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长期听声音高的录音机有什么坏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5-16
会应为如果声音分贝超过60就会损伤听力,所以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值的一半.且不能长时间听,一次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mp3 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的听力

英国某研究机构得此结论,有深圳消费者认为产品说明中应配相关提示

  不论大人孩子,在脖子上挂个小小的mp3,可以随时随地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但听mp3却能导致听力下降!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英国科研机构研究显示,mp3可导致提早30年耳聋。

  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后了解到,深圳多数消费者并不相信长时间、大声地听mp3会对听力造成伤害。有生产厂家表示,目前生产mp3尚无国家标准,不会在产品说明中作出会影响听力的相关提示。

  常听mp3听力下降

  读初二的小景最近对mp3已经几乎达到了着迷的程度,小景的妈妈昨天下午带她来到医院,向医生咨询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到小景的听力。通过医生的音叉检查和纯音测试,发现小景的听力已经比常人下降了40分贝。

  据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聂国辉博士介绍,与以前中老年人多发突发性耳聋的情况相比,目前40%以上的病人是在校学生,开学之前和放假之初来就诊的尤其集中,大多都是“耳机族”的听力疾患,最广泛的影响物是mp3,有些病人已严重到引发性耳聋。针对这种情况,聂国辉提醒广大家长,最好对孩子长期佩戴耳机听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时,进行一定的时间限制,这对孩子耳朵的健康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播放器引起听觉下降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听力恶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音乐播放器引起的,但业内专家在这方面还是存在相当的顾虑。聂国辉认为,目前医学界所观察到的使用便携播放器给听觉造成的影响可能只是一个开始,而日积月累的噪音侵害的后果要很多年之后才会凸显出来。他还建议,爱听mp3的人最好把音量调低,听一段时间后把耳机取下,轻轻揉一揉,放松一下耳朵。

  消费者多不知情

  记者昨日走访了市内几家家电连锁超市,mp3柜台前人头涌动,前来咨询、购买的消费者络绎不绝。“现在市场上卖的mp3会不会影响听力?”面对记者的提问,销售人员不解地表示,还没听过有消费者投诉说听mp3影响了听力。他还解释说,如果听的效果不好,可能是耳机出现了问题,换个质量好点的耳机就都正常了。

  在mp3的展示台旁不断有消费者过来了解产品情况,其中大部分为年轻人,“对喜欢音乐的年轻人来说,mp3是其他音乐播放器难以取代的。”消费者小吕对记者表示,并没听说过mp3会影响听力,也不相信。他强调说,只要把音量调低应该对听力就没有影响。

  产品说明中无相关提示

  “如果在产品说明中有相关提示性的说明,可能小景的听力就不会下降得这么快。”小景的妈妈认为,使用mp3的大多是学生,还缺乏基本的日常生活常识,如果在购买产品的时候,能读到或了解到相关提示,他们是会认真对待的。记者在家电商场内特意仔细阅读了几款产品的说明书,小小的说明书中除了列明相关技术数据外,没有对mp3如何保护听力的正确使用进行提示说明。

  “听mp3要保证在多少分贝内、连续听多长时间为宜,这些目前国家都没有相关规定,生产厂家也大都执行的是自己的企业标准,但企业标准是参照国家对收录机、cd机的国家标准来执行的。”深圳市某mp3播放器生产厂家总经理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不能长时间大声地、毫无节制地用耳机收听音乐,这些都属于日常生活常识,生产厂家完全没有必要在产品说明中特别标出相关使用提示,况且,国家也没有相关强制性规定,要求生产厂家在产品外包装上或说明书中特别注明。他认为,如果生产厂家在包装上面印刷上提示性语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心理恐慌。

  他同时指出,市场上销售的mp3产品都是可调节音量的产品,即使是真的会影响听力,也是使用者自己过度用耳造成的,属于使用不当。另外有生产厂家代表透露说,为了防止消费者产生恐慌,一种可连续播放3小时后自动终止放音的mp3播放器也将于近期在深圳面市。

  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英国听力研究团体deafnessresearch,近日为其国内1000名16岁至34岁之间的mp3使用者做了一项听力问卷研究,结果发现,一半受访者每天听mp3音乐播放器1小时或以上,有14%受访者一星期平均会用mp3听28个小时以上的音乐。调查又发现,超过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有耳鸣现象,显示他们的听觉已经受损。另外,近40%受访者指出,他们并不知道长时间、大声地听mp3会对听力造成很大伤害。有专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青少年长期以高音量听mp3,可能40岁时听力已经衰退,较上一代要提早30年耳聋。晶报

  英国某研究机构得此结论,有深圳消费者认为产品说明中应配相关提示

  不论大人孩子,在脖子上挂个小小的mp3,可以随时随地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但听mp3却能导致听力下降!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英国科研机构研究显示,mp3可导致提早30年耳聋。

  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后了解到,深圳多数消费者并不相信长时间、大声地听mp3会对听力造成伤害。有生产厂家表示,目前生产mp3尚无国家标准,不会在产品说明中作出会影响听力的相关提示。

  常听mp3听力下降

  读初二的小景最近对mp3已经几乎达到了着迷的程度,小景的妈妈昨天下午带她来到医院,向医生咨询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到小景的听力。通过医生的音叉检查和纯音测试,发现小景的听力已经比常人下降了40分贝。

  据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聂国辉博士介绍,与以前中老年人多发突发性耳聋的情况相比,目前40%以上的病人是在校学生,开学之前和放假之初来就诊的尤其集中,大多都是“耳机族”的听力疾患,最广泛的影响物是mp3,有些病人已严重到引发性耳聋。针对这种情况,聂国辉提醒广大家长,最好对孩子长期佩戴耳机听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时,进行一定的时间限制,这对孩子耳朵的健康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播放器引起听觉下降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听力恶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音乐播放器引起的,但业内专家在这方面还是存在相当的顾虑。聂国辉认为,目前医学界所观察到的使用便携播放器给听觉造成的影响可能只是一个开始,而日积月累的噪音侵害的后果要很多年之后才会凸显出来。他还建议,爱听mp3的人最好把音量调低,听一段时间后把耳机取下,轻轻揉一揉,放松一下耳朵。

 消费者多不知情   记者昨日走访了市内几家家电连锁超市,mp3柜台前人头涌动,前来咨询、购买的消费者络绎不绝。“现在市场上卖的mp3会不会影响听力?”面对记者的提问,销售人员不解地表示,还没听过有消费者投诉说听mp3影响了听力。他还解释说,如果听的效果不好,可能是耳机出现了问题,换个质量好点的耳机就都正常了。

  在mp3的展示台旁不断有消费者过来了解产品情况,其中大部分为年轻人,“对喜欢音乐的年轻人来说,mp3是其他音乐播放器难以取代的。”消费者小吕对记者表示,并没听说过mp3会影响听力,也不相信。他强调说,只要把音量调低应该对听力就没有影响。

  产品说明中无相关提示

  “如果在产品说明中有相关提示性的说明,可能小景的听力就不会下降得这么快。”小景的妈妈认为,使用mp3的大多是学生,还缺乏基本的日常生活常识,如果在购买产品的时候,能读到或了解到相关提示,他们是会认真对待的。记者在家电商场内特意仔细阅读了几款产品的说明书,小小的说明书中除了列明相关技术数据外,没有对mp3如何保护听力的正确使用进行提示说明。

  “听mp3要保证在多少分贝内、连续听多长时间为宜,这些目前国家都没有相关规定,生产厂家也大都执行的是自己的企业标准,但企业标准是参照国家对收录机、cd机的国家标准来执行的。”深圳市某mp3播放器生产厂家总经理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不能长时间大声地、毫无节制地用耳机收听音乐,这些都属于日常生活常识,生产厂家完全没有必要在产品说明中特别标出相关使用提示,况且,国家也没有相关强制性规定,要求生产厂家在产品外包装上或说明书中特别注明。他认为,如果生产厂家在包装上面印刷上提示性语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心理恐慌。

  他同时指出,市场上销售的mp3产品都是可调节音量的产品,即使是真的会影响听力,也是使用者自己过度用耳造成的,属于使用不当。另外有生产厂家代表透露说,为了防止消费者产生恐慌,一种可连续播放3小时后自动终止放音的mp3播放器也将于近期在深圳面市。

  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英国听力研究团体deafnessresearch,近日为其国内1000名16岁至34岁之间的mp3使用者做了一项听力问卷研究,结果发现,一半受访者每天听mp3音乐播放器1小时或以上,有14%受访者一星期平均会用mp3听28个小时以上的音乐。调查又发现,超过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有耳鸣现象,显示他们的听觉已经受损。另外,近40%受访者指出,他们并不知道长时间、大声地听mp3会对听力造成很大伤害。有专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青少年长期以高音量听mp3,可能40岁时听力已经衰退,较上一代要提早30年耳聋。晶报

  mp3所带来的健康危机

  如名片般大小、携带方便的ipod、mp3随身听,已是上班族通勤时的最佳良伴。也是学生族群的新宠儿。随口问还是大学生的小雅,发现他们班上超过一半的同学,拥有mp3随身听。他们偏爱酷炫外型,最好能挂在身上趴趴走,凸显个人风格,炫耀品味。

  在美国,mp3随身听也荣登最想收到的礼物之首。难怪,这种小型音乐播放器在全球不断狂销热卖。根据统计,去年全球mp3随身听(包括ipod系列)卖出7500万台,台湾的保守估计,已经卖出100万台。

  而且相关商品仍不断求新求变,让音乐无所不在。录音笔、pda、翻译机、手机......,生活中你能想到的电子产品,都能随时随地传唱音符。甚至搭上健康风潮,最新推出的商品让你跑步时,运动鞋中的小小感应器,透过随身听屏幕告诉你,跑了多远、消耗了多少热量,一举数得。

  你不累,耳朵却累了

  不过,享受音乐愈来愈便利的同时,你可能逐渐陷入无声的危机。今年2月,美国有一群民众向美国法院提出控诉,指控苹果计算机推出的ipod伤害他们的听力。旋即在三月份,美国语言听力协会(asha)公布一项调查指出,听力受损与ipod、mp3随身听的流行有关。这项研究针对1031位成人及高中生进行电访,受试者中,成人约有三成、而学生则高达五成出现听力受损的症状,“他们大部份将音量开到最大声,”研究指出。

  坏消息不断传出,迫使苹果计算机即刻推出可限制ipod音量的新软件,供民众免费下载。台湾的情况也不乐观。国泰医院耳鼻喉科医师林俊成发现,愈来愈多学生因听力受损来就医,他们大部份有听mp3随身听的习惯。林口长庚医院耳科主任吴哲民也表示,近年来只要年轻人就医,就一定多问一项“你有没有听随身听?”

  还有一项隐忧值得注意。“边走边听音乐,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吴哲民担心,街道上人车川流,容易忽略疾驶而过的汽、机车,意外可能就此发生。

  当音乐变噪音

  一般人只要暴露在90分贝的噪音中,就会觉得刺耳(一般谈话声约60分贝),美国梅约医学中心提醒,mp3随身听的音量可到120分贝,“听1小时15分就足以伤害听力。”

  噪音对听力的影响是累积的、不易察觉的慢性伤害,林俊成医师提醒,“负责传导声波、位于内耳的绒毛细胞,振坏一个就少一个,不会再长出来。”长期“过量”听随身听,可能出现暂时性听力障碍,此时还能以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听力会逐渐恢复,吴哲民说,最怕的是有人行为不改,绒毛细胞数量持续下降,“最后只好罢工,”最严重导致永久性失聪,就只能仰赖助听器减少生活不便。

  因此,当你警觉症状出现时,请尽速就医及暂时不听随身听。听力受损的症状有:?耳鸣:当你听到耳朵发出“嗡嗡”声,可能就是耳朵生病了。这表示听神经受伤,异常放电的声音。?感觉耳朵闷闷的。?常听不清楚别人说了什么:你听得到别人说话,却听不清楚谈话内容,常需请对方再讲一次。

  从自制开始

  不想听力受损、又视音乐为精神、活力的泉源,到底该怎么听较正确?专家一致认为,控制聆听的音量及时间、选副好耳机,是最好的预防方法。首先,“音量别超过最大音量的60%,”美国《健康杂志》(health)建议,若随身听最大音量的刻度是30,最多只能听18。当旁人听到你耳机传来的乐声、或是你戴上耳机后听不到周遭的声音,也表示音量太大。

  且听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林口长庚医院耳科主任吴哲明本身就是ipod的爱用者,但听过量会影响耳朵,他谨守一天不听超过一小时的原则。“让音乐远离你的床,”吴哲民最常叨念在美国念高中的女儿,她酷爱音乐,常戴着耳机入睡,“人睡着了,耳朵还不断接受刺激,不知不觉中绒毛细胞又损坏了不少。”。

  再者,选择适合的耳机很重要。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东部医学中心听力学系主任润斯林克(andrewreanick)建议,选购时不妨挑能阻绝外在噪音的耳机,以减少因环境噪音而加大随身听音量的机会。

  “头罩式比耳塞式耳机好,”美国西北大学沟通暨障碍科学系教授葛氏特基(deangarstecki)提供秘诀,因为耳塞式耳机传出的声波直通内耳,音量较头罩式耳机音量提高6~9分贝,对听力伤害较钜。

  从今天起改变听随身听的习惯吧!享受音乐,也要轻轻宝贝你的耳朵。
第2个回答  2015-05-16
蜂王浆,蜂胶中含有大量的雌性激素,对人体不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