毕竟大刘他是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带到世界水平的那个男人。
在《流浪地球》小说的序言中,刘慈欣透露:这是为1999年笔会写的小说,当时要求带上自己的作品,同时带去的还有《鲸歌》、《微观尽头》和《时间移民》,那是我第一次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也是这部《流浪地球》首次接触科幻电影,《三体》被炒了好几年,但现在连预告片都没出。
当时那届笔会应该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主持的,他请来了《小说选刊》的编辑冯敏讲授国内文学的现状,冯敏谈到科幻文学时说:科幻小说应该是在文学和科学幻想撒谎能够取得某种平衡。当时刘慈欣一听这话,不由想到自己的《流浪地球》正是这样的产物。因为科幻小说本身就是科学加上文学的一种综合产物,技术理论成分太多形成的是我们通常说的硬科幻,文学描述太多形成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软科幻。
回到《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本身,我们会发现科学的成分和文学的成分都比较适中。《流浪地球》描述了逃逸时代、刹车时代和新太阳时代,从科幻的角度讲这一点都不新鲜。对于人类的逃亡,刘慈欣本身也是属于飞船派,比如《三体》便是通过飞船在宇宙中航行进行逃亡的。但《流浪地球》没有舍弃地球这个家园,选择了火箭推动地球进行逃亡。
关于推动地球进行逃亡这一点,从文学的角度上讲也是具有很大价值的。这可以说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创意,传统意义上的科幻都是舍弃地球进行逃亡,但刘慈欣照顾到了我们古老的家园。如果利用飞船进行逃亡,那只是一部冰冷的科幻小说。但带着地球一起流浪的话,这个意象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美学欣赏价值。
我们再看看《流浪地球》这部小说在刘慈欣本人的创作中属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从思维方式上,刘慈欣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社会实验阶段。
纯科幻阶段是刘慈欣刚由科幻迷变成科幻小说作者时的状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人和人的社会完全不感兴趣”。那时刘慈欣创作的核心目标就是创作出读者们主要寻找的东西——幻想的奇丽和震撼的程度。《微观尽头》、《坍缩》、《鲸歌》、《带上她的眼睛》等属于这样的作品,而《流浪地球》属于人与自然阶段的作品。
《流浪地球》的大背景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为什么要逃亡,人类该怎么逃亡,其中都包含着刘慈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并且在叙事手法上,《刘慈欣》也做出了一个重大突破,那就是把宏观的大事件作为细节来描写。“宏细节”是科幻小说独有的叙事方式,它是科幻小说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最能体现科幻文学特点的一种手法。但是这种手法会使得个体的状态受到忽视,让读者感觉到作品比较冰冷。就像对于《流浪地球》的评价中,给差评的很多人都是因为觉得作品忽视了对人情感的描写,甚至觉得作品价值观有些扭曲。关于这种写法,还需要各位科幻小说作者深入挖掘。
另外属于刘慈欣创作第二阶段的作品还有《球状闪电》、《乡村教师》以及《三体》第一部。个人认为刘慈欣这个阶段的作品是最优秀的,当然是目前为止。到了第三个阶段,对社会实验的狂热执迷使得作品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损害。比如《三体》第二部,刘慈欣在大灾难背景下,试图描述一个零道德的宇宙,并提出了所谓的“黑暗森林法则”,由此更进一步建立了所谓的“宇宙社会学”。这种创新是刘慈欣智力的体现,但是“自然”这个科幻小说的核心意象却被弱化了,使得小说多少有些变味。当然,刘慈欣本人认为社会实验阶段是一个新的阶段,相信他后期的创作也是扎根于此,希望他能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吧。
最后再回到《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上,希望通过这次它的大卖,能促使更多资本关注《三体》,让万众期待的《三体》电影早日跟大家见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