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年级里以后该怎样做的反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4-19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反思(仅供参考):

希望和各位同仁共同进步
2009年10月11日星期日
醒悟
通过近一个月的教学,发现问题很多。首先,自己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教材,在重难点的把握上岁深钻了教材和教参,但还是有问题;自己最难把握的就是学生对这一知识最容易犯错的再什么地方,许多教参和教材上没有的隐藏背后的知识我不能把握,往往是在学生犯错后再用题海战术弥补。其次,在学生方面,本期采取了小组合作式学习,许多问题放在小组中进行后,自己似乎很难把握学困生的掌握情况。所以,开学至今,我都觉得是迷迷糊糊,心里特别没有底。
今天又在网上看到了王飞云老师的“且行且思”,犹如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看了她的“自励”文章,我很汗颜。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别的不要求,只希望自己能每天坚持电子备课,和人教网的同行们共同进步。
由于我们9月份放了一个星期的高温假,原本以为教学进度很慢了,今天看了王老师的教案后,才知道进度差不多。所以我决定放慢一个课时,跟着王老师“且行且思”。

2009年10月12日
由于我们学校在实行“以生为本,减负提质”的课改实验,所以我也在尝试“粗线条、大板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学后教,而且提倡“兵教兵”,也确实看到一些效果。由于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所以每天的教案我都要从新写,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怎样让我少讲而学生多讲上。书34页的内容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内容,学生对分数除法已有一些遗忘,所以我的教案分为三个版块:1.分数除法的计算,思考算理;2.四则混合运算,思考运算顺序;3.解决问题,思考等量关系。前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15分钟小组评改交流,15分钟小组汇报。预设很好,但上后感觉首先时间不够用,点太多,知识没落实。
由 于我们9月份放了一周的高温假,原本在赶进度,但看了大家的进度和王老师的教案后,我决定放慢脚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摸索慢行。明天再上这一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00÷10×4
75+20÷5
(9+11)×6
80÷[60—(20+20)]

师:上面的每道题含有哪些计算?应该先算什么?
小结:(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二、新授
导入:刚才复习了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1、教学例4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2/3m 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4)尝试练习:计算1/5÷(2/3+1/5)×15
问:如果想改变运算顺序,先算(2/3+1/5)×15,该怎样改变这道题?
教师加中括号后,请学生独立计算。
小结: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补充例题
(1)7/9÷1/3÷14/9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让学生板演。
解法一:7/9÷1/3÷14/9=7/9×3÷14/9=7/3÷14/9=7/3×9/14=3/2
解法二:7/9÷1/3÷14/9=7/9×3×9/14=3/2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可以将分数连除转化成分数连乘,然后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按顺序依次计算简便。
(2)[3-(1/4+3/8)] ÷1/4
(3)18/35÷0.6×2/3
(4)(2-0.15) ÷5/8
(5)2-6/13 ÷9/26-2/3
3.讨论:在分数混合运算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小结:(1)要把必要的步骤写出来,对于在计算中可以约分的先进行约分。
(2)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计算,要注意通分。
(3)计算中要小心仔细,认真计算,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4.判断并改错。
45+5÷1/5=50÷1/5=250
(15+27)÷6/7=42×6/7=36
3/4÷20÷1/8=3/4×20/1×8/1=120
10÷1/12×4/15=10×12×15/4=450

教学反思:
原本觉得很简单的知识背后却隐藏着大文章。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只靠题海是不行的,而且现行教育也不能让我们有那么多的时间加汗水。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对于我们教师是个挑战。
发现的问题:
1.学生虽会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但不能用清晰、规范的语言描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对于加入分数后的四则混合运算类型很多,需要我们进行细化。
3.学生过分高估自己,喜欢省略计算步骤,且没有打草稿的习惯。
4.学生只会做题而没学会思考。如思考这道题目背后隐藏了什么知识或技巧。
因此,放慢节奏,增加这一部分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今天我修改了一下王老师的教案在班上进行了教学,由于我教学两个班,所以有对比和调整。
具体做法是:
1.通过找先算哪一步,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发现学生说的很凌乱,需要教师进行规范整理)
2.在第一个班我按照王老师的教案上的,34页例四,学生分别从问题、条件入手分析,很有必要,因为我没有教学过六年级,所以对学生非常信任,在解决问题的分析上一带而过,因此有部分学困生欠账越来越多。但是进行了这个步骤后,后面的6个题目就处理不完。因此在第二个班时我把这一环节给砍掉了。对于后面的6个题目,让学生独立做,在小组交流评改,思考每道题目背后是否隐藏着知识点或计算的技巧。
3.改错。我觉得王老师设计的这几个题目很典型,加入这样的练习真可达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新问题:
1.时间不够,也许是我6个题目量太大。本想看王老师今天的增加类型的设计,但时间、进度不等人啊
2.我也请孩子们和我一块反思,他们说“老师太罗嗦了”。我想,自己身上也有些毛病,需要改进。
3.明天教学什么呢?今天再思考。
第2个回答  2011-04-19
不用,因为毕竟是小学,你毕竟还没有进入到残酷的局势里,孩子别把自己搞的像世纪罪人,你现在还没有长大,自己的目标还没有确立,当你在别人强迫下,那我想事情会走极端,毕竟我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学会放松,认真对待自己的事情,不放弃就成,当你长大到一定时间的时候,自己就会明白自己该怎么做,祝你好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