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而为之。这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21
因为失其本心。
第2个回答  2013-10-21
失其本心
第3个回答  2013-10-21
孟子“鱼与熊掌”中的,向者,有气节,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而后,如楼上言,失其本心,不义而富且贵,亦可为之
第4个回答  2014-10-13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
  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
  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272073.htm?fr=aladdin#3_1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